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主客共享、場景煥新  盤點2022西安文旅“火”出圈的三張牌

2022年12月07日15:39 |
小字號

“帳篷露營剛在西安火起來時,我就帶兩個孩子去秦嶺腳下露營了。”不久前,露營愛好者、西安市民王先生一邊戀戀不舍地收納陪伴自己和家人走過了大半個2022年的、全套購置的露營裝備,一邊盤算著明年春天的露營計劃。“這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孩子一起搭帳篷,自制燒烤、玩飛盤、放風箏,在綠水青山之中享受美好時光。”

一段時間以來,在不少地區,旅游市場是有著面向外來游客和面向本地市民的實質區別的,一些知名旅游地標被當地群眾戲稱為“探照燈”,隻因其照遠不照近。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復雜的,但游覽場景常年單一不變,對本地游客缺乏吸引力無論如何都是繞不開的關鍵因素之一。

2022年,作為文化旅游“熱搜城市”,古城西安面對疫情常態下旅游形式和群眾需求的新變化,緊跟潮流不斷拓寬發展路徑,積極打造“高顏值”“文藝范兒”“沉浸式”的文旅項目,加快構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費新場景,初步摸索出體驗、融合、科技“三張王牌”,開啟了沉浸式體驗亮點突出、多元業態融合出圈、數字賦能文旅創新發展的文旅市場新局面。

沉浸式體驗開啟文旅場景新思路

“長安十二時辰”唐風市井生活街區內的表演

“一進大門,就感覺時空轉換了一樣,扑面而來的都是大唐街市的盛景,李白詩酒當歌、胡姬曼妙獨舞,狄仁杰探案解密,還有《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張小敬、李必……沒想到可以如此親近歷史,體驗感很好!”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游覽的李女士說。

用一場沉浸式“唐潮”之旅實力出圈,以“西安樣板”殊榮爆火全國,自今年5月開放運營后,“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每天吸引萬名游客前來觀光。穿行在街巷中,太上玄元燈、花萼相輝樓等1:1還原的影視化場景,讓市民游客真切感受唐代長安氣息的同時,已然忘記真實身份,紛紛自詡“大唐人”。

易俗社文化街區懷舊場景吸引游客打卡   

 同樣,每當夜幕降臨,充滿著上世紀80年代懷舊意味的易俗社情景式文化街區“東邦哥”,就成了很多老西安人的打卡地。東邦哥的家、教室、電影院、小人書攤以及火車站、電車等昔日生活場景被高度復原,給人沉浸式的獨特體驗,好像一回頭就能看見躲在角落裡的小伙伴。

此外,大唐不夜城簋唐樓沉浸式市井文化街區、陝西大劇院沉浸式懸疑互動劇場作品《大劇院II: 折疊層》、大唐芙蓉園《尋夢·芙蓉裡》大唐仕女空間站等特色文化街區和文化演藝,通過積極發掘自身旅游項目的特色與亮點,不斷吸引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激發文旅消費新潛力。

作為文旅“新寵”,沉浸式體驗打開了西安塑造文旅場景的新思路。在注重挖掘獨特文化底蘊的同時,將文化蘊含的價值與新技術、新形式、新要素結合,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能文旅行業,打造一張具有西安特色的文旅發展新名片。

多元化業態融合營造文旅消費新空間

時尚手辦、各式糕點、手磨咖啡、化妝品……夜晚在西安“后海”停放的汽車后備箱內,各種手寫的招牌和特色商品吸引著市民游客上前挑選,帶來別樣購物體驗。“白天是公司白領,晚上是后備箱攤主,有時候一晚的營業額比我白天一天的工資還高!”正在后備箱售賣化妝品的王女士如此感嘆。

白鹿原影視城景區沉浸式演出現場

“1918年的白鹿原各方勢力盤踞,暗流涌動,在這裡你將經歷一場民國‘諜戰風雲’……”這是全國首家實景沉浸綜合解密項目《密城·白鹿原》,利用白鹿原影視城仿關中地區民國建筑場景,融合“線下RPG+密室逃脫+劇本殺+實景演藝”等多元化業態,讓解密過程更加緊湊,刺激!景區的《夜譚·白鹿原》夢幻山谷光影秀融合光影藝術、自然景觀、特效裝置、科技手段為一體,為游客打造沉浸的光影體驗、震撼的視覺效果。

作為千年古都,文化旅游已經成為西安極具競爭力的支柱產業。近日發布的《陝西省打造萬億級文化旅游產業實施意見(2021-2025年)》中,明確要求西安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此外,在文旅融合日益深入的當下,以“電競+文旅”形式構建的全新商業和消費場景,為市民群眾帶來了全新消費體驗。西安曲江電競文化公園以“文化+體育”為核心,以場館、園區為載體,讓電子競技、潮流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體育等領域深度融合,實現“文化、藝術、體育+旅游”的互促互融,不斷激發城市文化發展的內在活力。

在今年的“長安夜·我的夜”第三屆夜游嘉年華活動中,西安重磅推出“中貿廣場—海港城—西安量子晨”“陝西省體育場—曲江電競中心—曲江創意谷”兩大電競沉浸之旅路線。即將投用的曲江電競中心,可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綜合演藝、展覽展出等多種活動,場館內囊括了斗屏、環屏、端屏等形式多樣的屏幕,能夠為觀眾帶來極具震撼的視覺沖擊和極佳的現場體驗感。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是兩者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形成兩者共生共榮、共建共享的狀態。”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深化“文旅+工業、教育、農業、科技”多元業態融合,提振文旅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活力,打造全國文旅融合發展的“西安樣板”。

科技加持解鎖文旅發展新密碼

“這個展櫃裡展示的是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唐三彩騰空胡人騎馬俑,旁邊展櫃放置的是一件以它為原型制作的3D打印作品。在人和馬的身上我們繪制了現在年輕人喜愛的賽博朋克風格彩繪……”不久前,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員向參觀的游客介紹展館展出的“新”文物。

讓歷史不再“高冷”,當文物與后人“對話”,西安博物院鎮館之寶“唐三彩騰空馬”3D數字國寶面世、西安城牆景區的數字藏品、陝西考古博物館漫游虛擬展……這些數字化技術應用為游客帶來有溫度、可感知的全新智慧體驗場景,成為文旅行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也讓參觀博物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

華僑城OCT1314摩天輪國慶光影秀

以文化賦能旅游,用科技刷新體驗。今年中秋及國慶期間,灃東華僑城OCT1314摩天輪用流光溢彩的光影秀呈現出一場場時尚前衛的視覺盛宴,成為城市夜間消費新亮點。“OCT1314摩天輪用112320個點光源、2080個鑽石燈、208個投光燈、104個爆閃燈的硬核技術成就全球點光源最多、成像效果最好的摩天輪。”相關工作人員表示,OCT1314摩天輪將文化與節慶、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在多個重要節日節點上演30余場特定主題光影秀。

如今,在科技不斷賦能文旅項目的當下,想要“破圈”“出圈”借力必不可少。《“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以數字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在文旅新模式、新場景不斷“蝶變”的過程中,做優新興業態,拼搶新賽道。

西安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將借助新媒體平台、數字技術、“互聯網+”等科技手段,探索數字產業與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新路徑,為文化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隨著越來越多主客共享的文旅項目出現在廣大群眾的身邊,在“重體驗+高融合+強科技”三張文旅新場景王牌的加持下,西安將進一步叫響做實“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文旅品牌,努力開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藍海。(當地供稿 西安市文旅局)

(責編:孫挺、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