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國內

新修訂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12月15日起施行

規范跟帖管理,優化網絡環境

本報記者 王晶玥
2022年12月12日09: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規范跟帖管理,優化網絡環境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新修訂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簡稱新《規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專家認為,對原有《規定》進行完善是為了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繼續加強對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的規范管理。作為互聯網治理的重要一環,規范網絡跟帖管理能夠有效促進網絡環境風朗氣清。

網友互動精彩有趣

屏幕中,緩慢自轉的深藍地球被白色大氣層包裹﹔屏幕右下方,兩名航天員正在深藍色的襯托下慢慢移動。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則神舟十四號乘組實施出艙活動的帖子,視頻引發數千人參與跟帖討論,有人熱情歡呼“中國航天太棒了”“佩服出艙的航天英雄”,有人浪漫感慨“想去宇宙看日出”,還有人幽默打趣“從外太空看地球,像藍色的雪花牛肉”。

不只是視頻,刷到有趣直播,用彈幕寫下感受﹔讀到一則博文,在評論區留言想法﹔給認同的看法點個贊……跟帖評論是廣大網友表達態度的主要方式和相互交流看法的重要手段,它就像一支“麥克風”,為用戶提供了線上輸出個人見解、喜好、偏好的渠道。

很多時候,跟帖評論是網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例如,在某廚藝相關社交小組裡,跟帖者講述自己下廚失敗經歷並附上失敗菜品圖,不少圍觀網友轉發表示“評論區的圖太好玩”。

“網友跟帖評論是互聯網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網絡生態充滿活力。同時,它也是提升網絡傳播力、影響力的關鍵陣地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說,在這種情況下,做好跟帖評論管理工作,推動跟帖評論環境保持積極向上、有序發展狀態,意義深遠。

應用好跟帖“麥克風”

上海普世萬聯律師事務所律師秦卓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用戶線上跟帖,屬於通過書面形式在網絡平台上針對社會等各類問題表達自身的思想和見解,受法律保護,但互聯網並非法外之地,跟帖評論不該是非理性的“暢所欲言”或者惡意“輸出”。

日前,某地網信辦處理了一起網絡用戶擾亂公共秩序案。據悉,網友舉報李某煽動他人在媒體賬號直播期間惡意刷屏,擾亂網絡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經核實並根據相關法律,當地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立案調查。

“部分用戶認為通過網上跟帖評論發泄情緒的成本很輕微,而且就算隨意發表看法也不會被追責。”秦卓然說,需注意互聯網跟帖評論也有“底線”。

新《規定》強調,用戶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並且特別增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並指出應當建立健全跟帖評論違法和不良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使網友自己用好“麥克風”,鼓勵大家相互監督。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趙曙光認為,網絡環境為用戶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的獨立空間,形成用戶生產、用戶分享的互動機制。網絡用戶主動維護良好跟帖評論環境,有助於塑造網上美好精神家園,最終也會反哺用戶群體,保障其自身合法權益。

據了解,新《規定》還新增跟帖評論申訴制度,這種比投訴更溫和的爭議解決方式,為並非“違法和不良信息”的跟帖評論提供了平台內“復活”機制,避免“誤傷”,也表明跟帖評論管理不是生硬的“一刀切”,而是動態的良性互動。

平台須當好評論“把關人”

如果說網友是跟帖評論的“發布者”,那麼網絡平台就是網友跟帖評論的交流空間和媒介,在維護跟帖評論環境方面,平台責無旁貸。

記者梳理發現,各大網絡平台均對跟帖評論服務實施嚴格管理,如建立審核小組、主動巡視,確保違法違規、惡意、涉謠言評論得到及時有效處理。某社交平台還招募“社區志願者”,通過信用積分等條件篩選出合格人選,定期完成包括跟帖評論在內的多項維護管理工作。

秦卓然認為,平台不論大小,都應當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如果平台下的公眾賬號隻發帖卻不管評論,就有可能導致負面事件發生。新《規定》對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的責任作了規定,可按照用戶服務協議向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申請舉報、隱藏或者刪除違法和不良評論信息、自主關閉賬號跟帖評論區等管理權限。

“如果說平台要履行完整的主體責任,那麼作為服務使用者的公眾賬號也要承擔一定的內容管理責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認為,平台服務提供者根據公眾賬號的申請適當授權其管理跟帖評論,使賬號有更多自主性和更大責任,有利於各公眾賬號加強跟帖評論管理,營造各主體共同主動管好跟帖評論的良好局面,有效糾正一些網絡亂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12月12日   第 08 版)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