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評論員觀察)

規劃引領、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宜居和宜業兩個方面,在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兩端發力,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動順應
丹青妙手,規劃為先,城市建設須一張藍圖繪到底﹔山河萬裡,實干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著一茬干
河北保定實施古城保護更新項目,堅持微更新、漸進式推進﹔江蘇公布100處“樂享園林”項目名單,為群眾營造更多可休憩、可健身的高品質綠色空間﹔臨近畢業季,貴州貴陽為青年人才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並綜合考慮區位優勢及周邊配套以滿足職住平衡……各地牢牢堅持、生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考察並主持召開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時強調:“建設好雄安新區,重要的是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要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從一開始就下好‘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這是對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要求,對於我們做好城市工作、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國式現代化的“雄安場景”正在徐徐展開。行走雄安街頭,無人駕駛公交車展開測試,智能井蓋、智慧路燈投入使用,科技賦能動力澎湃﹔3公裡進森林,1公裡進林帶,300米進公園,生態畫卷逐步呈現﹔北京四中雄安校區,400米跑道運動場、室內籃球館等設施一應俱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日益優化……規劃引領、統籌兼顧、系統謀劃宜居和宜業兩個方面,在高質量建設和高水平管理兩端發力,體現了對城市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尊重、主動順應。
讓群眾住得穩、過得安、有奔頭,關鍵要讓城市建設“見物”更“見人”,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裡、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暢通現代城市的交通血脈,數字道路可實現重點路段、關鍵時段交通流量分析預測﹔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打造“步行5分鐘送孩子到幼兒園,10分鐘到菜市場、小學,15分鐘到醫院、中學”的15分鐘生活圈﹔堅持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佔比達100%……從“人民之城”的願景,到“幸福之城”的構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民生無小事,一事接著一事謀,一年接著一年干,我們就一定能探索出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是廣大市民。安居和樂業都是民生,關系到城鎮化、現代化的質量,都要在激活城市建設這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中維護好實現好,在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中解決好發展好。銜接好安居和樂業,要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具體而言,應當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進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建設完整居住社區,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和特色風貌塑造,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城,所以盛民也。”丹青妙手,規劃為先,城市建設須一張藍圖繪到底﹔山河萬裡,實干為要,城市治理要一茬接著一茬干。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抓手,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就一定能構筑更多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幸福之城”,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2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熱門排行
- 1陝西發現晉陝高原迄今規模最大商代遺址
- 2陝西低溫陰雨持續 需關注對麥收區不…
- 3千年古都展新顏 魅力西安續寫榮光
- 4服務保障中國—中亞峰會工作陝西省總…
- 5有回音|陝西咸陽渭城區回應增設醫院…
- 6陝西推廣簡化不動產非公証繼承手續辦…
- 7“愛上高速·暢游三秦”第二屆陝西高…
- 8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
- 9西安市召開全市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現…
- 102023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在銅…
- 11陝西省通報大氣污染治理專項督察第二…
- 12“新絲路”腫瘤精准診療高峰論壇在西…
- 13黨建引領創新服務“紅色物業”點亮“…
- 14人民日報社陝西分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 15陝西評出首批68家A級餐飲服務單位
- 16全力建強政治機關 傾情服務共促發展
- 17陝西省教育廳與咸陽市政府共同推進咸…
- 18陝西隴縣:清新關山綠意濃
- 19西安2.3萬輛出租車網約車守護學子…
- 20陝西省第五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開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