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天藍水清榆林美

——榆林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本報記者 喬晉 霍海澎 張樂佳
2022年07月30日08:0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藍水清榆林美

7月20日,在榆林榆溪河生態長廊,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花草中”的景象(無人機拍攝)。 陝西農村報記者 王東宇攝

7月的榆林,天空分外蔚藍、清新,驚艷了所有人的目光。

“藍天越來越多!”這是近年來榆林人對當地大氣質量變化最直觀的感受。從榆溪河生態長廊到古長城沿線,從統萬城到黃河西岸,從榆林城區到能源化工基地……天空湛藍,白雲飄逸,像一幅美麗的長圖。

這“榆林藍”來得並非一帆風順。曾幾何時,在一些榆林人的潛意識裡,榆林發展了,付出點環境代價是值得的。但這些年,這些觀念越來越沒有了市場。讓百姓看到更多藍天白雲,成了榆林市委、市政府關心的頭等民生大事。

有一種藍,叫“榆林藍”

7月20日下午,走在榆林榆溪河生態長廊,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花草中”的景象。規劃總長約17公裡的榆溪河生態長廊的建設,改善提升了河流的整體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充分完善榆林市城區的綠地系統。由此,榆林市在2019年躋身國家森林城市行列。

為了守護“榆林藍”,榆林市建立了市、縣、鎮、村四級環境監管網格,設置4800余名網格員,專職檢查處理餐飲油煙、建筑工地、渣土車運行等問題。從2019年啟動禁燒散煤工作以來,榆林城區和各縣市區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2020年榆林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1天,與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39天和16天,空氣質量六項污染指標全部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2021年,榆林中心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81,優良天數313天,PM2.5平均濃度26微克/立方米,穩定保持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

“空氣更新鮮了,環境更美了,生活更舒心了。而今,‘榆林藍’成為令人羨慕的幸福標配……”榆林市大氣污染治理中心主任高凌說。

“產煤不見煤、存煤不露煤”

榆林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煤炭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造成的揚塵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揚塵污染產生的可吸入顆粒物嚴重影響著全市空氣質量。

2020年,榆林市能源系統按照“鐵腕治污”攻堅行動要求,申報29處礦山企業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創建庫,15處煤礦列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全市600余家企業投資86.6億元,全面完成環保型儲煤場建設任務,建成棚內面積達1022萬平方米,地面硬化面積764萬平方米。

而今,從空中俯視榆林大地,遍地藍色的煤棚取代了原來的裸露煤場。全市基本實現了“產煤不見煤、存煤不露煤,刮風無黑塵、下雨無黑水”的治理目標。

科技賦能大氣污染治理

科技的力量在榆林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7月20日,記者走進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綜合管控平台指揮調度中心,中控大屏上跳動著各類數字和光標,全市重點區域的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指標數據信息均清晰顯示。

據介紹,總投資1.8億余元的“空天地”一體化管控平台,能夠對榆林全市所有城區、工業園區和重點鄉鎮大氣污染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精准溯源,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智慧天眼”和“超級助理”。

工作人員樊凱向記者演示,遠在神木市錦界鎮的煤礦企業現場實時畫面躍然屏幕上,簡單操作即可實現監控畫面37倍高清放大,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測。榆林市共設置了300多個這樣的污染源高空瞭望點,實現對企業的全方位監測。據悉,管控平台試運行以來,已累計預警16萬次,發現污染事件328起,均已及時交辦相關縣市區限時解決,處置率達100%。

此外,管控平台在榆林城區東沙、西沙和高新區搭載了3台半徑為5公裡的激光掃描雷達,進行大氣環境實時掃描監測﹔建設了覆蓋鄉鎮、工業園區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在市區部分出租車上搭載空氣質量監測設備,讓出租車成為大氣污染監測的“移動探頭”。

工業廢水“變身”生態補水

“能綠化,能養魚!” 一邊還是黑乎乎的生活污水,另一邊就成了清澈見底的清水,一群錦鯉歡快地在綠波青萍間穿梭,水面上還有荷花綻放……

這是7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榆林市第三污水處理廠時見到的場景。據介紹,通過“A2O(多段多級進水)+深度處理”工藝進行污水處理,處理后的尾水作為再生水,可用於電廠冷卻用水、城市道路澆洒、綠化、濕地公園景觀用水等。

榆林市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規模以上污水處理廠23座,污水處理能力達45萬噸/日。同時,榆林市全力推進雨污分流改造,14座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已全部達到黃河“一級A”排放標准。

榆林市重點圍繞16個國考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對境內389公裡黃河干流、2632公裡岸線和27條支流排污口進行全覆蓋排查,黃河干流75個問題排口全部完成治理,黃河支流154個問題排口已完成治理151個。全市16個國考斷面整體水質改善38%。

多年來,榆林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統籌推動黃河粗泥沙攔沙、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等治理工程,建成了2.2萬余座淤地壩,攔截泥沙36.7億立方米,淤成壩地50多萬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4萬平方公裡,有效保障了黃河安瀾。

讓工業固廢重獲新生

一條生產線上,僅有45名工人,每天就能生產出100余萬塊磚,整個項目年可處置300萬噸的礦物固廢煤矸石及建筑固廢等,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

7月21日,記者來到陝西匯榮禾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煤矸石等礦物固廢為主要原料的現代化制磚企業,不僅讓工業固廢重獲新生,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記者在生產線上看到,一個圓形的建筑物內,旋轉隧道窯轉動寬約13米的“巨輪”,原本的固廢黑石經過研磨、注水、配料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精美的彩磚。

令人稱奇的是,該項目引進世界領先技術,生產過程中隻需一次點火,就可依靠工業固廢的自身能量加熱,完成整個燒制過程或者免燒生產。該生產線的電動力消耗節省60%,制品產量卻提高了40%。

在榆林,像這樣“吃掉”廢煤矸石生產磚塊,“變廢為寶”的企業不在少數,更多企業家看中看好這一產業發展前景。榆林市也在固廢綜合利用方面不斷加碼,建成榆林市工業固廢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平台,全力助推工業固廢信息化、實時化、精細化管理。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