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遗址被证实为夏时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遗址

遗址出现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具备中心性聚邑地位
玉器加工生产、卜骨、陶牌饰和陶铃的存在,表明太平遗址具备高等级中心聚落遗址的应有要素
本报讯 (记者 赵茁轶)近日,太平遗址发掘工作获得新进展,该遗址被证实为夏时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遗址。
太平遗址位于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是在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古遗址。遗址发现后,陕西省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完成了斗门水库岸线的调整,对太平遗址进行了避让。
2021年3月,联合考古队入驻太平遗址考古营地,正式启动遗址考古工作。目前,太平遗址已完成勘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墓葬、水井等大量遗迹。太平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等,测年数据约为距今4150年至3700年前,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
太平遗址已经出土的玉璜、玉璧、玉刀、玉圭等玉器和玉璧芯、玉料,显示太平遗址有具备完整的玉器生产操作链的玉器作坊。考古人员还在东环壕北部中央发现朱砂墓、夯土基址和大型地坑院建筑等,尤为罕见的是出土了一件关中地区少见的陶铃。玉器加工生产、卜骨、陶牌饰和陶铃的存在,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了高等级的中心聚落遗址的应有要素。
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同时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焦点。这一发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王小庆说:“原来的考古工作不足以完整认识距今4000年左右的关中地区的文化。太平遗址的发掘工作证实,在距今4000年左右,这样一个中华文化起源、早期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关中地区同样拥有优秀的文化,并且关中的中华文化发展是连绵不断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交流…
- 2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
- 3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
- 4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5中央宣讲团来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 6深秋初冬 浐灞正美
- 7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8陕西省向3万名老人捐赠价值1300…
- 9陕西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 10陕西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 11陕西启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12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
- 13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
- 14凝聚奋进力量 建功伟大时代
- 15陕西首趟铁水联运敞顶箱焦炭专列开行
- 16陕西安康:将基层作为青年税务干部成…
- 17国网陕西电力:砥砺前行勇担当 乡村…
- 18陕西全力防范化解因灾因疫返贫致贫风险
- 19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对标对表狠…
- 20陕西省出台《指导意见》规范管理体育…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