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实践
陕西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西安市高陵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共享村落”,由村集体统一对外出租运营,收益按照农户和村集体9∶1的比例进行分配
西安市阎良区土地确权证书发放率达98.68%,2020年获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典型地区
杨凌示范区累计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效益达231亿元
三原县建成4大食品专业园区,培育6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陵前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武功县2021年电商销售突破50亿元,受到国务院督促正向激励
西咸新区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建成区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75%
日前,省发展改革委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结果显示:两年来有关市县(区、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我省有关部署,按照《陕西省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实践,落细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国家1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明确建设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加速我国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是11个获批建设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
为加速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建设范围包括西安市高陵区、阎良区、西咸新区,咸阳市兴平市、武功县、三原县以及渭南市富平县,杨凌示范区,主要建设任务是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的综合评估,在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方面,西安市高陵区印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零散盘活、内部盘活、合作建房、宅基地股份合作”四种创新盘活模式,目前共盘活全区闲置宅基地597宗,并且该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共享村落”,由村集体统一对外出租运营,收益按照农户和村集体9∶1的比例进行分配。
在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方面,西安市阎良区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土地确权证书发放率达98.68%,2020年获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典型地区。西安市高陵区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与完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试验工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相结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操作流程等,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4宗、347.3亩,入市成交总价款1.27亿元。渭南市富平县设立土地交易中心,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明确宅基地管理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建设用地交易行为,积极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目前已处置批而未供国有建设用地29宗、供应批而未供土地1435.33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宗、80.94亩。
在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方面,杨凌示范区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制定政策措施,积极打造秦创原现代农业创新板块。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农业科教优势,不断探索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形成了大学推广、产业链企业推广、科特派创业推广、农科培训推广、媒体推广、展会推广6种推广模式,构建了多元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目前,杨凌示范区累计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年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效益达231亿元,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667场次,培训农民8.2万余人次,1130人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
在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方面,西咸新区启动建设7个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培育扩大农产品全产业链。兴平市建成兴渭、禾益等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8个,培育涉农大中型企业130余家、“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1家、家庭农场223家。三原县建成4大食品专业园区,培育清河食品工业园区、香油产业园区、富硒产业园、陵前产业强镇等6大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陵前镇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武功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陕西美农农产品加工基地、西部数字经济产业园、抖音客服中心等一批项目,举办西北网红直播联盟成立大会等活动。2021年,该县电商销售突破50亿元,受到国务院督促正向激励。富平县、西安市阎良区高标准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已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7家,年产值约60亿元。
在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西咸新区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2021年新建市政道路79.5公里、市政雨污配套管网172公里,新增或调整公交线路21条,优化公交线路15条,建成区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达75%。同时,西咸新区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完成10个村供水设施建设,保障1.4万人供水。兴平市规划19个交通项目,总投资8.93亿元,已完成投资5.1亿元。三原县集中开展农村“三堆六乱”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全县141个村已有40%的村建成投运村级污水处理站。武功县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试点推行村庄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国道344武功段、漆水河旅游公路等建成通车。
据介绍,综合评估后,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指导各市县(区、市)积极探索实践,抓好《实施方案》落实,适时开展总结评估,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总结和典型经验提炼、复制、推广工作,全力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西咸接合片区建设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杨晓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交流…
- 2进一步研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 3有回音|西安网友建言遗址保护和乡村…
- 4深化农村改革 壮大特色产业 扎实推…
- 5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陕…
- 6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7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8我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
- 9陕西“临潼石榴”等级果品标准发布
- 10陕西省向3万名老人捐赠价值1300…
- 11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
- 12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13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14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
- 15宜君:狠抓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乡村振…
- 16陕西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 17持续提升整体防控质效 坚决筑牢疫情…
- 18深秋初冬 浐灞正美
- 19中央宣讲团来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 20西安彩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钢结构…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