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電影助盲事業——

搭一條直抵心靈的文化“盲道”

本報記者 徐嘉偉
2023年05月25日09: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請大家找到位置后坐好,我們馬上開始今天的放映,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述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5月16日,又是一個星期二,40多位視障人士上午9時准時來到中國盲文圖書館口述影像館,欣賞屬於他們的“每周光影盛宴”。

  數據顯示,中國有視障群體1700多萬人,差不多每80人中就有1位視障人士。他們由於視力受損或失明,無法像常人一樣感受銀幕上的煥彩光影,也正因此,他們對於“觀影”有著更加熱切的渴望。如何幫助視障群體“看到”電影並“看懂”電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直在努力——

  “這就是我們願意做的事”

  2011年,隨著中國盲文圖書館新館一同開放的,還有位於圖書館5層的口述影像館。自此,除特殊情況外,每周二上午的口述電影就成了一項固定活動。

  “每一場放映信息我們都會通過短信、微信公眾號與服務號、館內展板等方式進行預告。”中國盲文圖書館口述影像小組講解員武慧敏向記者介紹,觀眾們都是自發前來,有時還會接待團體預約。

  中國盲文圖書館的口述影像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那時中國盲文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就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上通過聊天室為視障朋友講電影。

  在相近的時間點,另一個為視障朋友講述電影的“影院”也在慢慢萌芽。

  “2004年的一天,一位盲人朋友來家裡做客,家裡電視機正在播放電影《終結者》,我的丈夫王偉力把這部電影講給他聽了以后,他非常開心,表示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談起為視障群體講述電影的緣起,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理事長、心目影院創辦人鄭曉潔向記者介紹,正是這次無意之中的嘗試,讓她和丈夫看到了視障人士對電影的需求和渴望。

  第二年,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79號一個四合院內,專注於為視障群體講述電影的心目影院正式對外開放。20平方米的小屋,一台液晶電視機和一台DVD機,數十把座椅,這就是心目影院最初的配置。雖然簡陋,卻被視障觀眾比作“天堂”。

  從2004年家裡的客廳,到2005年的四合院小屋,再到2018年開始進駐保利影院天安門店9號廳,心目影院一直堅持進行每周六上午的現場講述,從未間斷。回顧多年來的經歷,鄭曉潔感慨萬千:“沒想到自己和團隊能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一路走到現在,如果真要說一個原因——這就是我們願意做的事。”

  2017年底,中國傳媒大學的師生們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發揮傳媒專業優勢,為視障朋友做點事。幾位志同道合的教師志願者匯聚在一起,討論商定以電影作為載體,為視障群體搭一條“直抵心靈的文化‘盲道’”。

  於是,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嘉影電視院線傳媒股份公司共同推出了“光明影院”項目。依托相關版權資源,在電影原片對白與音響的間隙插入對電影畫面的講述,如今“光明影院”團隊已為視障群體制作完成500多部能“聽”懂的無障礙電影以及《老酒館》《大山的女兒》兩部電視劇。

  “現實生活中的盲道方便了視障群體的出行,精神世界裡的文化‘盲道’則是視障群體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光明影院”制作組志願者、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蔡雨說,“無障礙電影能夠讓視障群體與明眼人同等觀看視聽產品,實現視障群體在文化權利上的平等、參與、共享。”

  “最終錄制的講述稿長達2萬8千多字”

  “講述電影需要兩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解讀電影的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對視障群體的了解。隻有將二者結合,才能寫好一部電影的口述腳本。”武慧敏介紹,在中國盲文圖書館,口述影像講解員一般需要7至15天來准備一部影片的講解,包括選片、查資料、寫腳本、修改腳本、試講等多個步驟。

  “那一場講的是《嫌疑人X的現身》,寫完腳本后先對著自己的同事和幾位視障朋友試講,他們能‘聽懂’后才正式面對觀眾。”談起第一次為視障群體講述電影,武慧敏記憶猶新,“當天來了四五十位觀眾,其中還有一位之前看過這部影片的老先生,他表示通過這場口述,自己終於‘看’懂了,心情很激動。”

  “我幫他‘看’懂了一部電影,而他給我建立了初入職場的信心。”這種互相的情感交流讓武慧敏感到十分珍貴。

  “光明影院”宣傳組志願者、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李怡瀅同樣清楚地記得自己制作的第一部無障礙電影。2019年4月,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光明影院”第一次進影院,更是第一次走進電影節展。從開始制作到最終放映,她准備了近2個月時間。

  “走進北京國際電影節,對‘光明影院’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當時制作的是喜劇片《西虹市首富》,最終錄制的講述稿長達2萬8千多字。”李怡瀅回憶道,“當看到每一位視障觀眾都隨著劇情起伏笑個不停,在影片結束后不斷有觀眾說‘謝謝’時,自己瞬間就‘淚目’了,感覺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在心目影院,講述電影前的准備工作被志願者們稱為“備課”。北京市紅丹丹視障文化服務中心執行主任曾鑫表示,為了將電影講好,心目影院的志願者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備課”。且因放映影片大多為院線同步影片,所以在遇到片長較長、劇情較為復雜的電影時,志願者們甚至需要自己到電影院“刷”四五遍電影,才能吃透片中細節。

  “對視障群體來說,他們的聲音世界與視覺世界缺乏對應與鏈接。”鄭曉潔認為,講述電影時尤其要注意用視障群體在生活中有所感知的事物來類比講解:“比如在描述一個手提包時,我們的志願者會說‘像枕頭一樣大的包’﹔在描述直升機時則會用‘一個湯勺形狀的機身,上面頂著一個電風扇’來形容……”

  “促進電影助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五一”檔熱門影片《長空之王》首映時,組織了一場無障礙公益專場,心目影院首席電影講述人王偉力受邀為視障觀眾進行專場講解。

  放映前,王偉力向觀眾詳細介紹了影片裡出現的各種飛機和相關專業術語,以便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構建起心理視覺畫面。2個多小時的電影結束后,觀眾用經久不息的掌聲致敬電影,也致敬王偉力的精彩講述。

  “視障觀眾被邀請參與到一部電影的首映禮中,這對他們的文化共享權利有著特殊意義。”王偉力說。觀影結束后,觀眾們都很興奮,尤其是當電影主創團隊表示要參與到講述電影的隊伍中時,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除了每周六上午的固定場次和相關活動場次之外,形成於疫情期間的線上觀影活動也得以延續。每周六晚7點半,心目影院團隊都會通過企業微信平台為全國各地的視障人士帶來豐富的電影內容。

  截至目前,心目影院已為視障群體現場講述超1135場電影,累計服務視障觀眾5萬余人次。穩定放映的背后,是龐大的講解員隊伍的支撐。據了解,在紅丹丹志願者團隊之外,心目影院還有4個固定志願講解團隊,他們分別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主持人志願團隊、拜耳志願者協會、星巴克(北京)志願團隊以及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運行中心志願團隊,參與講述的志願者總數超過200人。

  “在每周二上午組織放映口述電影的同時,中國盲文圖書館還與全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合作,分享口述電影相關經驗以及無障礙電影作品,將口述電影的種子播撒到更遠的地方。”武慧敏介紹。目前,中國盲文圖書館還在組織錄制播客節目,期望通過更多符合視障群體媒介使用習慣的內容形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光明影院”同樣也在努力拓展無障礙產品的內容形式。“在《老酒館》《大山的女兒》的無障礙版本制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電視劇也深受視障朋友的歡迎,所以今年我們也正在推進新的無障礙電視劇制作。”“光明影院”教師志願者趙希婧說。

  經過5年多的探索,“光明影院”現已形成進盲協、進影院、進盲校、進圖書館以及進社區的放映合作“5進模式”,努力打通視障群體觀影的“最后一公裡”。

  幾年來,“光明影院”已經走進了全國31個省區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覆蓋全國2244所特殊教育學校,對國務院劃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進行點對點覆蓋,上線全國有線電視專區,覆蓋超2億戶家庭。

  目前,中國傳媒大學依托“光明影院”項目構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公益情懷教育與新聞專業教育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

  未來,根植於校園的“光明影院”團隊將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堅持每年制作100部以上的無障礙影片,倡導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加入“光明行動”的行列,並依托傳媒專業背景推動無障礙電影統一標准的建立,促進電影助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配圖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