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絲路智稅”全方位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這是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在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這座古絲綢之路上的城市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全世界進入“西安時間”。
古今輝映,回顧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歷程,仿佛穿越時空。2100多年前,張騫從長安向西,完成“鑿空之旅”,2013年11月,西安開行至阿拉木圖的國際貨運班列,打通了三秦大地向西開放、連接中亞的物流大通道。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亞歐大陸再次閃耀光芒,也讓陝西從“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躍升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全國內陸港首單啟運港退稅業務列車啟動。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走過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10年,“一帶一路”已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進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階段。十年來,陝西省稅務部門借助陝西向西開放的前沿優勢,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深度參與國際稅收合作,及時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服務陝企“走出去、引進來”,以“服務快享、政策達效、稅智支撐、管家精服”全方位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新格局,以高質量服務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陝西對外開放貢獻了“稅力量”。
稅收護航添力 企業揚帆前行動能強
近日,“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在陝西省電子稅務局上線。境外某物流公司是陝西第一家體驗“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的非居民企業,該企業因間接轉讓位於陝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一家企業的股權,需要自行申報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上線前,我們需入境或者委托代理人現場辦理納稅申報,現在在國外就可以線上完成注冊、申報和繳稅,而且整個過程都有智能引導和自動計算,非常方便,省時省力,體驗感很好。”該企業辦稅人員在通過陝西省電子稅務局成功辦理股權轉讓涉稅業務並順利繳納了1067萬元企業所得稅后這樣評價。
據了解,“非居民跨境辦稅”場景是國家稅務總局今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上線的首個創新場景。通過這一場景,境外企業轉讓陝西企業股權需要自行辦稅的,可以“一次不用來”,在境外登錄陝西省電子稅務局進行注冊,即可被賦予唯一的身份碼,憑此碼在全國辦理申報繳稅等涉稅事項,實現“一地注冊賦碼、全國互認通行”。
“這是陝西稅務部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縮影。”陝西省稅務局國際稅收管理處處長洪潔告訴記者。
陝西省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講解稅收政策。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翻開陝西省稅務局服務“一帶一路”大事記台賬,洪潔如數家珍:2015年啟動稅收服務“走出去”新模式﹔2016年探索個性化“訂單”服務模式﹔2017年搭建政府部門、中介、高校、企業“走出去”經驗共享平台﹔2018年建立“一帶一路”稅收服務示范點﹔2019年建立分國家、分地區風險預警機制﹔2020年在西安市實施“稅收服務直通車”項目﹔2021年開通“國際鐵路聯運提單融資”等系列跨境授信貸款功能﹔2022年在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場站實行全國首個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2023年全力打造“絲路智稅快車”協同創新項目。
在談到稅收助力“一帶一路”發展時,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誠同達(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方燕感觸頗深,她談到:“西安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科研技術基礎扎實、科技人才儲備雄厚,正全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稅務部門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至關重要、大有可為。”
十年來,陝西稅務部門圍繞“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持續送春風、優服務、解難題、助發展,主動貼合企業在境外經營不同發展期的稅收服務需求,打造稅收助力企業“走出去”的特色服務高地。
稅惠春風送暖 車企逐夢海外底氣足
“現在,陝汽重卡在塔吉克斯坦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可我們開拓市場的力度絲毫沒有鬆懈。”陝汽駐塔吉克斯坦營銷區區域總經理孫東波告訴記者,2010年,陝汽就進入了塔吉克斯坦市場,當時陝汽產品的市場佔比僅為20%,如今這一佔比已經提升到80%,陝汽在中亞地區已基本搭建起覆蓋主銷區域、高效運行的營銷網絡。
“陝汽一路‘攻城略地’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出口退稅大幅提速,加速了我們的資金流轉,今年前四個月我們就收到出口退稅款4億元,讓我們開拓新興市場的決心更大、信心更足。”陝汽進出口公司財務總監韓琳琳說道。
西安秦寶騾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外貿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新能源二手車出口至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波蘭、馬來西亞等國家。去年年底,由於二手車出口價格頻繁波動,企業的資金周轉遇到困難。西安市稅務局派出“稅收服務直通車”團隊上門調研,精准對接企業涉稅訴求,啟動“盯、跟、幫”快速響應機制,指定“乘務員”全權負責企業退稅事宜,“多對一”幫助企業完善出口退稅電子信息,手把手輔導企業申報出口退稅。
陝西省稅務局工作人員在西安港宣傳稅費優惠政策,促進政策落實落細。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以前是‘人找政策’,現在是‘政策找人’,變的是服務方式,不變的是服務質量。”說到未來發展,魏凱很有信心。據悉,今年以來,企業已收到8筆出口退稅款,共計129.37萬元。
出口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陝西稅務部門大力推廣出口退稅業務“非接觸式”全程網辦,精簡報送資料,推行備案單証電子化,提升“免填報”智能申報水平﹔進一步優化簡化出口退稅事項辦理流程,常態化推行實地核查“容缺辦理”、積極推動出口退稅証明全流程無紙化,全省平均退稅時限縮短至6個工作日。
稅務精幫細扶 “長安號”跑出“加速度”
運輸時效快、智能化程度高、線路輻射廣、服務功能全、綜合成本低的長安號,是陝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閃亮“名片”。據統計,自2013年11月開行西安至阿拉木圖國際貨運班列以來,目前長安號已開行國際干線17條。截至2023年3月底,長安號已累計開行17157列,其中,中亞方向開行4250列。
“搭乘長安號,我們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糧油7天左右到達西安。中哈農業合作的成果也展現在了中國民眾的餐桌上。”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表示,目前企業在哈薩克斯坦建成年加工30萬噸的油脂廠,與當地農場主建立友好合作機制,簽訂“訂單農業”協議,未來合作將更加深入廣泛。
在中歐班列長安號指揮中心,陝西省稅務局派出“稅務管家”團隊排憂解困。陝西省稅務局供圖
愛菊集團是西安老牌糧油企業,也是西安最早一批在海外投資的企業。2015年,愛菊集團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致力於打造輻射陝西省乃至西北地區的中亞“海外糧倉”。
自愛菊集團提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建廠以來,西安市港務區稅務局就組建了一支“稅務管家”團隊,直接對接企業訴求。服務團隊上門為企業講解中哈兩國稅收政策,全程提供涉稅專題應對方案,並贈送《稅收優惠及扶持政策清單》《赴哈投資稅收指南》等政策輔導匯編資料。在稅收專家團隊的幫助下,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享受到最惠國待遇,獲得企業所得稅10年減免。
依托西安港糧食口岸和“長安號”中歐班列,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建成了以哈薩克斯坦園區為集結中心、新疆阿拉山口園區為中轉分撥中心、西安國際港務區為集散中心的“三位一體”跨國大物流大加工體系,打通了我國與中亞國家的物流供應鏈。
長安號的高質量開行,為國內外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經貿往來、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等,創造了更多機遇。依托“長安號”通道優勢,康佳集團在西安布局了西北地區最大的智能生產基地——康佳智能家電總部項目。在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的過程中,西安市稅務局精選專業稅務人才、業務骨干,成立專業服務團隊,從項目開工、施工、竣工到投產運營提供全方位問診服務。
“針對公司出口退稅分級分類方面的難題,‘稅務管家’幫我們迅速找到了解決方案,又針對購進大額固定資產、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適用啟運港退稅等政策進行了講解。”陝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潘嫦娥說,“政策、服務都送到了心坎裡,我們會加快推進康佳項目的投產,把更多品類的家電產品通過中歐班列出口中亞、歐洲。”
陝西稅務部門還全力打造“絲路智稅快車”協同創新項目,提供試點政策優先落地、政策問題超前輔導、項目優化專家會商、多點事項部門協作等多項綜合支撐服務產品,為中歐班列關聯企業推出“一站式稅收智囊”。同時在西安國際港站綜合營業大廳增設稅收業務綜合窗口,實行專人專崗,實現了中歐班列涉稅事項“一廳通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