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中哈攜手共筑農業繁榮之路

人民網記者 王晴垣 孫挺
2023年05月18日09:58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五月的哈薩克斯坦,春寒料峭。

擁有3萬公頃土地的北哈州農場主哈薩克斯坦(人名),開始一年一度的小麥春播工作。按照新品種、新品系,他開心地種下豐收的希望。“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的指導和支持下,小麥連年增產。去年增產20%,今年想在產量和品質上有新的突破。”

2016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並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五國聯合建立8個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讓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一路向西,在那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科技引領 共建絲路創新聯盟

“去年在中哈農業科技示范園種下的春小麥種子,有4個品種表現突出,比如西農10號較當地品種增產28.6%,西農12號增產超過20%。”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新庄試驗農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院張正茂正在麥田裡忙活:“我現在正在育種的高代小麥,具有抗旱、抗寒等性狀,隨后將在哈薩克斯坦開展種植試驗。”

張正茂(中)在北哈州察看引種小麥生產示范情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供圖

像張正茂一樣,韓清芳、胡銀崗、郭東偉、馮佰利、朱德蘭等專家,仿若“候鳥”一般,近年來經常往返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帶著國家使命、西農情懷,幫助解決制約當地作物產量、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問題,把旱區農業致富的金種、科技的火種播在中亞,用實干譜寫屬於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記”。

2016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絲路創新聯盟為平台,先后與哈薩克斯坦的國立農業大學、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吉爾吉斯斯坦國立農業大學,塔吉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水利與農業機械工程大學等11所中亞大學建立深入合作關系。

以科技合作為引領,雙方圍繞區域農業發展共性問題開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以及人才培養,共建了哈薩克斯坦農業科技、烏茲別克斯坦節水灌溉、吉爾吉斯斯坦農業科技等8個海外科技示范園,強化農業合作的支撐作用,開展良種繁育、品種技術試驗示范和推廣,突出高效農業節水技術、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土地沙化治理和鹽鹼地改良技術等合作,制定7項作物生產標准、11項作物生產技術規程,助推中亞農業發展。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建學院,節水專家朱德蘭教授正通過網絡監測中烏節水農業海外示范園中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這項設備控制系統包括本地端觸摸屏控制和遠程端手機APP及電腦無線控制,通過信息採集傳輸實現自動化、精准化灌溉和施肥。”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專家Alim對此稱贊不已:“中國的灌溉設備非常高效實用,使我們的產量提高了30%,用水量節省了50%,成本投入減少了40%。”

今年4月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韓清芳、馮浩、張正茂、胡銀崗與北哈州國立大學農學院院長Altyn教授在示范園檢查春播前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供圖

北哈州國立大學農學院院長Altyn教授認為,中哈農業合作互補性強,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擁有先進的現代化種植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西農在遺傳育種、土壤改良、節水灌溉等方面優勢明顯,經驗豐富,為我們開展農業研究、提升生產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們與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北哈州國立大學合作篩選了一批優良品種,其中小麥試驗最高增產幅度 60%,一般也在 20-3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介紹道。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8個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已示范種植13大類、115個農作物品種,篩選出適合當地生產的4大類、9個作物品種。其中,2個小麥品種進入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國家作物品種區域試驗。

產學研深度融合 催生中亞農業示范新模式

合閘,設備運轉正常﹔抽水,田間滴頭均勻出水﹔加壓,噴頭噴洒出漂亮的水線……經過幾天緊張的工作,卷盤式太陽能移動噴灌機等一系列由朱德蘭教授自主研發的水肥一體灌溉系統設備在塔什干農民內比江100公頃的農場裡落戶了。

4月,朱德蘭帶領學生經過7個小時的飛行,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在中烏節水農水灌溉示范園開展工作,順道為內比江安裝灌溉設備。內比江去年參觀示范園后,就惦記上了朱老師的這套設備,今年終於如願以償了。“我們的太陽能資源充足,用上這個灌溉設備后,再也不用擔心停電。而且,水肥等生產成本會降低。”

專家在北哈州考察油菜生產考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供圖

韓清芳教授4月中旬剛從哈薩克斯坦回來,之前疫情期間她隻能“屏對屏”地對阿拉木圖示范園的引種栽培和耕作技術等進行指導。為了今年的收成,她放下手頭工作奔赴哈薩克斯坦,和北哈州國立農業大學專家、農場主等對接,安排相關試驗和春播。

2017年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中亞當地科教單位、中資企業共建8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學校負責品種、產品、技術的研發和人才支持,當地政府組織開展訂單式生產,中資企業負責成果示范和產品收購並從增收收益中按比例提取資金反饋給科研,實現研發—應用—研發的循環升級和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其中,科克舍套農業科技示范園由學校與西安愛菊集團、北哈薩克斯坦瑪納什·科孜巴耶夫大學聯合建設。中哈雙方農業專家們通力合作,通過引進品種和多點多生態區品種適應性試驗研究,篩選出一批產量高、品質好的小麥、油菜、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良種。

示范園篩選的良種在集成配套技術的支撐下,先后示范25萬畝,輻射帶動超過450萬畝,可為國內市場提供40余萬噸優質原糧,相當於近三年我國小麥年均進口量的八分之一。“去年為150萬畝的家庭農場開展訂單農業,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約14萬噸。”愛菊集團董事長賈合義表示,在哈薩克斯坦開展大規模小麥訂單生產已經具備優質種源和面積基礎。

示范園探索結合了中亞農業耕種的地理優勢和學校的農業科技優勢,建立的“科技引領、企業主體、多方協同、市場導向”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運行模式,實現種、收、管、加工、貿易等全產業鏈條,全面減少土地負荷,帶動了當地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實現翻番。

中哈農業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2022年農產品貿易額達9.3億美元。今年前兩個月,中哈農產品貿易額同比增長36.6%,達2億美元。科克舍套農業科技示范園首席專家張正茂正在謀劃科克舍套百萬畝綠色糧油標准化基地建設,“我們與中亞農業合作前景廣闊。在可觀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現的同時,攜手共建世界糧倉的願景就在眼前。”

“一懂兩愛” 打造絲綢之路國際化農業專才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5年裡,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我將這些知識傳授給你們。我更希望你們有機會到中國看看,去西農求學。”在哈薩克斯坦賽富林農業技術大學,哈斯鐵爾經常鼓勵他的學生學好漢語,走進中國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去感受中國農業的飛速發展。

2017年哈斯鐵爾來到中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隨后,他的愛人於巧(中文名)來校攻讀碩士學位。2022年6月,夫婦倆順利畢業。“我們回國后,會將所見所聞、所學所獲進行傳授,開展兩校聯合科學研究,為增進哈中友誼而努力。”

像哈斯鐵爾這樣來自中亞的留學生,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83人之多。“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該校累計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博士和碩士高層次農業人才650余人,目前在校留學生325人,“一帶一路”生源佔比98%以上。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對留學生進行專業培養的同時,更是大力支持他們在中國的鄉土深處感受科技改變中國的魅力,打牢知華友華愛華的情感基礎。先后有5名留學生榮獲“全國優秀來華留學生”稱號,3名留學生被國家授予“感知中國宣傳大使”。

開展義務支農支教,助力鄉村振興。

西農的留學生也投入到中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他們走進陝西合陽南溝村小學,在那裡開展英語口語教學的同時,實地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鄉村發生的巨變。在今年3月底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舉辦的“感知中國”主題營開營儀式上,他們把自己的感受用10分鐘的情景劇《鄉村支教》進行了展演,贏得了一致喝彩。

5月1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級農藝與種業研究生劉文瀚 、唐君彥、陳曉琴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落地。他們將在北哈州農業示范園度過三個月,完成引種小麥表現調查,小麥、玉米、油菜等示范園春播工作、近三年管理技術與生產水平調查等任務。

農業發展關系國家穩定與人民福祉。

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於2019年專門設立絲綢之路國際化農業人才專項,“農藝與種業”是這個專項中的一個方向。培養以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為平台,支持學生重點圍繞綠色農業生產等具有實踐應用前景的科學技術問題開展研究,造就一批具有“一懂兩愛”情懷,具有海外實踐經驗,有志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跨國企業及科研單位工作的高層次人才,目前已招收104名學生。

2022年5月底,11名農藝與種業碩士研究生完成答辯,標志著該校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化農業人才”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農學院院長單衛星教授表示,通過第一屆學生的培養實踐,完善了“絲路沿線國家作物生產與貿易”等專業課程,構建了“導師+海外導師+產業導師”的團隊培養模式,搭建了“海外農業科教單位、示范園+絲綢之路聯盟涉外企事業單位+國內試驗示范基地”的多元化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絲綢之路國際化農業人才”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完善國際教育合作機制,深化科技交流互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以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為抓手,建立與中亞各國常態化的人才交流培訓機制。2021年4月,學校成立了上合現代農業國際聯合實驗室,努力打造一支多國別和多學科的交流與合作研究隊伍。學校還將與哈薩克斯坦北哈州國立大學共建“中哈作物育種聯合實驗室”,與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農業大學共建“中烏旱區節水農業技術聯合實驗室”。

今年5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簽定食品科學與工程碩士雙學位合作辦學協議。通過該項目,哈方學生通過在兩國的學習,可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頒發的碩士畢業証書和學歷証書,並同時獲得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頒發的碩士學位証書。

截至目前,已有哈薩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西哈農業技術大學等7家哈薩克斯坦高校及科研機構入盟,極大深化了中哈兩國農業科教合作。

在中國和中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的今天,這已成為幾國人民的共識。哈薩克斯坦塞富林農業技術大學青年科學家穆拉特汗·馬拉特非常感謝中國在推動他們國家農業發展中的貢獻,表示在人才培養中要繼續你來我往外,還要借鑒中國鄉村振興經驗,積極引進推廣先進農業技術,不斷提升哈薩克斯坦在國際農業中的地位。

糧食安全齊努力,萬水千山隻等閑。中哈攜手共筑農業繁榮之路,為世界糧食安全持續貢獻力量!

(責編:孫挺、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