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體育,讓古城煥發活力 賽事,讓西安動能無限

2022年08月19日09:26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體育,讓古城煥發活力 賽事,讓西安動能無限

  八月十一日,二〇二二年陝西省輪滑球公開賽在西安舉行。圖為比賽現場。

  8月14日,盧軒國球俱樂部球員、西安女孩張瑞倩參加暑假乒乓球比賽。

  8月14日,“我參與·我健康”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浐灞生態區分區賽廣場舞比賽現場。

  本報記者 毛毛文/圖

  西安市青少年在省運會上斬獲444枚金牌,創造歷史﹔

  234塊社會足球場遍布城市角落,近萬名少年兒童參與暑期足球培訓﹔

  全市社區運動會如火如荼,全運會場館向公眾開放﹔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長廊、幸福林帶全民健身長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大雁塔南廣場、環城公園等地,到處都有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身影……

  8月2日,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體育科學研究所和人民網發布《2022國民健身趨勢報告》,西安成功入圍全國十大運動活力城市。

  打造“國際賽事名城”

  8月6日,經過兩個月的激戰,西安市20個區、縣、開發區的40支隊伍共有160名選手獲得了參加西安市社區乒乓球總決賽的機會。

  來自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長興南路社區的居民李博說:“這次比賽為像我一樣的乒乓球愛好者提供了經驗交流、切磋球技的平台,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和球友的感情。希望社區運動會以后多舉辦,讓大家收獲更多快樂。”

  長安區委組織部部務委員辛田虎介紹,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啟動以來,長安區有20余萬人次參與賽事,位居全市第一﹔區、街道、社區三級比賽已累計開展1500余場次。社區運動會已成為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組織群眾的連心橋。

  舉辦社區運動會是回應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需求的重要舉措,對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讓城市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具有重要意義。6月以來,由西安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市民政局主辦的西安首屆社區運動會引起廣泛關注,社區運動會覆蓋全市1323個社區近1000萬人。炎炎夏日,絲毫沒有影響西安群眾廣泛參與社區運動會的積極性。

  近年來,西安市持續開展“一區縣一體育品牌”創建活動,以社區運動會、全民健身大會、“舞動長安”健身技能大賽為代表的品牌賽事深受群眾喜愛,蓮湖區武林大會、雁塔區門球大賽、未央區千人千場乒羽比賽、長安區女子馬拉鬆賽等區縣品牌賽事群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廣泛。在此基礎上,西安市圍繞構建“國際賽事名城”,打造了西安國際馬拉鬆賽、西安城牆國際馬拉鬆賽、中國跆拳道公開賽等一系列精品體育賽事,相繼承辦了世界籃球峰會、中國跆拳道公開賽、三人籃球世界杯、國際健美健身大賽、世界女子國際象棋大師巔峰賽等系列國際賽事,“國際賽事名城”建設成效顯著,賽事活動供給愈發豐富。

  “15分鐘健身圈”覆蓋城鄉

  在8月8日第14個“全民健身日”來臨之際,西安市統計局進行了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245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9.9%的受訪市民每周運動3次及以上,其中每周運動5次及以上的市民佔比20.4%。

  西安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不斷升溫,與成功舉辦十四運會密切相關。通過舉辦十四運會,西安全民健身事業發展迅猛,建設體育強市的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西安市搶抓承辦十四運會的歷史機遇,大力實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建設全民健身示范社區,健全群眾身邊的體育組織,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西安市將全民健身事業作為關乎人民幸福的重要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統籌謀劃、全力推進。全市社區全民健身路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會足球場、多功能運動場、群眾健身房、全民健身園區等群眾身邊的各類體育場地總量超過1萬個,實現全市社區、行政村全覆蓋﹔先后建成34個體育園區、10余個智慧型健身園區,基本實現開放型公園全覆蓋,“15分鐘健身圈”建設成效顯著。

  西安市體育局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推進全市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建成“西安體育大管家”智慧平台﹔每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近600項(次)﹔建成34個國民體質監測站點、234塊社會足球場,發展了200多個體育社會團體、1900余個體育晨晚練點,近3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幫助群眾開展科學健身。

  場館釋放“后全運”效能

  8月13日,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三人制籃球總決賽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上演巔峰對決。參賽選手揮汗如雨,觀眾喝彩此起彼伏,曾經的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場地成為民間籃球高手一展身手的最佳舞台。見証了全紅嬋、林珊、汪順、張雨霏等著名運動員走上全運會冠軍領獎台的西安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也變身為群眾游泳健身納涼的好去處。

  “舉辦西安市首屆社區運動會三人制籃球賽總決賽,是西安國際港務區繼第十四屆全運會后,首次在西安奧體中心承辦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很高興能邀請來自全市的籃球高手在此一展風採,並讓他們享受優質的場館條件。”西安國際港務區組織人事部主管張靜說。

  “每逢周末,來西安奧體中心游泳館健身的市民都會超過2000人次。”西安奧體中心大眾健身部負責人袁堅介紹,為加快推進十四運會場館賽后利用,持續發揮綜合效益,自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落幕之后,西安國際港務區就開始布局並行動起來,把場館設施適用性改造的發力點放在了便民、利民、高效、合理上,將泳池分為2米深水區和1.2米淺水區,水溫也從賽時的相對較低調整為28攝氏度左右,並嚴格按標准配備了救生員,為廣大市民營造安全、潔淨、舒適的運動環境。

  自今年夏天西安奧體中心場館設施陸續向公眾開放以來,擁有1片國際標准足球場、2片七人制足球場、3片五人制足球場的大眾健身足球場,鋪設了專業籃球木地板的室內籃球場,位於游泳館內訓練大廳二樓、由25片羽毛球場地組成的羽毛球館,都吸引著無數運動達人來此打卡。

  開放體育場館,助力全民健身,讓人民群眾更好享受全運會成果。今年6月,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十四運會場館賽后運營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的出台,就是為了使十四運會場館能在賽后盡可能滿足市民健身需求,實現場館建設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惠之於民,其作用已經逐步顯現。

  據介紹,在《意見》出台前的2021年,西安市相關部門就組織開展了居民體育消費調查工作,完成了全市3000余份居民體育消費問卷採集,推動全市十四運會場館賽后運營管理。西安市按照“賽后利用一館一策”的原則,因地制宜開發場館資源,讓體育場館釋放出“后全運”時期新效能。

  探索體教融合新路子

  8月12日凌晨,出征省十七運會並取得佳績的西安市體育代表團凱旋。西安市1500多名青少年參加了本屆省運會28個競賽大項,摘得444枚金牌、213.5枚銀牌、217枚銅牌,列省運會獎牌榜榜首,創造了西安市參加省運會的歷史最佳戰績。

  省運會上,西安市青少年在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的同時,不忘學業,在比賽之余做暑假作業的認真勁讓人贊嘆。西安高新一中“學霸”王婉菲獲得省十七運會青少年組女子乙組跳高冠軍﹔西安市第26中學太乙分校的16名學生代表西安市參加省運會舉重項目,收獲了5金2銀1銅的優異成績﹔西安市昆侖幼兒園有5名孩子被選進西安市體操隊,在省運會上取得3金1銀2銅的好成績……以教為本、體教融合,西安市在培養體育競技后備人才方面結出碩果。

  近年來,西安市體育部門聯合教育部門,不斷完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以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抓手,積極探索體教融合新路子。體育部門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體育專業優勢,與教育部門共同發力,積極創辦有區域特色的體育傳統學校,加強特色體育項目的培育和引導,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不斷發現、輸送體育人才。

  西安市遵循“資源共用、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原則,不斷加大對體育傳統學校的支持力度,創新體育傳統學校共建路徑,積極拓展更多學校、更多項目納入體育傳統學校序列。截至目前,西安市建成1個國家重點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2個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48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78所市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廣泛開展田徑、游泳、籃球、足球等29個運動項目。

  西安市還充分發揮中小學校生源、場地和體育部門專業教練員的資源優勢,結合運動項目特點,在全市開展市隊校辦模式。目前,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舉重、射箭、游泳、羽毛球、棒壘球等10個競技項目運動隊與上百所學校開展合作,共同建立項目運動隊,開展青少年專業訓練。

  西安市有省級注冊運動員5899名、市級注冊運動員20667名。參加省十七運會賽事的1514名運動員中,有1258名運動員來自506所中小學校,佔參賽總人數的83.1%。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又創建了18所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創建了8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未央區等10所區縣少兒體校核發了46萬元的訓練扶持資金,進一步推動各區縣青少年體育訓練活動的開展。

  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關系到“健康西安”“體育強市”建設目標的實現。未來,西安市將建設500所體育傳統項目特色學校,創建一批國家級示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國家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加強體校與普通中小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橫向銜接,探索建立“體校+名校”“體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培養模式﹔鼓勵依托學校創辦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優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體育項目布局。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