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綠色潼關的生態經濟

本報記者 李妮
2022年05月10日09:48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綠色潼關的生態經濟

黃河岸邊的潼關,初夏時節綠意盎然。本報記者 李妮攝

  記者站在潼關縣岳瀆景區遠眺,黃河、渭河、洛河三河在不遠處交匯。山河壯美、滿目皆綠。近年來,潼關縣台塬沿線直觀坡面植被得到有力恢復,綠化面積達2.3萬畝,栽植苗木45萬株,為陝西“東大門”構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2021年,全縣森林覆蓋率46.23%,義務植樹45萬株﹔2022年,下達營造林建設任務11.74萬畝,高標准道路綠化美化70公裡,林木育苗1000畝……在總面積隻有5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不到13萬人的潼關縣,一串串數字勾勒出一條向“綠”而行之路。

  向“綠”而行

  4月29日,記者沿潼港引線蜿蜒而上,沿路綠意盎然,萬木爭榮。在潼關縣港安路延伸段,潼關縣城北區生態提升項目現場一派忙碌,道路沿線退化林修復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之中,這片新的“城市綠肺”即將完工。

  2022年,潼關縣緊緊抓住春季植樹造林的有利時機,依托國土綠化試點重點項目,大規模、全覆蓋、高標准開展“台塬、溝坡、道路”等綠化造林工作,實施了以“保護母親河共筑綠色夢”為主題的雙橋河流域生態修復暨植樹節大造林大綠化活動和“助推鄉村振興林業先行”的森林鄉村美化提升行動等5大造林綠化主體工程。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動員全縣干部群眾積極實施綠化美化,見縫插綠、覆土鋪綠行動,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風景林。

  “2022年是潼關林業從‘淺綠’向‘深綠’挺進、推進林業生態空間治理、培植綠色低碳新動能的重要一年。潼關縣林業人將持續深入推進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任務落實落細,積極推進綠色發展。”潼關縣林業局局長陳光明說。

  護“綠”為本

  在潼關縣三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柳樹、槐樹等沿濕地分布,濕地巡護員周應戰已在此工作了七八年。每天,他都會沿濕地周邊巡查,發現有開荒、捕鳥等行為就及時處置,一趟下來得一個多小時。

  如今這裡已修筑圍欄10.5公裡,設置大型宣傳碑4塊,建立巡護隊伍1支,實現封閉式管理。

  潼關縣按照“生態優先、保護為主,綠色發展、生態惠民,問題導向、因地制宜,黨委領導、部門聯動”的工作原則,構建了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保護好野生動植物,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生態屏障。

  每到秋冬季,潼關濕地就會呈現出一幅幅山水靜好、飛鳥翔集的美麗生態畫卷。

  三分造林,七分管林。潼關縣林業部門加強林業資源管護,守住生態底線,千方百計筑牢林業資源防護網。

  潼關縣全力推進林長制,從源頭抓好各項生態資源管控工作,縣、鎮、村三級林長制度已經全面實施,設立縣級林長5人,鎮級林長53人,村級林長115人,生態資源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強化。

  點“綠”成“金”

  潼關縣不斷提升生態資源綜合效益,點“綠”成“金”,讓群眾共享生態紅利。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依托當地生態優勢,潼關縣積極發展生態林業,引導林農發展綠色經濟,實現了生態得保護、產業得發展、農民得實惠的目標。

  據了解,潼關縣從2017年開始,每年在27個村(社區),每村選擇兩名困難群眾作為護林員,組建護林員隊伍,負責村子日常巡護,在保綠護綠的同時,增加群眾收入。

  2021年潼關縣發展以花椒新品種為主的經濟林7075畝,年產干花椒8500噸,實現林業總產值4.5億元﹔林麝馴養繁育取得新突破,存欄數達80隻,同比增加20%,經濟價值預估達800萬元﹔積極落實退耕還林、公益林效益補償等惠民惠農政策,累計為群眾兌現資金360萬元。同時,潼關縣積極開展“鄉村振興、科技下鄉”活動,為林農釋疑解惑,努力打造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政策服務的良好林業產業發展環境,提高廣大群眾的經營管理能力。

  今年,潼關縣林業局緊盯“小切口”改革,在全縣開展林下套種工作,將建成兩個100畝以上以連翹、金銀花為特色的經濟林示范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進一步引導群眾進行林糧、林藥間作及林下養殖﹔建成千畝花椒林改造示范基地,拓寬農戶增收渠道﹔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進一步強化林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讓林業綠色產業穩中向好。

  “潼關縣林業局將重點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黃河生態空間治理兩大重點工作,實施好‘潼關縣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等,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持續推進縣域環城綠化修復、沿線退化林修復、道路綠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等,逐步實現全域綠化無縫覆蓋,全力推動林業生態高質量發展,讓潼關縣‘綠色家底’更厚實。”潼關縣委書記於娟俠說。

(責編:白鴿、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