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优化措施基于科学认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说,这样的调整和优化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是基于科学的认识,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
二十条措施优化调整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依据?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一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从原来的“7+3”,即7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3”,即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评估发现,随着病毒变异,潜伏期逐渐缩短,密切接触者在5天内检出阳性的概率很高。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左右。因此,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
二是不判定次密接者。评估显示,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
三是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评估显示,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
四是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大概是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可以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五是结束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阳性检出率只有1.6/10万。
如何保障隔离封控人员的正常就医需求?雷海潮说,有高风险疫情的地方,一定要建立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医疗服务运行相应的安排机制,摸清楚特殊的就医需求,并建立台账和看病绿色通道。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一旦发生疫情,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车辆、充分的人员,有急诊方面的需要,要迅速派车。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对于通行过度管控问题反复出现、督办转办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3日 0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交流…
- 2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
- 3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
- 4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5中央宣讲团来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 6深秋初冬 浐灞正美
- 7陕西省各地各部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
- 8陕西省向3万名老人捐赠价值1300…
- 9陕西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 10陕西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显成效
- 11陕西启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12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
- 13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
- 14凝聚奋进力量 建功伟大时代
- 15陕西首趟铁水联运敞顶箱焦炭专列开行
- 16陕西安康:将基层作为青年税务干部成…
- 17国网陕西电力:砥砺前行勇担当 乡村…
- 18陕西全力防范化解因灾因疫返贫致贫风险
- 19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对标对表狠…
- 20陕西省出台《指导意见》规范管理体育…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