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2021战疫|共克时艰,西安!愿常安>>战“疫”日记

战“疫”日记

“我们拧成一股绳,一定能战胜疫情”

2022年01月12日08:41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马力,陕西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的一名青年干部,下沉西安市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参与防疫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此刻我们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时间:2022年1月4日

地点: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

记录人:马力

在疫情防控处在总攻的关键时刻,我被选为单位第二批志愿者。

响应号召,下沉一线。1月4日7:30我来到社区报到,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了,不一会儿现场负责人就安排人给我也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就这样我也成了“大白”。

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现场负责人看出了我的窘迫,连忙说:“新来的同志我们都是让先熟悉环境,学习操作流程,一会儿再分配具体任务。”就这样我看着大家忙碌,哪里忙不过来就去搭把手,并且在第一批下沉干部的指导下学习了核酸检测应急平台的操作规范。

深入小区,投入工作。8:30,核酸检测工作准时开始,我被分到了核酸检测的队伍,主要的工作是核酸检测时确认扫码信息,确保每个人的信息准确无误。不一会儿,检测系统突发故障,大家也都不清楚检修工作大概的时长,又担心群众候检时间长而抱怨,我们及时劝返了大部分排队的群众,同时对马上要检测的群众逐个手动录入,使他们免受下午重新排队之苦。核酸检测后,就每户入住人数、有无生活困难户需要救助等进行详细摸排。由于多数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我们只能一层一层爬楼梯,挨家挨户去敲门,逐一登记信息。

总结不足,查漏补缺。一天下来,我觉得作为下沉干部我们要与社区干部一道推动这几项具体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一是做好核酸筛查。落实好采样现场严格执行一米线,严防聚集感染;落实好敲门行动,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二是加强小区管控。协助物业落实好“足不出户”要求。三是保障群众生活。协调多方资源确保物资供应,同时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等基本需要。

相信通过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定能战胜疫情,迎来西安往日的车水马龙!

时间:2022年1月5日

地点: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

记录人:马力

这两天的气温下降了许多,不管是核酸检测还是入户走访,回到临时指挥部后,大家都冻的瑟瑟发抖。可就是这一次次的核酸检测和入户走访正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利器。1月5日,终于迎来了确诊病例大幅减少的好消息。

咬紧牙关,坚持奋战。一大早,接到指挥部通知,全体志愿者整装待发,再次敲门入户,登记信息,我们的任务是彻底摸清每户所住人口详细信息和近期参与检测次数。当我们身着防护服敲开居民的门时,大多数人起先都表现的非常紧张,生怕是自己或者家人核酸检测有什么问题,说明来意后,他们也会及时打消顾虑,把情况一五一十说清楚。

人间有爱,天地自暖。入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年老体迈的老人生活还是多有难处,有插线板坏了,不方便开关灯和手机充电的;有子女过不来,厨房油烟机急需清洗的……看似琐碎的事情,都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体验。我们力所能及解决的现场就解决了,确实解决不了的,我们联系物业、社区,想办法妥善解决。“看着你们来了,我们就觉得有办法了”,一句简单的话,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紧急集合,奔赴前线。中午饭后休息时间,看到社区主任在群里紧急召唤大家及时响应,迅速全副武装,前往长安大街三号小区与医护人员一道为封控区隔离群众采集核酸。到达后看到来自各个社区支援的“大白”们已集结,大家通过护脸镜雾气蒙蒙的操作着手机扫码、取管、采样、输入等步骤挨家挨户逐一采集核酸。

居家锻炼,提高免疫。通过敲门入户,我们发现每一家的生活状态都不一样。有的围着围裙出来,家里饭菜香气四溢;有的家里冷冷清清,房子东西乱作一团;有的正在房间运动,精神焕发;有的懒做沙发,睡眼惺忪。我们建议居家隔离的人们,可以学习几道新菜、阅读几本新书,解锁几项生活新技能。

一天的工作紧张忙碌,晚上回家的路上看到万家灯火,又刷到今天有18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的消息,突然想起唐朝诗人张祜的两句诗,“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是的,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定能战胜疫情,西安加油!

时间:2022年1月6日

地点: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

记录人:马力

凌晨2:24分,社区主任在下沉工作群发消息通知:“早七点四十所有人到指挥部集合,任务和昨天一样,去封控区长安大街三号小区入户做核酸检测。”

坚持战斗,继续入户。一早不到七点半,所有医护和志愿者都已穿好防护服,西安市交通局下沉干部高亚洲同志也早早将自己的车停在指挥部门口。他是第一批市级部门下沉干部,当时一直在长安区下沉,第一批下沉结束返回家中后,他又立即来到社区报到,他说:“我有车辆通行证,你们外出做核酸,我来接送。”就这样他又成为了家门口的志愿者。我们很快到了封控区,我们小组领到的任务是三个楼的十层十一层,共76户,一户一管,全员核酸。一时间小区里、楼层间,到处是医护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的搭档郭珍是长安路卫生服务中心一名九五后的护士,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在抗疫一线,年龄虽小,但她是抗疫战线的老同志,她带着我这个新兵,挨家挨户敲门,因为还不到八点钟,有还没起床的,有正在洗漱的,有在吃早饭的,我们都耐心等待,认真检测,确保落实好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总结完善,改进工作。程序严格、气氛紧张的入户检测工作结束后,我们来到小区门外的消杀区进行消杀后,按照要求小心翼翼地脱去防护服,就在准备离开返回指挥部时,大家对剩余物资是否带回指挥部意见不一。有的医护说:“我们对物资进行了严格消杀,可以带回去。”有的却坚持认为进入封控区的物资不能带回指挥部,有被感染的风险。经过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封控区规范管理是防止疫情风险外溢的关键一环,事关防疫大局,进入封控区的物资应该交由封控区现场指挥部进行闭环管理,再次消杀后酌情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守住社区疫情防线。

配送食品,保障一线。刚回到指挥部,就看见爱心餐饮企业建基泡馍馆为我们送来了热腾腾的羊肉泡馍。为了给大家改善伙食,社区主任多方协调,联系了这家企业,他们听说是给抗疫一线人员提供午餐,爽快地答应了。这时候来自陕歌的陈举一突然笑着说,他媳妇看到他发过去的照片羡慕地对他说,这个时候你们竟然还能吃上如此美食。是的,战疫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整个战疫不仅要筛查病例,还要维持居民的正常生活。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医护和志愿者毅然走向岗位,他们的工作生活也值得关注。

时间:2022年1月7日

地点: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

记录人:马力

凌晨4:00,社区主任在群里通知早上八点半开始做核酸。昨晚睡得早,睡醒了一骨碌爬起来赶紧奔赴“战场”。

今天的核酸检测八点半开始,十一点结束。大家回来后感觉很轻松,还是原来的区域,还是原来的人员,还是原来的住户,时间短了,人轻松了,原因就是我们提醒群众提前打开二维码,并为老人、小孩、孕妇、身体不适者开启了绿色通道,还把原来两个医护两个志愿者一组变为现在一个医护一个志愿者一组,流程熟悉了,检测组增加了,效率就提高了。这是我们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的结果。

中午社区提供的工作餐居然有鸡腿,这在当下简直是午餐界的“爱马仕”了。一次性饭盒小,每个人可以吃两份,我早上在家吃了早餐,就把另一份午餐送给了不远处同为志愿者的同事,让他也吃个鸡腿,改善改善。午饭后联系我们这个点的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来社区指导成立临时党支部,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此刻我们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下午我们各自回所住小区协助物业值守,核验进出人员信息,进行日常巡查,解答群众问题。我们要求快递送货在门口两米外对物品统一消杀,设置专门区域放置待取物品,出入小区要有48小时核酸证明及相关工作证明或通行证。我们小区不大就两栋楼,还有一个小商店开着,菜肉蛋奶水果一应俱全,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今天值守的时候好几个年轻人过来询问如何做志愿者,相信有你们,有我们,咱们这个城市一定会早点好起来的。加油,西安!

时间:2022年1月9日

地点:碑林区长安路街道办永宁社区

记录人:马力

63、57、46、30…… 从近四轮核酸检测的结果看,西安单日确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疫情防控不进则退。今天全员核酸后,我们在前期“敲门”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敲门行动”,发现有身患重疾瘫痪在床的,有年老体迈活动受限的,有熬夜早晨赖床的,有不愿下楼排队受冻的,我们三组六个人用时四小时摸排出41人,对他们进行了单管单采。通过敲门才能摸清底数,才能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决不能让疫情出现反弹。

疫情无情人有情。同事侯国杰紧急护送一位73岁突发高血压的老人紧急就医,老人血压一度超过200 mmHg。另一位同事何宏业坚持每天中午为隔壁不会做饭的大学生送去可口的饭菜。周围总有一些美好的事情感动着大家。西安见证了太多的美好,西安人早已把坚强、勇敢、乐观融入了骨髓里。此时此刻的钟鼓楼前没有车水马龙,大雁塔下没有人山人海,回民街、不夜城也没有往昔那般热闹非凡。但古城人民的信心在,努力在,所以希望和魅力就在。待春暖花开,我们一起向未来!    (日记有删减 邓楠整理)

(责编:邓楠、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