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顯示——

陝西創新能力及創新環境綜合指標排名再提升

2023年05月09日08:55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陝西創新能力及創新環境綜合指標排名再提升

  日前,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顯示: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居全國第9位,較上年提升1位。

  該報告通過哪些指標反映評價區域科技創新水平?通過這些數字、指標,我們可以看到陝西科技創新有哪些特點?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陝西省科技情報研究院院長張薇。

  據介紹,《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是以中國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為主題的綜合性、連續性的年度研究報告,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系列報告之一,已連續發布23年。該報告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5個方面,包括5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40個三級指標和138個四級指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從10年來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評價結果看,陝西知識創造綜合指標保持全國第6位,反映出我省在科技論文、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等方面優勢明顯﹔知識獲取綜合指標排名從全國第16位上升至第9位,主要基於陝西科技合作、技術市場交易等指標的優秀表現。同時,陝西科技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創新環境綜合指標排名由全國第10位上升至第6位。”張薇介紹。

  近年來,全國各地區基於自身資源稟賦、產業特征和地理位置,不斷培育壯大創新發展動能,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創新發展模式。今年的報告首次使用新冠疫情后的數據進行評價。“整體來看,各地區頂住了疫情引起的下行壓力,創新投入持續增加,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張薇介紹。

  從5個一級指標來看,陝西知識創造排名繼續保持全國第6位,與上年持平。從基礎指標看,陝西研發投入中政府資金佔比、每萬名研發人員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國內和國際論文數等指標排名居全國前列。研發投入方面,陝西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每萬名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分別居全國第15位、第12位,研發投入中政府資金、研發投入中政府資金佔GDP的比重居第6位、第3位,研發人員增速、研發投入政府資金增速均居全國第18位。專利方面,陝西發明專利申請數、授權數居第9位、第10位,每萬名研發人員發明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分別居第3位和第4位,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增速均居第11位。科研論文方面,陝西國內、國際論文數量分別居全國第4位、第5位,每10萬名研發人員平均發表的國內、國際論文數分別居第5位、第2位,國內和國際論文數增長率排名分別居第16位和第20位。

  陝西知識獲取綜合指標排名上升2位,居全國第9位。二級指標中,陝西科技合作綜合指標排名上升1位至第5位,技術轉移綜合指標排名上升23位至第2位。從基礎指標看,陝西論文科技合作、技術市場交易額等指標排名居全國前列。科技合作方面,陝西各類科技論文合作數量均位居全國前8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發經費中來自企業的資金居全國第12位。技術轉移方面,陝西技術市場交易金額居全國第8位,規上工業企業國內技術成交金額居第1位,規上工業企業國外技術引進金額居第22位。

  陝西創新環境綜合指標排全國第6位,比上年上升2位。二級指標中,陝西勞動者素質、金融環境綜合指標排名分別上升10位、4位至全國第14位、第3位﹔創新基礎設施綜合指標排名與上年持平,居第8位。

  陝西企業創新能力綜合指標、陝西創新績效綜合指標均有所下降。其中,陝西企業創新能力綜合指標排全國第18位,比上年下降2位﹔陝西創新績效綜合指標排名較上年下降1位,居全國第19位。

  張薇介紹,從區域創新能力評價結果可以看出,陝西知識創造綜合指標優勢明顯,研發投入中政府資金、科技論文數等基礎指標保持領先水平﹔知識獲取能力進一步增強,技術市場交易額居全國前列,規上工業企業技術成交金額排名比上年提升15位,居全國第1位﹔創新環境持續優化,科技服務業從業人員數佔比、大專以上學歷人數比例等指標居全國前列,高技術企業數量增長率排名提升17位至全國第7位。

  “同時,我們從評價結果也可以看出,陝西企業研發投入、建立研發機構的企業比例、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比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她說,“陝西要不斷釋放科教資源優勢,建好用好秦創原,抓住‘雙中心’建設的契機,深入推進‘三項改革’,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夯實基礎研究能力,持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完善具有陝西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綜合科技創新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