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 辦就辦成
暢通助企紓困綠色通道

精准對接問題,傾力解決問題,就是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盼。
今年以來,陝西結合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工作作風,出真招、出實招,多措並舉開展助企紓困工作,為各類市場主體辦實事、解難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助力市場主體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是來辦注銷手續的,沒想到,公司也能‘停機保號’。”11月8日,經營電子商務公司的劉會德,在安康市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幫助下,現場填寫材料,10分鐘就辦理了“歇業備案”登記。
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任紅艷說,今年發布的《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設立“歇業制度”,為因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經營困難的企業,設置了“緩沖區”,最大程度地避免市場主體因停止經營而被吊銷營業執照,降低市場主體各項交易成本,讓企業和群眾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精准對接問題,傾力解決問題,就是想群眾所想、干群眾所盼。
今年以來,陝西結合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工作作風,出真招、出實招,多措並舉開展助企紓困工作,為各類市場主體辦實事、解難題,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助力市場主體實現高質量發展。
截至9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達到518.02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8.91%。
以扎實作風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6.38億元留抵退稅款兩天就到賬了,對公司在建的二期項目來說真是場‘及時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施俊斌說。
受疫情影響,該公司財務人員無法到榆林辦理留抵退稅業務。了解情況后,榆林市稅務局立即安排稅務管家團隊遠程指導、容缺辦理,幫助公司在電子稅務局辦理了業務。
持續鞏固作風建設,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我省各級各部門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圍繞企業發展難題和需求,有的放矢,傾力幫助企業擺脫困境。
省人社廳會同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從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失業人員培訓等7方面,加大助企紓困和兜底保障力度。
省財政廳通過組合式政策,下達各市(區)中央和省級就業補助資金17.7億元,用於高校畢業生、脫貧群眾等重點群體各項就業補貼。
陝西銀保監局持續督促引導大型銀行積極落實普惠金融服務政策,精確滴灌、精心服務、精准施策、精密研判,讓更多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市場主體。
以財政稅費、金融信貸等關鍵領域為突破口,我省各級各部門進一步確保物流暢通,不斷擴大惠企政策的適用范圍,持續加大補貼支持力度,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力量。
以過硬作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這次選擇進駐漢中,真是來對了!”11月7日,漢中小白兔口腔醫院負責人蘇清久說,從項目立項、選址布局到營業執照辦理,漢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全程指導和服務,讓他們有更多精力謀劃發展。
一窗受理、一表申請、一鏈審批。今年以來,漢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事項106個和“一業一証”改革行業50個,將涉及企業開辦的相關信息制定成行業開辦指導書,引導投資者合法合規經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優化營商環境。我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和市民群眾需求,將作風建設與業務推進同頻共振、環環相扣,以過硬作風打造更優服務,助力營商環境提質增效,讓企業群眾辦事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
“先注銷、再設立太麻煩了。保留字號,直接作遷出、遷入操作,省時、省力!”西安曲江新區恆信達業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經營者馬娟絨說。
馬娟絨原先的營業執照登記在曲江新區,而新的經營地址在雁塔區。11月1日,她到雁塔區杜城街道便民服務大廳辦理經營地址變更事宜時,工作人員按照最新政策,協調曲江新區登記機關辦理遷移電子和紙質檔案,當場為馬娟絨頒發新的營業執照。
來了就辦,辦就辦成。西安市雁塔區定期走訪企業,及時了解企業存在問題,為企業提供咨詢受理、全程幫辦、代辦等一站式服務,更加便利了市場主體綠色通道。
以細致作風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我們提出申請的第3個工作日,銀行便發放線上數字貸款(e房貸)200萬元。”艾斯酒店負責人王姝艷說,真正體驗了線上數字貸款的高效、便捷服務。
艾斯酒店建立新店急需流動資金周轉。南鄭農商銀行走訪分析后,認為該酒店盈利水平好,屬優質企業,於是決定為企業提供放款速度快、綜合額度穩定、授信時間長的“e房貸”作為主營貸款品種。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他們是市場的“細胞”,對於保供應、穩就業、增活力、促發展的意義重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近兩年,我省通過財稅、金融等一攬子舉措,以更細致的作風、更貼心的服務,為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省工信廳組織開展“一起益企”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培訓服務、企業權益保護等活動97場,服務企業4730家。
省稅務局開展專項行動,讓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和創新服務舉措及時惠及民營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合計超2.06億元。
省工商聯定期組織召開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季度懇談會,了解和反映中小微企業訴求,推動改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今年上半年,全省非公經濟增加值7879.69億元,佔GDP比重達51.7%。
直面挑戰勇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我省各級各部門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症下藥、精准施策,積極幫助市場主體化解生產經營中的堵點、難點、痛點,暢通助企紓困的“最后一公裡”,為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