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市場規模實現翻番、“VR+”新業態不斷涌現
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科技自立自強)

核心閱讀
翻轉實物卡牌,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身處VR體驗室,接受沉浸式安全教育……近年來,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加速發展、賦能千行百業。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10個行業場景應用、五大重點任務,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戴上VR眼鏡,盡享360度環幕全景電影﹔進入VR展館,沉浸式漫游古老建筑……從工業生產、文化旅游到教育科普、演藝娛樂,近年來,虛擬現實產業加速發展,融入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快速崛起的虛擬現實產業正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
當前,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發展情況如何?推進虛擬現實加速落地,應從何處著手?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行業企業。
規模擴大,新技術演進提速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也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
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包括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建標准規范體系等在內的6項重點任務。多地陸續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快速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生態體系,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桂官說。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19年的282.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83.9億元,市場規模實現翻番。預計未來3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
“虛擬現實產業鏈條長,主要涵蓋內容採集、制造、終端呈現、應用等多個環節。”董桂官介紹,看技術,近眼顯示、影像捕捉、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加速迭代,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融合創新﹔看終端,頭戴式、一體機、移動端等多形態的虛擬現實設備不斷推陳出新,產品服務打破單機限制,向雲化路徑發展﹔看應用,教育、醫療、影視、體育等應用領域內容供給持續豐富,“VR+”新業態不斷涌現。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已在賦能行業發展方面成效初顯。”全國音視頻標委會副秘書長趙曉鶯表示。
在趙曉鶯看來,虛擬現實產業的快速規模化應用,可以大幅加速新技術的演進,同時,大規模應用帶來的產業鏈成本快速降低,也能促進新技術的成熟應用。“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行動計劃》提出虛擬現實的10個行業場景應用,將有效推動虛擬現實與文教娛樂、工業制造等行業的跨界融合,有利於推動虛擬現實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趙曉鶯說。
賦能產業,多場景應用融合
《行動計劃》提出,以虛擬現實行業應用融合創新構建生態發展新局面,以虛擬現實新業態推動文化經濟新消費。“目前,虛擬現實與行業融合技術方案呈現出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百花齊放的態勢。”趙曉鶯說。
以文旅業為例,虛擬現實的應用形式已由早期的VR虛擬建模場景,發展到現在基於實景採集、構建沉浸體驗、提供豐富交互的較為成熟的形態。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區,基於百度希壤平台,用戶可以跨越時空限制一鍵抵達景區,自主設定數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走世界”。
同時,虛擬現實已滲透到學校教育、職業培訓等不同領域,VR教室、VR駕校等已取得一定規模應用。“尤其是在職業技能培訓領域,以往的培訓規模往往受制於設備、場地等多方面資源約束,有了虛擬現實,能大幅降低培訓成本,並減少實操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董桂官說。
在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通過使用智能課桌,學生隻需翻轉實物卡牌,便能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既滿足了學生在安全教學環境下進行重復實驗,也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在浙江杭州,國家電網浙江杭州蕭山區供電公司在錢江供電所安全培訓學校設立VR體驗室,將虛擬現實與安全教育相結合,使學員頭戴VR眼鏡便能沉浸式體驗危險場景,從而培養鞏固員工的安全意識。
“《行動計劃》提出,將實施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選擇規模化、成熟度潛力較高的行業領域優先布局,這將為工業制造、文化旅游、商貿創意等多個行業帶來更多利好。”董桂官說。
補齊短板,基礎體系加快完善
近年來,在政策、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助推下,我國虛擬現實產業鏈已基本形成。實現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3500億元,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還應補齊哪些短板?
“當前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在供給側面臨基礎元器件、開發工具不足制約,在需求側還存在需求分析不充分、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虛擬現實賦能行業的有效性。”董桂官分析。
如何破解風險挑戰、把握虛擬現實產業機遇?業內專家認為應著眼以下3個方面:一是蓄力關鍵技術突破與核心器件模組研發,為產業應用打牢基礎﹔二是加快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的標准研制,為提升應用規模和降低應用成本提供支撐﹔三是提升產品檢驗檢測服務能力,為提升產品技術水平打造評判標尺。
應該看到,按照《行動計劃》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技術基礎體系正加快完善。在公共服務方面,國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經批准設立,通過持續強化標准驗証能力來提升產品性能、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在標准化方面,相關部門持續開展標准化工作,近3年累計發布了近20項國家和行業標准。
近日,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聚焦制約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測試驗証、檢測、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平台,將有力推動我國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7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1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
- 2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
- 3學習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 …
- 4陝西加快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 5陝西啟動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 6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大精神 對標對表狠…
- 7堅定不移貫徹總策略總方針 堅決落實…
- 8趙一德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
- 9有回音|暖氣費和物業費捆綁收費?西…
- 10落細落實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 進…
- 11陝西省出台《指導意見》規范管理體育…
- 122025年我國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
- 13西安外國語大學70周年校慶定於12…
- 14“共享”圖書 讓更多孩子讀好書
- 15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
- 16臨潼農民不摘柿子“賣”風景
- 17陝西省著力解決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問題
- 18陝西12月起試行簡化特定政府投資項…
- 19陝西:參保繳費由3天縮短為平均10…
- 20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更好服務高水…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