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公共利益的忠誠捍衛者

——陝西檢察機關致力公益訴訟工作綜述

2022年11月16日09:12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公共利益的忠誠捍衛者

  省檢察院檢察官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不定期對漢江、丹江水質進行檢測,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立冬前夕,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秦嶺深處實地查看森林植被恢復情況。

  本報記者 呂貴民文/圖

  今年3月,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志丹縣境內,液化天然氣運輸車輛存在非法排放BOG(蒸發氣體)問題,影響大氣環境。志丹縣檢察院對該問題立案調查,督促生態環境等5部門聯合整改、堵塞漏洞、規范運營,嚴查非法排放行為,積極推動BOG回收。到6月底,志丹縣BOG回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29%。這是陝西檢察公益訴訟服務“雙碳”戰略,能動履職,助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實踐。

  2017年6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檢察機關成了公共利益的捍衛者。5年多來,陝西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英烈權益保護、安全生產等領域,採取提出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監督方式,依法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37905件,發出檢察建議36426件,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1050件,成為忠誠擔當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司法“守護人”。

  牢記“國之大者”,守護綠水青山

  陝西檢察機關聚焦秦嶺陝西段尾礦庫治理問題和黃河陝西段生態突出問題,採取提出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監督方式,依法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忠誠捍衛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的殷切囑托,是陝西檢察機關始終牢記在心、落實於行的秦嶺生態司法保護的總遵循。

  今年9月,丹鳳縣應急管理局向西安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回復,該縣蔡川鎮尾礦庫閉庫工程實施完畢。至此,歷時一年,督促治理秦嶺某礦山地質環境的行政公益訴訟案畫上圓滿句號。

  丹鳳縣地處秦嶺南麓,涉案尾礦庫位於秦嶺保護區內,是典型的“頭頂庫”,且未依法實施閉庫,存在壩體崩塌和污染丹江水源的風險。檢察機關提出檢察建議,依法督促5家行政機關聯合整治,將尾礦庫依規閉庫,修復礦山生態環境,拆除違建、復墾土地、復綠植被,切實保障丹江下游居民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恢復當地生態環境。

  在省檢察院的督導下,涉秦嶺7地檢察機關辦理了秦嶺尾礦庫治理問題系列案,推動應急管理等部門對潼關、寧強、略陽、白河等地按照“一庫一策”進行尾礦庫閉庫。目前,行政機關已完成21座“頭頂庫”治理。

  地處黃河中游的黃河龍門,被稱為黃河的“咽喉”。黃河陝西韓城龍門段干流河道內存在採礦廢石、建筑垃圾、非法圍灘造田等問題,侵佔河道約400畝,非法修建建筑物、構筑物4處,威脅黃河濕地生態功能,影響黃河行洪安全。

  在省檢察院的督導下,渭南市檢察機關立案辦理督促治理黃河陝西韓城龍門段固體廢物行政公益訴訟案,通過磋商、發出檢察建議,取得韓城市委、市政府支持,督促3家行政機關聯合整治,歷時半年,拆除了違建設施,清運固體廢物150多萬立方米。在此基礎上,行政機關對黃河陝西段干流河道內同類問題進行了全面排查,治理、清運固體廢物114萬立方米。

  與此同時,韓城市林業部門抓緊磋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問題,積極組織實施黃河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省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對記者說:“聚焦黃河流域生態突出問題,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是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

  保護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陝西檢察機關持續開展“尋訪革命舊址 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革命精神”專項活動,尋訪紅色遺跡2000多處,立案493件,督促一批受損嚴重的革命文物得以“舊貌換新顏”,一批被“淡忘”的革命文物被納入保護名錄。

  陝西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星羅棋布的革命文物,見証了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2021年4月至今,省檢察院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檢察監督履職、保護革命文物相融合,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了“尋訪革命舊址 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革命精神”專項活動。

  專項活動中,延安市寶塔區檢察院在南泥灣鎮趙家河村尋訪時發現一座刻著“模范炊事員關福祥之墓”字樣的墓碑。經深入調查,關福祥埋葬之地原來是三五九旅英烈園,共埋葬200余名烈士。80年過去了,200余名烈士墳塚已無跡可尋。在這裡,人們還發現了三五九旅后方醫院舊址。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大夫曾在這裡救治過傷員。如今,醫院舊址的12孔窯洞已面目全非。檢察機關調查發現,三五九旅英烈園和后方醫院舊址均未被納入地方保護名錄,於是向寶塔區政府等3家單位宣告送達了檢察建議,與10余家單位就南泥灣多處紅色資源集中連片保護問題達成共識。經多方共同努力,116位烈士的身份信息得到確認,兩處紅色遺址均被認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英烈園遺址恢復重建項目已納入延安市整體土地空間利用規劃,三五九旅后方醫院文物保護修繕方案已編制完成。

  這是檢察機關用“檢察藍”守護“革命紅”的一個縮影。沿著紅軍長征入陝的足跡,沿著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足跡,陝西檢察機關尋訪紅色遺跡2000多處,立案493件,督促一批受損嚴重的革命文物得以“舊貌換新顏”,一批被“淡忘”的革命文物被納入保護名錄。

  省檢察院檢察長王旭光說:“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這是陝西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和法治責任。”

  踐行司法為民,共筑美好生活

  陝西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督促治理農村黑臭水體,以檢察智慧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檢察擔當服務鄉村振興,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貢獻檢察力量。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陝西檢察公益訴訟始終與三秦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個澇池原先就是個‘臭水池’‘垃圾堆’。”11月2日,西安市灞橋區呂家堡村村民呂剛告訴記者。因為該村的生產生活污水長期通過明渠直排4處澇池,產生的大量黑臭水體露天蓄積。灞橋區檢察院對該問題立案調查后發現,要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清理污染是“標”,規范排污才是“本”。於是,檢察監督“對症下藥”“雙管齊下”,既督促行政機關清運淤泥和垃圾、修繕澇池,又推動鋪設管道1108米,將該村污水排放接入市政管網,實現雨污分流。“多年的黑水、臭水終於不見了,村裡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呂剛說。

  近年來,冷鮮肉逐漸成為城鄉居民肉類消費的主流,冷鮮肉店的環境溫度和工作場所衛生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凸顯,威脅眾多消費者的安全,也成了檢察機關監督的重點。

  去年8月,黃龍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白馬灘鎮某肉果蔬便利店等3家便民超市,存在未懸挂、公示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証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証,涉嫌違法銷售冷鮮肉的問題。

  黃龍縣檢察院隨后調查發現,縣城綜合農貿市場8家冷鮮肉店以及城區街道5家冷鮮肉店,不同程度存在上述問題,且大多數經營場所衛生臟亂差,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檢察機關經過現場調查走訪、查閱資料、詢問相關違法行為人等方式查明案件事實后,8月12日決定立案。檢察機關在與黃龍縣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磋商后,向黃龍縣市場監管局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對冷鮮肉銷售違法行為依法履行行政監管職責,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黃龍縣市場監管局收到檢察建議后,向13家冷鮮肉違法經營者送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相關冷鮮肉店很快完善了經營証照、肉類品質、價格公示等制度,規范了冷鮮肉由專用冷鏈車運輸、儲存等程序,整治了環境衛生,實現了生活區與經營區的隔離。涉案3家便民超市被停止銷售冷鮮肉。檢察機關以強烈的責任心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陝西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督促治理農村黑臭水體,以檢察智慧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以檢察擔當服務鄉村振興,為實現三秦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