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1年08月02日14:59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西安8月2日電(吳超 實習生 郭蓉)“十四五”時期,國企改革備受關注,改革是激發企業活力的關鍵一招。近日,記者隨由陝西省委網信辦、陝西省國資委、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聯合舉辦的“百年巨變看陝西 恰是風華正茂時”——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暨“聚焦國企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團走進陝煤集團、陝鼓集團及東庄水利等單位,深入了解陝西省屬企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和新業態,聆聽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陝西聲音。

在蛻變轉型中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陝煤集團陝北礦業公司下屬煤礦的智能化綜採工作面 (陝煤集團供圖)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新、因改革而大、因改革而強”是陝煤集團總政工師李永剛對陝煤集團近年來的改革和發展所做的總結。李永剛告訴記者,近年來,陝煤集團著力去雜歸合、聚焦智慧創效、壓減落后產能、實現提質增效,落實了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走進陝煤集團所屬核心骨干企業黃陵礦業公司(簡稱黃陵礦業),記者在對科技化、智能化的礦區進行全面了解的過程中首次接觸到了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利用第四次產業革命誕生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實現了採煤作業的人機合一。智能安全帽、防爆炸手機app,無線信號傳輸等技術的支持,使黃陵礦業真正實現智能安全防護系統覆蓋全礦區,將危險和風險系數降至最低。

作為國內首創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的企業,陝煤集團肩負著陝西能源化工業支柱產業的使命,建成了首家全國首家NOSA四星煤礦,實現了對安全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在黃陵礦業的全面運行就是陝煤集團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的有力說明。

據了解,黃陵礦業目前已經實現了七個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第一。目前,陝煤集團所屬36對生產礦井中,安全“零死亡”周期超千天礦井26對,其中3000天以上礦井13對﹔銅川、黃陵礦業連續9年實現瓦斯零超限,集團安全周期最長的煤礦超過19年,安全工作總體保持穩定。

“陝鼓模式”推動轉型企業高質量發展

“要為客戶找產品,不為產品找客戶”是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陝鼓集團)近年來始終堅持的市場價值觀。從臨潼荒灘上的一個初創企業,到享譽業內的行業排頭兵﹔從單一的售賣產品,到“賣系統方案和系統服務”﹔從上世紀90年代末和眾多傳統制造業企業一樣遭遇發展瓶頸,到服務型制造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今的陝鼓集團已經成為中國工業行業服務商中的一張“金名片”。

第五屆“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陝鼓集團 。實習生 郭蓉攝

“基於系統解決方案商的資源稟賦,我們不斷進行供應鏈產業布局,將工業企業生產環節聯通,實現上下游流通服務和生產過程物流、商流、資金流、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六流合一’,從而打通上下游,貫通產業鏈,強化供應鏈,提升服務於工業領域客戶的系統方案能力,打造支撐陝鼓分布式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的新型特色供應鏈業務。” 陝鼓集團副總經理、西安聯易得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凱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服務型制造轉型是陝鼓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也是“陝鼓模式”的精髓所在。如今,陝鼓集團服務隊伍已由最初的30余人發展到500余人。目前,陝鼓集團為全球為數不多的5000立方米以上特大型高爐的鋼鐵企業,如寶鋼湛江、鞍鋼等的大高爐提供智能化的“保姆式”工業服務支持。

在不斷深耕服務型制造轉型的實踐中,陝鼓集團也注重細分領域客戶需求和需求變化,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曾兩次榮獲“中國工業大獎”。陝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表示,“陝鼓打造全球供應鏈創新體系,整合資源、構建生態、集成服務、創造價值。同時,通過全球供應鏈創新體系建設,與合作伙伴互為市場、互為資源、互為股東,貫通產業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構筑服務於上下游客戶的陝鼓特色供應鏈生態圈。”

據悉,以服務型制造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陝鼓模式”,正推動陝鼓集團成為一家具有國際化能力的智慧綠色能源企業。近年來,陝鼓集團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充分發揮了國企的擔當作為,在深耕國內市場同時,瞄准“一帶一路”市場持續發力,不僅在印尼建設運營了印尼國內最大的空分項目和發電項目,還與民企500強的攀華集團強強聯合,攜手共建菲律賓總統夢想工廠。

緊抓水沙關系調節“牛鼻子”  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東庄水利樞紐工程示意圖 (東庄水利公司供圖)

“黃河寧,天下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由於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成為黃河復雜難治的症結所在,要保障黃河長久安瀾,就必須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

東庄水利樞紐工程作為全國唯一在建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牛鼻子”工程,位於涇河下游峽谷末端陝西省禮泉縣原東庄鄉和淳化縣車塢鎮河段處,距西安市90km。工程控制涇河流域面積95%。

據陝西省東庄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宏武介紹,東庄水利樞紐工程32.76億立方米的總庫容中,有20億立方米用來攔沙。作為黃河水沙調控工程體系中的重要工程,該工程是涇河上唯一具有較大攔沙庫容的水利樞紐,也是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上修建調水調沙的水利樞紐工程。

根據數學模型預測結果,東庄水利樞紐工程投入運行50年,可減少進入黃河泥沙約25億噸,減少黃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積約10億噸,減淤效益顯著。同時,工程通過攔蓄洪水、削峰錯峰,使涇河下游的防洪標准從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使渭河下游100年一遇的洪水削減為50年一遇。

在建成生效后,東庄水利樞紐工程將是陝西庫容最大、壩體最高的水庫。減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積,有效地改善生態流量不足和斷流的生態影響,對於改善魚類繁殖期間的河道生態環境和下游汛期河道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將在渭北旱塬地區形成長達90公裡以上的庫區水面,對增加區域水面、調節區域小氣候、改善庫區生態環境具有顯著作用。同時,根據規劃,當地將打造形成以東庄大壩樞紐、庫區水面等為核心的風景休閑區,這對改善關中地區人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麥文雄、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