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文化

在文博会,看文旅融合如何“圈粉”

本报记者 党文婷 王忠耀
2021年09月26日11:13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在文博会,看文旅融合如何“圈粉”

  【文博会聚焦】

  9月25日,深圳文博会各个展区人气爆棚。记者走进新疆展区,与一位现象级“网红”不期而遇,她就是因直播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策马奔腾而受到众多网友喜爱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旅局副局长贺娇龙。

  看到贺娇龙时,她正专注地直播,为直播间的10多万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新疆。在她看来,网友不仅仅是被“骑马女县长”这个符号所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背后是对新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和美丽风景的喜爱。

  如何高标准深化文旅融合,把文旅产业打造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产业,已成为各地政府和文化企业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以文塑旅 用IP打造挖掘内涵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在线旅游、研学旅游、展演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以及各地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成果得以充分展现,IP Town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圈粉”无数。

  “整体来说,文化就是IP,就是用文化主题去提炼旅游,使旅游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刻,从而传播文明、交流文化、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此次文博会整体上体现出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趋势。通过文化植入,旅游将更具有深刻价值和IP价值,也更具有长远性和深刻性。

  记者在文旅企业长隆集团的展台看到,以主题公园见长的长隆,近年来正是以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塑造核心竞争力。长隆将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无缝对接,通过打造主题活动IP、形象IP、文创IP等,既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场景化体验,也令其打破主题公园的“一次性消费怪圈”,引发市场和游客的持续关注。

  以旅彰文 推动优秀文化可持续传承

  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带动旅游转型升级,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更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当旅游产业与文化有机结合,文化的生命力也更加蓬勃。

  以本次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深圳甘坑客家小镇为例,“2016年,我们发现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客家凉帽。这是一种辨识度非常高的特色民俗文化。因此,我们在深挖客家文化、民风民俗、美学元素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精力寻找客家文化IP,并进行IP孵化和运营,最终成功实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再造,丰富了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华侨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梅林说,如今,这个村子成了承载深圳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

  科技为媒 加速文旅创新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探索中,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鲜感和亮点,总是能将游客们的期待值瞬间拉满,在文旅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动感式飞行影院”前,观众们已排起长龙——其结合数码影视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配以动感的座椅,让游客们如乘坐飞船,身临其境穿梭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

  在广州展区记者看到,作为广州文旅新业态近年来的明星代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广州融创雪世界、广州大剧院5G智慧剧院、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等项目,亦是在裸眼3D、AR、VR、全息、5G等技术加持下,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在文旅部展区内,极具互动趣味性的BOE(京东方)百变拼接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这个由6块65英寸4K屏幕组成的百变拼接屏上不仅能滚动展示北京百余处网红景点,还能在文物多宝阁、油画矩阵、十大公园等多主题间快速切换,更支持多人同时触控操作,分屏显示每个人所关心的内容细节。目前这种“百变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文物展示、旅游文化信息、文博科普的分享,在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这一细节上大显身手,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责编:邓楠、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