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大漠深處,聆聽千年統萬城的傳說

本報記者 張樂佳 馬騰
2023年06月08日08:57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漠深處,聆聽千年統萬城的傳說

不少游客來此進行沉浸式體驗。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復原后的游牧民族生活打獵場景。 本報記者 馬騰攝

歷經千載風霜,統萬城傲然佇立大漠。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大漠風沙中,陣陣駝鈴漸行漸近。

  “6年前,我第一次來到統萬城,這裡荒無人煙,風沙肆虐。”凝望巍峨城牆,陝文投榆林文旅公司董事長李軍深情感慨,“但如今,這裡已‘升級’成了國家級的考古遺址公園!”

  入夏,位於靖邊縣的這座千年古城迎來了好消息: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向世人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從“臨廣澤而帶清流”到“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從大夏王國的輝煌征程到匈奴民族最后的謝幕……在1600多年的歲月更替中,統萬城始終屹立在這片毛烏素沙地之上,見証著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從沖突走向融合,見証著榆林大地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如今,隨著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開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和神秘迷人的傳說,以全新的呈現方式,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循跡

  世界唯一的匈奴可考都城

  “無定河邊有白城,城曰統萬天下名。”

  1600多年前,匈奴族后裔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都城統萬城。如今,統萬城遺址成為匈奴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唯一可考都城遺址。

  據《晉書·赫連勃勃載記》記載,公元413年,赫連勃勃任命叱干阿利為將作大匠,征發管轄境內的各族民眾10萬余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並親自定名為“統萬”,顯示了“統一天下,君臨萬邦”的雄心壯志。

  “統萬城遺址由外郭城、東城、西城三部分組成,全部為夯土建筑遺存,真實完整地反映了大夏國在城市規劃、城防體系、建筑設計、材料應用等方面的杰出智慧。”統萬城遺址講解員李少鵬告訴記者。

  斗轉星移,歷經千百年的風吹雨打,這座白色的統萬城依然堅不可摧、屹立不倒,吸引無數后人前來探秘。

  白色城牆到底有何魔力?據《水經注》記載,統萬城“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堞樓,險峻非力可攻”,具有很強的軍事防御功能。

  “經考証,統萬城的城牆用當地的大砂、黏土、石灰混合夯筑而成,也就是明代以后建城牆經常使用的‘三合土’。史書記載,統萬城採用的是‘蒸土筑城’法,根據專家學者推論,應是指燒制石灰時產生大量蒸汽,或是將三合土經過太陽暴晒的過程。”李少鵬解釋道。

  大夏國的文化神秘而富有魅力。在統萬城遺址博物館,還陳列著國寶級文物大夏石馬的復制品。20世紀中期,考古學家在漢長安城遺址考察時發現了一件刻有大夏國年號的石馬,即大夏石馬,這是至今唯一有文字刻載能夠証明大夏王朝的實物。

  “近年來,我們的遺址考古工作主要是研究城市的防御系統,另外一方面就是統萬城相關墓葬區的發掘。”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統萬城遺址考古隊隊長邢福來介紹,統萬城有豐富的歷史研究價值,為研究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也是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滲透交融以及民族融合的例証。

  “輸金翻賣盧龍塞,蒸土孤懸統萬城”“無定河邊路,風高雪洒春”……翻閱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大夏國的輝煌記憶閃現其中。作為我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見証者,統萬城遺址展現著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無限魅力。

  解碼

  建設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夢寐以求”“盼望已久”……說起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園當天的感受,李少鵬激動而欣慰,今年已是他陪伴這座古城走過的第10個年頭。

  走遍統萬城每個角落拍攝風景,隨時隨地記錄感想,李少鵬熟悉這裡的每一寸土地,也為統萬城的歷史文化魅力深深著迷。

  “統萬城文化不只是匈奴文化,更體現了一種中華文明共同體的理念。”李少鵬說,“我們有責任不斷挖掘這裡的歷史文化內涵,向世界傳遞統萬城的文化‘信號’。”

  講好統萬城的故事,讓這座遠去的王城重新煥發活力,始終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一直探索的方向。

  2022年12月29日,統萬城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

  五年磨一劍。早在2017年,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就拉開了帷幕。靖邊縣攜手榆林文旅公司規劃建設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毛烏素沙地上建成遺址博物館、考古工作站和遺址旅游環線等配套服務設施。

  “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考古專家提供了必要的考古和研究保障條件,同時也為廣大歷史愛好者及游客提供了一個充分了解五胡十六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特色旅游景區。”陝文投榆林文旅公司董事長李軍說。

  在統萬城遺址博物館入口處,傳來一陣悠揚的胡琴聲,身著匈奴族服飾的演奏者和歌者共同呈上一台精彩演出,引來許多游客駐足觀看。

  “今天的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旅游設施日臻完善,旅游業態不斷豐富,旅游服務能力不斷提高。”陝西統萬城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勇介紹,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其中,“一軸”為朝東南方向的遺址歷史格局主軸線,“一帶”為無定河谷綠洲景觀帶,“兩片”為公共管理服務片區、遺址及其環境展示片區,“三圈”為荒漠草原環境展示圈、外郭城遺址展示圈、宮城內城遺址展示圈。

  遺址博物館、考古工作站、精品民宿……在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裡,一座座嶄新的建筑展現著千年“統萬風華”,將這座故城的歷史、演變以及現狀向游人娓娓道來。

  探索

  沙漠“寶盒”中的千年歷史

  時光一躍千年,大夏政權的崢嶸歲月與赫連勃勃的豪情壯志早已煙消雲散,唯有這座白色城池,見証著曾經的輝煌。

  統萬城遺址地處人煙稀少的毛烏素沙地,它的蝶變之路離不開“后天努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研發緊跟熱點的文創產品、利用科技力量與古人“互動”……統萬城景區的每一次嘗試和突破,都在“喚醒”沉睡千年的歷史。

  6月6日,聽說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的消息,年近古稀的梁勝軍一大早就帶著老伴從內蒙古自治區來到這裡。

  在梁勝軍的記憶中,這裡常年風沙肆虐,隻能看到一面破敗不堪的城牆。如今卻變了!位於無定河南岸沙丘台塬上的統萬城遺址博物館,與千年滄桑的統萬城遺址隔岸深情相望……

  在統萬城遺址博物館中體驗多個互動體驗項目后,梁勝軍不禁感慨:“這裡發生了巨變!那麼多‘高科技’,讓統萬城‘活’了過來。”

  3D投影、VR互動、多媒體數字影廳……統萬城遺址博物館集文物展示、文化游歷、遺址保護、自然科普、學術交流等功能於一體,迎接著一批批研學游子和歷史文化愛好者。

  開園前夕,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靖邊縣紅墩界鎮175名小學生代表走進統萬城遺址博物館體驗“統萬城博物館研學課”。現場,孩子們親身體驗“考古發掘”,零距離感受考古的獨特魅力,當了一回“小小考古學家”。

  “游客在這裡不僅能體驗歷史遺跡的蒼涼壯美,還能與古人‘對話’,探索發生在統萬城的充滿神秘色彩的歷史故事,感悟華夏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榆林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策劃部副部長黃巧玲介紹,統萬城景區已經面向全球發布國際志願者和匈奴文物展品征集公告,並發布了4條主題旅游線路。

  漫步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星星房車營地、絲路駝鈴驛站、“胡笳十八拍”等文旅體驗項目讓游客目不暇接。黃巧玲告訴記者:“統萬城將不再‘孤獨’,它將煥發新的活力。”

  “接下來,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深化文旅融合、啟動旅游營地等文旅體驗項目建設,結合靖邊本地長城文化、紅色文化等,以農旅融合和文旅融合為主線,讓這座穿越千年而來的匈奴大夏故都綻放更加迷人的文化光彩。”靖邊縣縣長曹龍說。

  開園並不是終點,不滿足於“現狀”的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在積極申報國家5A級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將持續加強與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匯聚政企學研多方力量,進一步挖掘統萬城歷史文化內涵,推動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開發工作邁上新台階。”靖邊縣委書記李世書說。

  屹立在毛烏素沙地中的統萬城,繼續講述著“美麗的傳說”……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