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機縮比試驗機試飛成功

本報訊 (記者 呂揚)1月30日,記者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由西工大研制的翼身融合大型客機縮比試驗機試飛圓滿完成了預期的飛行計劃。這是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研究從概念研究到技術驗証的關鍵一步,是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研究的重要節點。
日前,在靖邊通用機場(無人機試驗測試中心),由西工大牽頭的國內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研究團隊進行了飛行試驗。作為系列關鍵設計技術飛行驗証的摸底試飛試驗,此次試驗進行了試驗機的起降、通場、規劃航線自主飛行等科目測試,順利完成了預期的飛行計劃。
翼身融合民機外形擁有寬扁的機身,極具流線感,機身和機翼之間過渡光滑,機艙位於微微鼓起的機身下方。這種機翼、機身融為一體的飛機,被稱為翼身融合飛機。
西工大民航學院張永杰教授說:“在全球空運需求持續增加、氣候變暖和國際能源危機的多重背景下,發展更為‘經濟、環保、舒適、安全’的綠色航空成為國際民航領域的共識。”目前,國際通用的傳統民航飛機,其空氣動力效率已幾近極限,飛機的油耗、噪聲、有害氣體排放等環保指標無法進一步降低。
為了推動民機技術變革,經過多年的探索,國際航空界發現這種機翼、機身高度融合的翼身融合民機具有氣動效率高、結構重量輕、裝載空間大、節能、環保等優點,是國際上下一代寬體客機發展的優先方向。
西北工業大學牽頭的國內翼身融合民機研究團隊匯集了國內航空院所、相關高校的優勢力量,是國內最早、國際上深入該領域研究的團隊之一。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團隊攻克了一系列關鍵設計技術,在飛機系列化發展、中央機體特殊結構、噪聲抑制等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國際上率先提出“后體加長翼身融合布局”新概念,突破了高速飛行與低速起降性能協調、客艙乘坐舒適性與應急疏散兼容、增升與配平能力匹配三個核心技術難題,形成了綜合性能國際領先的翼身融合民機技術概念方案。
目前,團隊已經在新能源翼身融合民機技術方面展開研究,已完成了氫能翼身融合民機概念方案初步設計。下一步,團隊將進一步驗証完善翼身融合民機總體綜合設計技術,並為電能/氫能動力翼身融合民機發展提供技術儲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1黃河壺口瀑布流凌冰挂高懸 春節氣氛…
- 2新春走基層 |大山深處的“鐵路夫妻…
- 3陝西省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
- 4西安:鐵路“小哥”夜檢動車組保春運…
- 5新春走基層︱秦嶺深處四等小站上的“…
- 6陝西省將公開考錄6360名公務員
- 7兔年新春:延安子長老薛迎來兩件高興事
- 8鏡頭裡的中國年——享美食 過大年
- 9西安地鐵客流強度連續6天居全國第一
- 10辦實事|秦嶺山區村民出行難 西安周…
- 11金延安滑雪場成為春節期間民眾游玩的…
- 12陝西子長市:文明實踐別樣紅 志願服…
- 13鐵路迎來春節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 14春節假期陝西全省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 15陝西:裝配式建筑領域迎來新突破
- 16春節假期陝西消費市場加速升溫
- 17陝西: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在新…
- 18趙剛主持召開陝西省政府第二次常務會議
- 19陝西“三支隊伍”總量增幅達628.…
- 20新春走基層|農技專家田間地頭開“良…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