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未來5年,陝西將整體邁向“深綠”

2022年12月06日08:48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未來5年,陝西將整體邁向“深綠”

本報訊 (記者 楊曉梅)12月5日,陝西舉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陝西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陝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黨雙忍,省林業局副局長劉保華介紹了新時代陝西林業發展成就以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深綠戰略、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陝西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切實履行興林草興生態的使命,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譜寫了生態空間綠色革命的新篇章。10年來,陝西國土綠化成效顯著,陝北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區域﹔秦嶺、黃河、長江“一山兩河”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秦嶺綠更加厚重﹔自然保護地體系成形,凸現兩大自然保護地群﹔野生動植物保護再上台階,實現了“朱鹮涅槃”的生態奇跡﹔生態空間安全防線更加牢固,風險災害降至低位﹔生態經濟全面發展,林麝、冬棗、花椒、核桃“林產四寶”產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構筑系統治理新體制,統籌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初步構建生態空間一體化治理新格局。

奮進新時代新征程,陝西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深綠戰略,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確立以增加生態產品、增強生態服務為主要任務,推動生態空間高質量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介紹,陝西深綠戰略的主要措施包括落實森林草原濕地休養生息政策,促進生態系統自然恢復﹔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風險管控能力,維護生態產品生產秩序﹔發展生態友好型經濟,拓寬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推進改革創新,激發生態產品發展活力﹔深入推行林長制,健全生態空間治理體系6個方面。

按照深綠戰略規劃,陝西將構建“一山、兩河、四區、五帶”生態空間治理格局。其中,“一山”指秦嶺﹔“兩河”指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四區”指陝北毛烏素沙地生態修復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關中平原生態協同發展區、秦巴水源涵養區﹔“五帶”指白於山區生態修復帶、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示范帶、關中北山綠色重建帶、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帶、漢江兩岸生態經濟走廊帶。

通過持之以恆實施深綠戰略,未來5年,陝西將在生態空間“由黃變綠”基礎上,推動北綠南美、整體邁向“深綠”,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6%,森林蓄積達到6.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60%,濕地保護率達到50%,治理沙化土地429萬畝,自然保護地面積佔國土面積10%以上,建成深綠色陝西。到2035年,陝西將推進“由綠向美”,全面建成具有陝西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面提升,碳匯能力明顯增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極大提升,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基本建成。到2050年,陝西將持續推進“由綠向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高效,生態產品更加多樣,生態服務更加豐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高質量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全面建成。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