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陝西: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郭詩夢
2022年09月09日08:42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陝西: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陣陣清風輕輕吹動白楊樹上的枝葉,窗明幾淨的教室裡不時傳來琅琅讀書聲,操場上孩子們你追我趕、嬉笑玩耍……初秋時節,綏德實驗中學處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去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座校園,與師生親切交流。

  “我們辦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全民族創造活力。”“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陝西教育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近年來,陝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教育強省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育更多棟梁之材。

  奮力譜寫立德樹人新時代新篇章

  9月1日下午,秋高氣爽。在綏德實驗中學教學樓,拾級而上,記者看到每一層的樓梯間都貼著革命英雄介紹和名人名言警句。

  在教學樓3樓的九年級(3)班,一堂生動的道德與法治課正在進行。

  “同學們,在新冠疫情嚴峻復雜的時期,你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了嗎?”郝娟娟老師問。

  “有一段時間我們居家不能外出,‘大白’每天穿著防護服,挨家挨戶為我們進行核酸採樣。”

  “有位老爺爺感染了新冠病毒,醫院免費為他醫治,直到他康復出院。”

  “在疫情管控的時候,我朋友居住地的政府為他們免費送菜。”

  ……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熱烈討論著。

  “是的,正如你們所說,黨和國家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與健康。疫情防控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得到了體現。你們長大以后,也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回報祖國母親。”郝娟娟說。

  “一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秉承‘厚德、提智、強體’的辦學理念,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每一名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綏德實驗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軍寧說。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陝西廣泛開展“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踐行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扎根西部、服務社會﹔

  成立陝西高校青年愛國奮斗宣講聯盟,開設“延安精神概論”“西遷精神”等精品課程,打造“紅星陝閃”等一批網絡思政育人品牌﹔

  建立陝西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建成西安交大西遷博物館、延安大學校史館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近年來,我省教育部門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體現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各方面,為省內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打牢基礎。

  開足馬力持續深化全省教育改革

  9月5日下午5時,鈴聲響起,綏德實驗中學的學生紛紛走出教室,開啟自己的“第二課堂”。

  “‘雙減’政策實施后,我們學校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課后服務,設立了藝術、體育、科技、非遺傳承等28個社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綏德實驗中學體藝處主任劉小剛介紹。

  “我從小就對羽毛球感興趣。我加入了羽毛球社團,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羽毛球專業知識。”八年級(5)班的王堯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天下午,我們會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一場比賽。”

  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2021年,我省掀起了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潮。在對傳統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省教育廳提出著力打造“三個課堂”:以“第一課堂”守好教學“主陣地”,利用“第二課堂”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學習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以“第三課堂”拓展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三個課堂”的提出,明確了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把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讓“雙減”政策在我省落地生根。

  目前,陝西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94.7%,教師直接參與率92.7%。全省共遴選聘用了9532名符合條件的社會專業人士參與學校課后服務,有效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接下來,全省會持續推動‘三個課堂’落地各中小學校,通過‘三個課堂’實現教師、教育管理者、社會知識提供者和學生互動交流、熏陶影響一體化,實現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實現對傳統意義課堂概念的深化和變革,構建陝西省基礎教育新生態。”省教育廳基教一處處長李臻介紹。

  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9月6日上午,一堂陝西名師線上課在綏德縣高級中學開講。

  線上講課的數學名師趙紅軍來自西安高新一中,綏德縣高級中學的學生在教室通過雲校智慧教育平台同步聽課。綏德縣高級中學數學老師李東亮作為線下教師,配合趙紅軍做好講、練、測、評等工作。李東亮說:“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享受西安名校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也讓我們教師自身業務能力得到提升。”

  綏德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劉正東介紹,通過與西安高新一中聯合搭建雲校智慧教育平台,縣上培養了一批縣域優秀骨干教師,實現與西安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成立了30個“名師+”共同體,切實提升縣域教育教學質量。

  陝西堅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階段優質均衡、高中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原則,通過擴大普惠資源供給,公辦和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同步錄取,推行“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專業化培訓和骨干體系建設等方式,推進區域內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

  陝西提前一年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評估驗收﹔公辦園和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均超過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2.65%﹔現有464所普通高中裡,標准化高中404所、示范高中102所,佔比分別達到87.07%和21.98%,優質高中分配到區域學校的招生指標不低於50%。“雙減”工作開展以來,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4413個,壓減率95.93%﹔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資金監管4609個,監管比例達到99.76%。

  征程萬裡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到2025年,陝西將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更均衡更有質量的教育,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高,全面推動新時代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建設,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走在中西部前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編:李志強、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