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助力戲曲煥發新生(深觀察)

越劇演員陳譽正在直播表演。
抖音供圖
越劇演員陳譽正在直播表演。
抖音供圖
京劇演員任思媛扮上花臉,准備直播。
抖音供圖
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潮劇、揚劇……如今,新媒體平台正興起一股戲曲風潮,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直播、短視頻、線上互動,與傳統的戲曲藝術重逢。在新媒體的助力下,戲曲開拓出一條新的傳播之路。
專業演員入駐直播
晚上8時30分,頭戴耳機的青年戲曲演員任思媛准時來到了自己的抖音直播間。她面容姣好,但扮演的卻不是常見的青衣、花旦,而是女性戲曲演員中頗為少見的淨行。一聲聲洪亮圓潤如洪鐘大呂的唱腔,引得直播間的觀眾在彈幕中紛紛喝彩。
任思媛主攻銅錘花臉,師從裘派傳人李長春先生,是小有名氣的青年演員。畢業於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的她,留校任教5年后攻讀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學位,此后進入大連京劇院,曾經做過大連京劇院公眾號的編輯,負責網絡宣傳、演出預告、演出回顧等內容推廣。這段經歷也培養了她對新媒體的敏感與興趣。
一開始,任思媛先剪輯、上傳自己的演出視頻。2020年5月,在粉絲的建議下她正式開通直播。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僅僅是“唱戲給喜歡的人聽”,因此隻演唱自己的本工唱段。但隨著與直播間觀眾互動的增加,她發現很多人會點其他行當的戲。為了滿足觀眾的需求,也為了更好地宣傳京劇,她決定將自己的直播分為兩部分:一個小時演唱花臉唱段,一個小時根據觀眾意願反串其他行當。她通過“一趕二”“一趕三”等方式,一人飾演多個行當、多個角色,一邊演唱一邊講解,讓觀眾不僅聽得到,還能聽得懂。
任思媛總是想方設法傳播京劇及其相關知識。她經常與其他主播“連麥”“PK”,吸引更多人對京劇產生興趣、愛上京劇。每次開嗓,她都會把戲唱足,絕不找任何借口偷工減料。如今她的賬號已擁有19萬粉絲,每天的直播總觀看人數都超過3萬,最多能達到10萬以上。
“我首先是一名京劇演員。”任思媛說,“舞台是我的根本,而直播是一種宣傳手段,這兩份工作都圍繞著我熱愛的京劇藝術。”在她看來,弘揚國粹、振興京劇是一名專業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網上直播,既可以弘揚京劇藝術,又可以服務廣大戲迷觀眾,同時還宣傳了大連京劇院、讓更多人走進線下劇場,對此她感到十分自豪。
緩解線下演出困難
隨著社會發展和文化生活多元化,傳統戲曲的發展面臨著不少困難。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也讓一些劇團的線下演出受到沖擊。
來自寧波的陳譽是一名越劇演員,曾在浙江省內的民營劇團工作。民營劇團的收入主要來自演出費,而疫情期間演出大大減少,不少民營劇團演員無奈轉行、離開了戲曲舞台。陳譽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直播。最開始她隻有幾十元錢的收入,但1個月后,直播的收入變得可觀。現在,她的抖音粉絲數量已超過20萬人。直播為她帶來的收入,已遠超她在劇團演戲的收入。
陳譽並不是個例。同為越劇演員的余玉嬋在網絡直播中獲得了收益,也收獲了自信﹔河南民間劇團“麥田鄉音”靠直播間的收入,養活了整個戲班,如今更是在網友支持下,由“家庭作坊”蛻變為囊括更多當地民間藝人的曲劇劇團﹔黃梅戲演員程程靠直播收入,給自己繳社保、學新戲、買更多的行頭,既維持了生計又精進了業務……
有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平台上,傳統文化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101%,其中曲藝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232%,平均每天開播3719場。網絡直播為相對小眾、線下演出受限較大的戲曲和地方劇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指出:“如今,利用短視頻、直播等新興媒介進行知識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已成規模,且頗具潛力。正如線下演出需要購買門票,觀眾在網絡上欣賞到精彩的演唱並予以付費,是對藝術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讓戲曲演員增加收入,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並調動其積極性,讓傳統戲曲更好地傳承下去。”
擴大戲迷受眾群體
如今,“國潮”“國風”的流行,體現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傳統的線下劇場相比,新媒體平台的受眾更為年輕化且用戶黏性更高。
在任思媛的直播間評論區,有不少年輕網友留言:“這姿態真美呀”“太有韻味了,要傳承下去”“不得不說太棒了!讓我這個不怎麼喜歡京劇的人都愛聽了”……在任思媛看來,作為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京劇的觀眾出現了斷層,而新媒體平台恰好補足了這一短板。通過直播和短視頻,觀眾手指一撥就能刷到京劇,進而由停留到欣賞、由欣賞到喜歡、由喜歡而走進劇場。“借助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大家能更便捷地欣賞到京劇,京劇能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任思媛堅信。
不久前,“蘇韻流長”——2022江蘇元宵京劇演唱會在線上演播,多位名家新秀紛紛上陣,帶來一場歡樂喜慶、精彩紛呈的京劇盛宴。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演出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其中不少是新入職江蘇省京劇院的“00后”京劇演員邊靖婷、楊淅的粉絲。
邊靖婷、楊淅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京劇表演專業,她們與幾個同學組成的“416女團”,用京劇聲腔翻唱古風歌曲,在抖音平台走紅,感染和帶動了大量同齡人,讓聽戲看戲成為年輕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說:“年輕人帶起了一股傳統戲曲熱潮,傳統戲曲也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柯軍認為,這些傳統戲曲的復興跡象代表著一種趨勢,促使大家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實踐。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陝西銅川市新增4例確診病例主要活動…
- 2陝西省衛健委提示:這20種疫情防控…
- 3陝西漢中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5例…
- 4陝西夜塬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石制品萬…
- 5用時11天,西安實現本次疫情社會面…
- 6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
- 7專家李滿祥解讀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
- 8寶雞劃定83個封控區19個管控區
- 93月13日陝西新增60例本土確診病…
- 10陝西省以下高速公路收費站封閉或限行
- 11人民建議|網友建議西安“一碼通”增…
- 12首發!中煤陝西公司大海則礦井鐵路專…
- 13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西安一新冠肺…
- 14西安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例 其中社…
- 15鞏固抗疫成果 堅持就是勝利
- 16抗“疫”再沖鋒!陝西移動全力筑牢疫…
- 173月15日陝西省新增28例本土確診…
- 18中國共產黨西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開幕
- 19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1860例 新…
- 20漢中:連續兩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