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粳米益氣養陰(中醫養生)
2022年01月14日09: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多吃粳米益氣養陰(中醫養生)
粳米是稻米中谷粒較短圓、黏性較強、脹性小的品種,全國各地均產。五谷之中,粳米食用最多最廣。稻是單子葉植物,其種子分胚乳和胚(包括子葉、胚芽、胚根、胚軸)兩部分,但實質上主要食用部分是胚乳。粳米飯質黏而不糯,黏度較糯稻小,但比籼米強。
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粳米在我國種植地有南北之分,產地有水旱之異,生長成熟時期有早中晚之別,所以粳米的寒熱之性和歸經可能稍異。如南方夏產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秋冬所產之粳亦稟天氣之寒涼而入肺。
粳米作為主食,常煮熟做成飯粥之類,所以應用時有生熟之別。比如粳米生用可能偏於涼,但煮熟為飯則偏溫。但總體上,粳米在五谷中屬味甘,所以性平或偏溫為主,經炒后則其性更溫。
粳米為益氣養陰佳品。其秉中正平和之氣,得土之氣厚,故為脾之谷。其味甘能補,氣香醒脾,能補后天脾胃之氣。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補肺氣。
粳米的米質居糯米與籼米之間,用粳米做出的飯,氣微香,味甘,質黏而不糯,柔軟度和黏度適中,柔潤而不油滑,煮粥含汁液甚濃,所以既能補后天脾胃之氣,又能益肺胃之陰,養肺胃之陰而無戀邪之弊,滋肺胃之液而無滑腸之虞。常用於嘔吐、瀉痢或溫熱病所致的脾胃陰傷、胃氣不足、口干渴等。
粳米可入藥,也可單用,還可配伍藥物使用﹔既可生用,也可熟用。如取粳米益氣健脾之功,還常將粳米炒黃用,因經炒后粳米黏性大減而香氣增,故補陰之力減而益氣健脾之功增強。如治嬰兒吐奶証屬脾胃虛弱者,用粳米炒焦,水煎服汁。
總而言之,粳米因得天地中和之氣,其性平和,色白、味甘、氣香,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補先天腎精之氣,還能養陰滋液,所以在五谷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成為不可或缺的主食。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14日 第 19 版)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家人確診,4歲的樂樂多了兩位“大白…
- 2權威發布:國家衛健委專家解讀西安疫情
- 3目光所及是生命 心之所向是使命
- 4西安市5個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 5放心,我們一直都在!
- 6西安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989…
- 7西安通報“孕婦在高新醫院門口等待2…
- 8西安處理“孕婦流產”事件相關責任人…
- 9守初心擔使命 戰“疫”一線黨旗飄
- 10為生命而戰!
- 11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9…
- 1211號公寓的戰“疫”故事
- 13夜以繼日,點燃生命之火
- 14西安市已基本阻斷社區層面的傳播
- 1513車抗疫物資!安徽靈璧千裡馳援西…
- 16西安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04例…
- 17咸陽職業技術學院推出抗疫短視頻《我…
- 18西安網警:“800多人拉到定邊沙漠…
- 19西安大興醫院:多項舉措全力保障孕產…
- 20退役的兵,重返戰場一線抗疫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