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來自親人的“問候”

——記三秦兒女堅守“疫”線 聚力抗“疫”

王晴垣 孫挺 白鴿
2022年01月12日10:12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張興華捐贈視頻(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作為疫情防控重點的西安各大高校,師生的安全健康、吃穿住行更是牽動著各級政府和眾多愛心企業的心。

據了解,陝西省安康市鎮坪縣的張興華,個人購買了4000余斤農家鮮肉,聘請廚師10余人,三天內趕制了鎮坪特色粉蒸肉4560份,訂做了15000個饅頭,定向捐助給西北政法大學。禮輕情意重,他希望疫情期間,師生們能夠吃上鎮坪的特色食品。

面對重大的疫情考驗,三秦兒女毫無怨言。連日來,無數醫務人員、基層干部群眾、公安民警和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戰風雪,斗嚴寒,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牆,用自己的行動溫暖著西安的每一個角落。

許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也紛紛向西安慷慨解囊,踴躍捐贈,奉獻愛心,以實際行動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抗擊疫情履行了社會責任和擔當,做出了表率。

臨時黨支部 充當保障民生主力軍

“張師傅,你要的物資已經買到了,等會兒我敲門提醒你,就放你門外,你注意查收!”2022年1月8日下午3點,蓮湖區土門街道惠民北坊社區的志願者紛紛聯系居民,發出溫馨的配送提醒,緊接著,該小區臨時黨支部的下沉干部和志願者們拎著一包包標注著樓號的物資挨家挨戶配送。

“臨時黨支部真是我們的及時雨,工作人員冒著風險為我們採購,還送上門,我們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非常感謝他們。”居民王女士說,有了這些日常物資保障,大家一定跟黨走、聽黨話,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蓮湖區棗園街道物資保障組工作人員收到捐贈的抗疫物資。蓮湖區區委組織部供圖

疫情發生以來,西安市蓮湖區迅速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廣泛參與到社區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和秩序維護、人員流調、物資配送、人員轉運、值守管控、扶老助弱等工作中。

為配合社區高效有序地做好核酸檢測工作,各支部下沉黨員干部紛紛化身暖心“大白”,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採樣掃碼和信息錄入工作。努力維護核酸採樣現場秩序,引導群眾遵守“一米線”間隔,有序排隊,全力保障社區居民核酸採樣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棗園街道物資保障組僅有4名工作人員,他們卻承擔了全轄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1700名防疫人員的物資採購和發放保障以及人員各類生活保障等工作,他們時刻保持待命狀態,每天睡眠不足3小時,凌晨4點不到就要起來為當天的物資配發、人員餐飲等做准備。他們心中就一個信念:寧可自己倒下,一定要把街道社區自己的人保障好。

下沉黨員開車送居民去醫院產檢。蓮湖區區委組織部供圖

下沉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崗位、盡心盡力,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初心使命,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城管藍”化身“守護白”

“我至今還記得,當我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時,整個人都泡在防護服內汗水裡的感覺。”張逸菲說,其實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未央區城管局綜合執法科干部張逸菲、薛珊下沉康城社區參與防疫工作。未央區區委宣傳部供圖

“守好抗疫期間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未央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保供專班辦公室副主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瀟介紹說,為確保市場安全運行,未央區在三大農貿市場專門設置了核酸採樣點,對3000名從業人員進行24小時核酸採樣。同時嚴格執行“4+4”防控措施,即每天市場進行4次以上整體消殺,進入市場嚴格落實掃碼測溫、佩戴N95口罩、佩戴橡膠手套、一米線等管控措施,力保市場安全。

物資的分發是連接政府與民眾的橋梁。為了讓轄區居民居家隔離期間也能吃上新鮮蔬菜,未央區“藍橙綠”配送小分隊隊員們一個社區挨著一個社區,一個小區挨著一個小區,將新鮮的蔬菜,水果送到居民手中。

人人都是防疫員,個個都是戰斗員。未央區城管局綜合執法科干部薛珊將兩個孩子托付給父母,夫妻倆在各自防疫崗位上堅守﹔劉勝霞家屬受傷還躺在病床上,讓停課的女兒獨自照看,自己主動請纓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施娟輝把孩子一人留在家中上網課,自己和愛人各自奮斗在抗擊疫情一線。

守望相助 20噸愛心蔬菜連夜馳援西安

“這新鮮的大白菜比我平時買的都要好,謝謝你們在新年的第一天,疫情防控緊張的時刻,為我們送來了愛心蔬菜,幫助我們渡過難關。”80歲的獨居老人張大娘感動地說。

西安市灞橋區80歲的獨居老人張大娘接收捐贈。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2022年1月1日,由“全國退役軍人模范單位”陝西容廈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王友民捐贈的20噸愛心蔬菜,從渭南市出發來到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街道辦和席王街道,優先送給了老舊三無小區、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較多的小區。

王友民從網上看到大量西安市民買菜難、生活物資緊張的信息。他當即想到,“大家都在支持抗疫工作,我有責任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更多居民安心居家,希望西安市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於是他計劃採購一批蔬菜送往西安市,助力疫情防控。

王友民捐贈的20噸愛心蔬菜。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老板,你這還有什麼品類的新鮮蔬菜,怎麼賣……”王友民在渭南市蔬菜批發市場詢問一圈后發現,市場售賣的蔬菜存量最多是白菜和甘藍,價格便宜,且隻要8毛錢。他說,“一定要把新鮮且優質的蔬菜送到西安市民家中,讓大家吃得健康吃得舒服。”

與蔬菜基地溝通協商后,2021年12月31日,王友民組織員工在渭南市臨渭區官邸鎮蔬菜基地進行採摘。得知是給西安捐贈蔬菜,趙輝和周邊村民自發過來幫忙。從早晨開始挖菜、分揀、包裝……村民們干得熱火朝天,忙碌的現場還不忘齊喊“西安加油”,直至晚上12點,將2000余袋“愛心蔬菜”打包分裝完成。

下沉干部、社區防疫工作人員以及退役軍人志願者開展了“蔬菜派送”服務。西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我們來給您送蔬菜了……”當日中午,下沉干部、社區防疫工作人員以及退役軍人志願者開展了“蔬菜派送”服務,向2個街道17個包抓村、小區的5000多戶居民送上愛心蔬菜。對行動不便、居家隔離的人員,下沉干部採取“送菜上門”方式,把分裝好的一箱箱沉甸甸的“愛心蔬菜”送到了市民家裡。運送車輛在灞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護送下,安全返回渭南市。

銀橋乳業 千方百計送來營養和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2年1月1日,西安銀橋乳業集團通過陝西省紅十字會向奮戰在西安市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者捐贈價值510萬元產品。

風雨中的堅守感動著每一個人,銀橋乳業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為西安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捐贈証書。陝西省紅十字會供圖

據了解,為確保省市人民群眾優質健康營養乳制品的充足供應,銀橋乳業發揮堅定的責任擔當和強有力的應急能力,堅持“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兩手抓,兩手硬。在充分保証企業生產和員工安全的前提下,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各個關鍵環節、關鍵崗位平穩有序。同時,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暢通上下游,非常時期盡最大努力打通運輸各個環節和網點。

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捐贈物資。陝西省紅十字會供圖

截止到2022年1月2日上午,這些愛心抗疫物資已全部被送到西安市胸科醫院、西北婦女兒童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陝西師范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新大隊等地一線工作人員手中,為他們提供了一份營養和健康保障。

高陵1.6萬人“疫”線值守共克時艱

2021年12月23日,西安市實施封閉式管理措施,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高陵區1.6萬余名黨員干部、志願者聞“疫”而動,第一時間下沉到全區86個行政村、741個村民小組,29個社區、251個小區,參與全員核酸檢測、卡點值守、宣傳動員等工作。

他們中有跛著腳堅守一線的退伍軍人,有為社區籌措物資的機關干部,有臨近退休的老黨員……一面面鮮紅的黨旗、一個個堅固的卡點迅速匯聚成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抗疫力量。

“請大家戴好口罩,注意保持一米間距。”“您好,不用著急,請在這邊有序排隊。”“大爺,這裡有凳子,您坐著等吧!”這是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干部馬元社下沉銀王村協助核酸檢測說得最多的幾句話,雖然工作流程不斷重復,但大家堅持用熱情的服務和耐心的解答,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肯定,保証了樣本採集工作安全、順暢、有序。

高陵區黨員志願者們在做群眾信息排查工作。高陵區委網信辦供圖

2021年12月24日上午,西安市封閉管理的第二天,遠在桂林工作的三原縣李某打來求助電話,稱其母親滯留在高陵嘉民物流園,因腎病透析感染急需進口抗生素。高陵區物流專班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經收包裹、消毒提貨,下午將藥品送到高陵與三原交界隔離帶上。

李某的妹妹向著高陵方向深深鞠躬,“非常感謝高陵區委區政府,感謝高陵物流專班的同志,有了你們的火速幫助,我母親的救命藥才能這麼快拿到手中!”

“今天需購氣家庭氣卡已經集齊,我去買氣。”“四組老馮家裡沒有面了,我去送。”……

2022年1月6日,高陵區姬家街道楊官寨村應急救助中心剛剛“上線”,就變得“炙手可熱”,成為了全村群眾的“心頭好”。

據了解,楊官寨村流動人口多達8000余人。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織密織牢基層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同時做好流動人員物資保供和應急救助,成為當務之急。該村在原有聯防聯保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及時成立了應急救助中心,充分發揮對村組“人、地、事、物、情”熟悉的優勢,借助“網格化+戶聯防”基層治理模式,由網格長、戶長對網格內住戶、外來人員進行排摸、核查、登記,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打通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裡”,實現了“防疫政策+民生救助”一鍵直達。

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陵區黨員絕不后退,時刻保持“站在前,走在前,干在前”的先鋒姿態,以“主動請纓”的擔當作為,以“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舍我其誰精神,主動向黨組織“要崗位”,自發融入大局、主動加入行動,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 演繹平凡感人的故事

西安高新區的志願者隊伍中,既有業主,也有在外的租戶,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的20歲出頭,就是這樣一群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經歷不同的人,因為疫情和滿腔熱血,擰成一股繩、聚成一股力,奔走在為群眾服務的路上,風雨無阻、晝夜無歇。

“必須表揚西新社區,防疫工作、生活物資保障都十分到位,昨晚那麼晚還在給住戶發菜。”“感謝志願者們,你們的辛苦付出,讓小區更加安定安寧。”……在西安高新區細柳街道西新社區微信群裡,每天都被這些來自居民群眾的夸贊“刷屏”。

“我是老黨員,我也想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近日,在西安高新區九峰鎮的防疫一線,轄區魏家庄老黨員陳偉為防疫人員送來自己籌集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時,主動向九峰鎮相關領導請戰,要求加入防疫隊伍,為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高新區志願者們在運送抗疫物資。高新區委網信辦供圖

志願者劉琳是志願者隊伍中的會計,熱情外向,在這次志願服務過程中,她更是巾幗不讓須眉,事事爭先、處處帶頭﹔志願者王冬是西新村的居民,從疫情開始,他就一直認真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負擔起了為4號樓西新村村民送菜入戶的工作……

核酸檢測、幫忙買藥、跑腿送飯…… 疫情期間,社區的老人們有了一群新“家人”。

疫情防控期間,獨居老人的吃飯、用藥等日常生活問題不免讓人擔憂。連日來,西安高新區疫情防控專班工作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老人、孕婦等特殊人群身上,積極幫他們聯系藥店統一購藥,安排專人上門送飯,確保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現今,西安疫情防控形勢正逐步好轉,這是西安所有防疫人員與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冬已至,春不遠,疫情當前,有人逆行,有人堅守,這些基層防疫人員,他們雖都是普通人,但在特殊時期,他們更是“平凡英雄”。

一份付出,傳遞一份感動;一份愛心,傳遞一份溫暖。疫情雖然未結束,但三秦兒女眾志成城,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來,撐起了防疫工作后方一片天。

新年的陽光終將穿過陰霾,照亮嶄新的前路,待到東風拂翠濃,再賞長安好春光! 

(責編:孫挺、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