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美麗陝西

“重霧霾天越來越少了”

——陝西深層次治理大氣污染掃描

本報記者 蘇怡
2021年11月23日09:04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霧霾天越來越少了”

日前,一輛渣土車行駛在中建八局科研中心項目工地霧化噴淋系統旁。 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前些年花1萬元搶購了兩台空氣淨化器,一到霧霾天就打開,光濾芯就換了好幾個。這兩年,重霧霾天越來越少了,空氣淨化器用的次數也少了。”談起空氣質量的改善,西安市民羅阿姨感慨地說。

  由於地理因素,每逢秋冬季,我省關中地區城市深受霧霾之苦。近兩年,細心的人們卻發現,霧霾越來越少了,藍天越來越多,空氣質量持續變好。

  對此,陝西省大氣環境辦公室主任冀武表示,這些年,我省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實踐中,摸索出了“科學、精准、依法”的治霾方法,取得了不錯的防治效果。

  把大氣污染防治擺在突出位置,在一系列鐵腕治霾的舉措下,全省空氣質量改善明顯。2020年,10個國考城市PM2.5濃度平均較2015年下降15%,優良天數達295.3天,創近年最好水平。

  如今,在“雙碳”目標推動下,一場更大范圍、深層次的污染防治正在展開。

  預警監測 治霾更加科學精准

  11月19日9時58分08秒,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內,煙火監控系統發出警報,系統顯示在閻良區武屯街道108省道發現火情﹔9時59分28秒,市級監控中心下發了處理任務﹔接到任務的網格員付四九立即趕往現場查看,原來是三合村西組村民在家做飯所致。隨即,付四九發回任務處理書和現場照片。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僅用時55分15秒。”西安市智慧環保綜合指揮中心工程師馬宇丹說,系統第一時間發現火情鎖定目標經緯度,通過手機短信和APP軟件及時將火點報警信息推送給各級專職網格員。

  利用信息化手段,大氣污染防治正變得更加科學精准。目前,西安市的每一個街道、鄉鎮、園區都設立了國標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一旦監測站點的空氣質量指數出現異常,系統就會報警,並生成管控建議,然后再通過指揮調度平台將報警信息及管控建議指派給工作人員。

  11月16日19時,西安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信息,從11月17日18時起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緊接著,咸陽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同時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

  “預測預報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通常,預警信息提前一天發布,這樣便於各部門和企業等採取減排措施。如果發生重污染天氣,再實行減排措施就效果甚微。”西安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組組長李濤說,由於大氣的流動性,區域聯防聯控十分重要。此次,西安和咸陽同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實現了區域聯防聯控。

  在關中地區聯防聯控的基礎上,近年來,我省積極拓展汾渭平原三省協作機制。今年十四運會保障期間,我省協調生態環境部和山西、河南兩省,成功應對兩輪輕度大氣污染過程,實現污染天氣應對的同向發力、協同治理,賽期優良天數比例達99.4%,其中優天數佔比高達76%。

  “當前,污染呈現局部、短時等特征,因此在治理上要更加精准。”李濤說,從預警信息發布看,重污染天氣、重污染程度兩項指標都在降低,這從側面反映出近年來空氣質量持續好轉。現在,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僅讓預警監測更加精准,還減少了資源浪費,提高了效率。

  環保改造 企業“亮”出新名片

  地處黃河岸邊的陝鋼集團龍鋼公司把環保工作上升到企業生死存亡的高度,近年來累計投入40億元用於環保設備升級改造,在實現自身綠色發展同時“亮”出了新名片。

  11月18日,在龍鋼公司生產指揮控制中心總調度室,調度長劉勛正在查看治污設備運行情況。“長流程鋼鐵的燒結環節是大氣污染物產生的主要環節。公司專門設置了26套國控污染源點、11套市控污染源點在線監測,實時監控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通過黃、橙、紅三種顏色進行排放預警。”劉勛說,通過環保監測數據管理系統,可以看到煙塵、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實時動態。從顯示可見,龍鋼公司的大氣污染物均實現超低排放。

  作為傳統高能耗企業,龍鋼公司瞄准環保績效A級目標,自2018年開始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料場封閉、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提升改造、煉鋼三次除塵、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平台、機動車智能門禁系統等環保項目相繼“上馬”。

  “現在大氣排放量較2015年減排三分之二,企業產生的污水全部實現回收循環利用,達到零排放。”龍鋼公司環保辦主任說,下一步,市區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將直接引至龍鋼,完全滿足企業生產需要。

  2020年,龍鋼公司大氣污染物穩定達到超低排放標准,二氧化硫減排率59.1%,氮氧化物減排率46.4%,被評為4A級鋼鐵旅游景區。2021年7月,龍鋼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在中鋼協網站進行公示,成為省內唯一一家公示的單位。

  這樣的變化不止在龍鋼公司。為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近年來,我省針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重點減排,對鋼鐵、水泥等行業實行超低排放改造。同時,我省重點對39個行業企業實行績效分級,根據排放情況分類,績效高的企業發生重污染天氣時正常生產,績效差的企業限排限產。

  作為陝西省鑄造行業A級標杆企業之一,精明(西安)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運行並未受到重污染天氣影響。精明(西安)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彭宗城說:“去年公司達到A級企業,重污染天氣期間採取自主減排措施,較2019年同期停限產影響天數產值增加了近1000萬元。”

  綠色轉型 帶動深層次污染防治

  “今年供暖提前了,暖氣還很足,孩子能光腳在地板上來回跑。”家住咸陽市外灘一號小區的王阿姨說,小區供暖採用的是中深層地熱能供熱,節能又環保。

  提前15天,中國石化新星地熱陝西公司咸陽外灘一號、寶石佳苑等小區換熱站閥門開啟,1800余戶居民於11月1日就享受到了地熱能清潔供暖。

  中國石化新星地熱陝西公司負責人劉斌說:“我們加強設備管網巡查,根據天氣情況加大平衡調節,及時為廣大用戶提供24小時供熱服務,最大限度發揮地熱能獨特優勢,保証足量供應、運行穩定。”

  作為我國最大的中深層地熱能開發企業,中國石化新星地熱公司在陝西已建成150多個供熱制冷項目,主要分布於咸陽、西安、西咸新區、渭南、寶雞等地。“陝西地熱資源豐富,尤其是關中盆地中深層地熱資源屬中低溫地熱資源,資源儲量非常巨大。”劉斌說,地熱能是清潔能源,利用好地熱能是當前調整能源產業結構、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根據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化集團的地熱開發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石化計劃未來5年在陝西新增供暖能力3000萬平方米—5000萬平方米,未來至少有60萬戶居民享受到地熱能供暖。

  近年來,陝西著力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全省累計拆改燃煤鍋爐0.56萬台,實施天然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0.6萬台,關中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淘汰,天然氣鍋爐基本實現低氮排放﹔累計完成散煤治理320萬余戶,淘汰高排放老舊車15.3萬余輛。

  今年前10月,全省國考10個市PM2.5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經預測,今年全省PM2.5濃度可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持久戰,必須久久為功。“進入秋冬季,也進入了重污染天氣多發季節。‘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張金東表示,今年我省強化三大結構調整,通過控制“兩高”項目、淘汰落后產能,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通過拆改小鍋爐、推行清潔取暖,把污染物排放量降下來﹔推行“公轉鐵”,大宗貨物用鐵路運輸,推廣新能源汽車,淘汰國四以下標准的汽車等,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堅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編:孫挺、王晴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