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緊急轉移避險122萬人次!陝西全力防汛抗災保民生

記者 龔仕建 吳超
2021年10月14日16:00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10月13日,大荔縣朝邑生產圍堤趙渡樂合段成功合龍。李鑫攝

10月13日16時35分,伴隨著運輸車輛、大型機器轟鳴的轟鳴聲,經過全體搶險人員23小時連續奮戰、合力攻堅,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洛河樂合段決口成功合龍。

入秋以來,大荔縣連續5次強降雨,累計降雨量681.0毫米。10月9日上午8時左右,由於洛河下游長時間高水位運行,大荔縣趙渡鎮樂合村朝邑生產圍堤發生漫堤。

10月9日上午8時左右,大荔縣趙渡鎮樂和村朝邑生產圍堤發生漫堤,致使轄區10個行政村,1.8萬余名群眾緊急撤離。大荔縣委宣傳部供圖

面對突如其來的險情,大荔縣4000余名黨員干部立即帶領群眾對黃渭洛三河險工段、地質災害隱患點、病險水庫展開拉網式隱患排查,建立了氣象、應急、水務、河務、住建、自然資源等單位參與的雨情、汛情、險情應急會商聯合反應機制,截至10月12日,緊急撤離安置25126人,群眾吃住、學生上課、醫療保障、食品檢測、防疫消殺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當中。

今年以來,陝西省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較常年偏多334.2毫米,排1961年以來第一位。黃河、渭河先后3次出現編號洪水。截至目前,降雨和洪澇災害已致陝西省104個縣區813.54萬人次受災,緊急轉移避險122.16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958.2千公頃,倒塌和損壞房屋4.67萬間。

對此,陝西省建立了防災避險轉移工作機制,陝西省防總先后啟動4次防汛應急響應,市縣鄉級共啟動931次防汛應急響應﹔對各市縣實行常態化調度機制,點對點電話調度暴雨區的重點縣區,督導強雨區嚴格落實暴雨洪水防范措施。

科學預警預判 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安康鎮坪縣下新街各方志願者清淤。

轟隆隆......10月6日13時,陝西漢中略陽縣黑河鎮大黃院村委會后發生山體滑坡。慶幸的是,當地鎮村干部早早做了科學預警,提前對周邊群眾進行了安全撤離,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兩年我一直盯著這個山。今年汛期雨水多,我就發現它不對勁,掉落石頭的頻率特別高,我就每天盯死它,因為這安置點住了很多群眾,絕不能有閃失!”趙剛是大黃院村的監委會主任,也是村上的地質災害監測員。汛期就是他肩上擔子最重的時候。

“這座山很重要!”趙剛指著距離山體幾十米的前方說,“這就是大黃院村委會和安置點,這個安置點涉及到6個村150戶500余村民,如果這座山出現大范圍的山體滑坡,又不能及時帶領群眾撤離,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安康消防官兵參與清淤工作。

做足預警工作,群眾就能少一些人身安全和財產損失。日前,陝西安康旬陽市城關鎮李家台村四組附近發生了一次山體滑坡,導致一棟四層居民樓坍塌。因樓內住戶已提前撤離,坍塌未造成人員傷亡。

“要不是鎮村干部提前24小時監測,科學預警,提前撤離,那就不僅僅是財產損失了,而是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一位住戶感慨道。

像這樣的科學預警,規避災難的故事,在旬陽市抗洪搶險中比比皆是。據城關鎮小河北村村支書張春祥介紹,當地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志願者作用,先把涉險群眾定好網格,實現“人盯人”。對於租戶,實現“戶盯人”﹔對於重點區域,干部帶著黨員親自上。

“每次撤離,我隻給他們十分鐘時間。我先用喇叭吼,緊湊地喊,讓群眾覺得事態的嚴重,再使用強制手段強制撤離。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我寧願聽到罵聲,不願聽到哭聲。”張春祥堅定地說道。

受降雨影響,近期陝西省境內共有25條河流30站出現洪峰43次,其中有7條河流7站出現超警戒洪峰12次。為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進入汛期后,陝西多地早早進入備戰狀態。

連日來,陝西多地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汛期巡查頻次,集中力量開展“拉網式”排查,並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確保突發險情早發現早處置。為了解決山區、水邊及偏遠地區“最后一公裡”的預警與響應銜接,陝西省下發了《關於建立防災避險人員轉移工作機制的意見》,建立了系統的防災避險人員轉移工作機制,從預警發布、啟動響應、人員轉移安置等方面細化各項措施。

及時撤離 防汛一線筑“紅色堤壩”

救援人員在洛南縣保安鎮轉移被困群眾 吳棟拍攝

“我身體不好,不想走,也實在走不動了。”一位77歲的老人因行動不便,撤離時停了下來,陝西商洛楊斜鎮楊斜村黨支部副書記徐肖一邊攙扶老人繼續前行一邊耐心勸說。

剛走出5米,一棵碗口粗的核桃樹轟然倒下,就倒在她們剛剛路過的地方。“太險了!要被砸到后果不堪設想。”一位目睹情況的村民說道。經此危機,大家行動更迅速了,僅3小時,該村組所有受災群眾均安全抵達了安置點。“搶險救災的工作就是有點‘險’,楊斜村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村裡老人居多,隻要他們都能安全撤離就好,大家安全了,我們也就放心了。”談及防汛險情時徐肖這樣講道。

連日來,陝西普降大雨,多地河水暴漲,極易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防汛壓力一度驟增。

在商洛市鎮安縣回龍鎮萬壽村孔家台,34歲的第一書記王珽在挨家挨戶做讓群眾撤離的思想工作,幫群眾分析利害關系。“慢慢走,看仔細點!”9月26日凌晨2時,萬壽村孔家台還不時閃爍著點點燈光。6個多小時,他用自己的車來回運輸了9趟,把21戶65人全部撤離到避災點。

“王珽這娃看著年紀輕輕的,但說話實在、辦事牢靠,他讓我們撤離,咱們放心,該積極配合。”老人李德佑豎起大拇指肯定道。

在撤離居民過程中,陝西延安寶塔區萬花山鎮的一戶人家,將一張寫有“全家已撤離,請黨放心”的紙條貼在門上,讓日夜奮戰在防汛抗災一線的干部們心頭一暖。

漢中市南鄭區漢山街道辦事處漢坪村發生地質災害后,700多名群眾被迅速安全轉移、集中安置。圖為安置點上志願者們正在給受災群眾打早飯。趙菁攝

“防汛最關鍵和最難的就是撤離群眾,在轉移群眾過程中,部分村民認為房屋距離河道較遠,不願撤離,每當遇見這種情況干部們就拿著上游河道實時圖片,耐心勸說大家撤離。再說不通,我們的干部就背起這些老人小孩撤離,總之必須保障人身安全。”漢中市略陽縣黑河鎮大黃院村村支書李習剛在安全護送村民轉移后,與由村“兩委”委員、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組成的村“四支力量”又堅守在因暴雨造成的山體滑坡點附近進行警戒,嚴防人員靠近。

因普降大到暴雨,截至10月5日8時,漢中市共撤離8911戶21062人,關閉山岳型和涉水景區26處。寧強、略陽、留壩不同程度受災,道路交通、電力通訊、人飲工程等基礎設施受損。對此,漢中市制定了“四邊三撤”防汛避災工作制度,緊盯山邊、水邊、壩邊、易發生危險的自然災害點邊的涉險群眾,提出了發布暴雨預警后“快撤、立即撤、應撤盡撤”的撤離避險要求。撤離群眾的房門,由撤離責任人和群眾各上一把鎖,群眾要返回入住,須征得撤離責任人同意,這“兩把鎖”,一方面鎖定群眾的安心,另一把鎖鎖定了撤離責任人的放心。

一場汛情就是一次考驗,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汛情以來,陝西各地的萬余名黨員干部迅速返崗,徹夜奮戰在救災一線。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以實際行動為百姓安全度汛筑起一道道“紅色堤壩”,最大程度減少了各種損失,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強有力的指揮調度下,此次陝西受災較為嚴重的大荔縣沿洛河的“九鎮一場”迅速反應,快速組織生產人員清灘和受困群眾轉移安置。據最新統計,此次水患已造成大荔縣趙渡鎮13個行政村及省農墾朝邑農場、蘭空基地約17.5萬畝農田被淹,緊急撤離安置25126人,其中對口集中安置2205人,投親靠友等分散安置22921人。

吃喝不愁還有學上 轉移安置點溫馨如家

消防救援人員在洛南縣保安鎮轉移被困群眾。吳棟拍攝

“水通了!水過來了!”看著最后一處飲水工程通了水,退役消防員劉二龍和兩位村民很是激動。“他們自告奮勇的要讓受災的群眾吃上水,4天搶修7處飲水工程,現在全村人又吃上了自來水。”安康市石泉縣城關鎮新民村黨支部書記方先蘭興奮地說。

9月26日以來,安康市再次遭遇強降雨洪澇災害,各縣(市、區)、各行業部門堅持一手抓抗洪救災,一手抓災后重建。目前,安康市搶收受災農作物8.71萬畝,完成干線公路災后重建投資1646萬元。同時,按照“1+N”模式,印發《安康市災后重建工作總體方案》和安置救助、地災風險隱患排查、交通運輸、水利設施、房屋災后重建、農業生產恢復等10個專項方案,形成“1+10”的災后重建工作方案體系。全面推進災后重建,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大家小心路滑,帶好隨身物品。”10月5日漢山街道辦事處漢坪村發生地質災害,隨后兩日,794名受災群眾被安全轉移,沒有發生人員傷亡。在轉移現場,隨處可見辦村干部在有序組織村民進行撤離,幫助村民收拾行李,安排車輛進行人員撤離,統一安排到臨近相對安全寬敞的白家灣村部內。

“按照‘四邊三撤’的要求,我們把涉險群眾統一安置到村上集中安置點來,提供食宿,安排專人做飯,保障大家的生活需求,紅燒肉、炸醬面……不但要吃飽還要吃好。”白家灣村支書曾榮告訴記者,為做好轉移安置群眾思想穩定和生活保障,心理服務專家會及時跟受災轉移群眾進行溝通交流,緩解群眾焦慮,讓他們安心在這裡度過災情。同時,村上還聯系電影隊為受災群眾播放電影,豐富撤離安置群眾生活。

在大荔縣朝邑鎮廣濟村村史館災民集中安置點上,趙渡鎮新建村的十幾位村民正在休息、聊天、下象棋娛樂。村民們還收到了剛剛出鍋的姜湯,“覺得很溫暖。”

安置點門口的廣場上,廣濟村的10多位村民自發前來給安置點的村民做飯,“早上燴菜,下午是米飯,”廣濟村74歲的村民馬愛琴說,他們村和趙渡相隔幾十公裡,知道趙渡遭災后,大家都想著能幫忙做點什麼,“我去不了一線,幫忙摘菜做飯總是可以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

9月28日,旬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二號令,當地干部組織群眾有序撤離。李宏飛攝

為確保安置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房住、有信號、有學上、有醫治,大荔縣建立了撤離安置群眾縣級部門包聯安置點機制,集中提供醫療衛生、餐飲等保障服務。

另據大荔縣教育局介紹,受此次洪澇災害影響無法返校上課的趙渡鎮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平民小學、雨林小學約800余名學生,已有300余名採取分散就學的方式正常上學開課,食宿也都保障到位。其余學生將採取集中和分散入學兩種方式盡快解決入學上課。

對於按照避險指令轉移的群眾,陝西省在《關於建立防災避險人員轉移工作機制的意見》中作了規定,要求參照自然災害受災群眾發放補助,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要,避免群眾“擅自回流、穩不住”的問題。各市縣根據實際受災和困難程度,確定補助對象和補助標准,發放一次性補助或過渡性生活救助,確保受災安置群眾有安全住所、有飯吃、有衣物、有干淨水喝、有病能及時醫治的“五有”要求。 

(責編:麥文雄、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