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村裡有了“人才庫”,致富不愁了!

2021年09月17日15:23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日頭高照,時令已快到中秋。望著200畝的紅薯地裡一扑棱一扑棱的油亮的葉子,樊兆祥甭提有多高興了,“今年又是個好收成,這兩天就找老鄉幫忙挖,這些紅薯都有了主,要做禮品!花椒也在收了!”

今年45歲的樊兆祥,是陝西三原縣大盤村的村民,也是十裡八鄉人都知道的“能人”,“種地”的年收入超過50萬。樊兆祥是返鄉發展的農民工,也是當地“田間學校”上學出來有証書的高級職業農民,他一邊種地,一邊讀書聽課學習,把祖輩留下的傳統身份,變成了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

三原縣大盤村百畝花椒挂果,農民喜獲豐收。供圖單位 三原縣委組織部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陝西三原縣以“農民”為中心、“需求”為導向、“田間”為課堂,建立“五一三零三”鄉村人才定向培養工作體系,即各鎮(辦)有一個田間學校、有一個產業示范基地、有一名領軍人才、有一支技術隊伍、一村一產有一名技術員,每村儲備高素質農民人才30人,每村打造3個產業示范戶。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前些年,隨著城市發展,村裡有很多人去外地打工,樊兆祥也隨這股人潮涌入北上廣深,做過倉管、建筑工、“蜘蛛人”,一年能賺個幾萬塊養家。但隨著父母年事漸高,同時看到脫貧攻堅之下村裡不斷有新機會出現,2015年,樊兆祥回來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當地的“田間學校”學種紅薯的技術。一期課業結束后,樊兆祥拿出了多年積蓄,承包了200畝地。

“咱們這裡天旱,種啥都不好使,但紅薯隻要埋對管子,好歹是能行的。”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摸索,樊兆祥把事弄成了!一年30多萬的收入,振奮了鄉親們。

嘗到了甜的樊兆祥,3年前又去“田間學校”進修了新課程,種植花椒。“老師說,韓城花椒麻,我們這裡的土質種出來的花椒香。但咱祖祖輩輩都沒種過花椒,我就仔細學,認真實踐,先包了100畝地,下了苗。”

今年,是百畝花椒挂果的第一年,一團團、一簇簇的花椒,挂滿了枝條。很遠就能聞到香氣。此時,正是花椒成熟的時節。“今年就沒想能賺錢,誰知還接了很多訂單,一個禮盒88元,這幾天就已經出去了幾千盒了。”

樊兆祥算過一筆賬:100畝花椒,可以地養地,可以套種大豆、油菜等其他作物,所得利潤完全包住了種花椒前三年的成本。當記者問到年收入時,樊兆祥亮出了5個手指,“馬馬虎虎50多萬。”村民打趣他。“說少了!說少了!還不好意思了!”

“我們不僅要給參加田間課堂的村民教怎麼種植、如何養殖,更要培養好一種鄉風,那就是種庄稼要嚴謹,做事情一步一個腳印。”“田間學校”校長任金玉介紹說。對村民來說,把技術教給大家,只是其一,而把愛學習、愛鑽研、求真務實的那股子勁兒注入到世代務農的鄉親心裡,就不發愁干不成事兒。

三原縣大盤村百畝花椒挂果,農民喜獲豐收。供圖單位 三原縣委組織部

在位於三原縣北部塬區的新興鎮,干旱缺水一直制約著這裡的發展。2014年,85后大學生趙湖北,並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去了一線城市,而是選擇回到老家發展養殖業,那時候他已隱約感覺鄉村很快會進入新機會領域,未來大有可為。

“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田間學校了,養羊可真是個技術活兒!”直到現在,趙湖北依舊感謝自己趕上了“田間學校”養殖班的培訓。

雖然家裡以前養過肉羊,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奶山羊與肉羊的喂養卻完全不一樣,怎樣分居、如何看護,都有不少學問。一期一期的培訓班,讓趙湖北掌握了豐富的養殖知識。

幾年下來,趙湖北的養殖越做越大,陸續投入了3000萬,又陸續學習了如何利用羊糞、光伏發電等技術,開展奶山羊養殖及相關產品的研制、開發與銷售。趙湖北從“大學生”成了遠近聞名的“羊教授”。如今,石剛凹家擁有30隻奶山羊,加上其余增收項目,年收入10萬余元。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村道路被封,養羊飼草進不來。趙湖北從自己的合作社調配20多噸飼草預付給養殖戶,解決群眾燃眉之急。

“鄉村人才培養的主體多元,涉及面廣,抓好鄉村人才振興,要充分發揮各類主體在鄉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著力推動形成鄉村人才培養的工作合力。”三原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榮說。

三原縣為職業農民頒發資格証書。供圖單位 三原縣委組織部

據了解,三原縣建立的“五一三零三”鄉村人才定向培養工作體系,還制定系列管理辦法、實行長期動態管理。旨在將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鄉村人才培育資源進行統籌部署,將田間學校、實訓基地延伸覆蓋至村和組,加強對高素質農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養,通過技術傳幫帶、大戶帶小戶、產業作引領,培養一支能夠熟練掌握標准化生產服務、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現代信息技術本領和農產品營銷指導“不走的”技術人才幫扶隊伍,實現鄉村人才培訓整村全覆蓋,帶動區域產業適度規模發展,以人才力量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當地供稿 三原縣委組織部)

(責編:麥文雄、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