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高質量教育 建設現代化強區
——西安航天基地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鳳棲南塬,鷹起航天。在“十四五”開局之年,西安航天基地加快推進“科創航天、產業航天、品質航天、時尚航天、健康航天、教育航天、文旅航天、暢行航天、水興航天、綠滿航天”等“十個航天”建設實現新突破,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一幅幸福美好的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教育航天”方面,西安航天基地實施學校建設、強師興源、質量提升、教育新基建和五育融合“五大工程”,推進中小學學校、學位、教師“三個倍增”,打造“優質教育”“卓越教育”“品牌教育”“智慧教育”“滿意教育”,提升教育事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服務力和引領力,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建學校增學位 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8月25日,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學正式建成啟用,標志著西安航天基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邁入新征程。
這只是教育航天發展藍圖的一個縮影。今年秋季,航天二中、航天六小、中心幼兒園等5所公辦學校投入使用,為西安航天基地適齡學生提供5880個學位,進一步豐富區內教育資源,讓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謀布局,提升教育供給能力。西安航天基地根據區域發展和人口增長需求,按照“學校等小區、學位等學生,突出重點、優質均衡”思路,堅持“四同步一優先”,即同步報審、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優先交付使用,在國土空間規劃上優先布局中小學,將最好的地段建設為學校,將最好的設備配備到學校。
——優條件,加大教育投入比重。2021年財政安排教育經費較2020年同比增長35%。學校項目建設高標准高起點,教育教學設施齊全,功能部室一應俱全。設立專項資金,對行政區移交學校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強師資,深耕教學主陣地。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2021年招聘405名教職工,其中特級教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為主的高層次人才124名,廣泛開展區域交流活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布局。依托“航天教育大學堂”研訓工程,打造“教、研、訓”三位一體“金字塔”式研訓體系,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
“名校+”提質量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不僅要讓每一個孩子“有學上”,更要“上好學”,讓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西安航天基地發揮優質學校示范輻射作用,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我們通過‘三名+’工程來‘抓兩頭’,通過新優質學校成長來‘促中間’。”西安航天基地有關負責人說,對新建學校提出“新校一年變名校”的目標,主要依托“名校+”工程來推動新校快速成長,將“名校”的先進辦學理念、成熟教學模式、優秀管理團隊乃至特色校園文化整體移植到“+校”,實現其快速提升。
截至目前,西安航天基地共組建了21個“名校+”,其中2021年新增2個市級和10個區級“名校+”,實現“名校+”工程對薄弱學校覆蓋率100%﹔同時,完成了34個“名師+”研修共同體組建工作,其中市級5個、區級20個、校級9個,覆蓋轄區30所學校,成員370余人。
據了解,西安航天基地主要採取一長多校、兼並融合兩種模式來推進“名校+”工程。今年秋季投用的航天城六小與四小、航天城十四幼與一幼、航天城中心幼兒園與四幼、航天城十二幼與五幼,實行的是“一長多校”,以期將名校的辦學經驗復制到新建學校。
“在兼並融合方面,航天城一中與杜陵初級中學、航天城二小與東兆余小學已經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實現了‘五個統一’(統一校園使用、統一教師安排、統一招生編班、統一教育教學、統一管理考核)。”西安航天基地有關負責人說。
推動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的過程中,教育資助工作必不可少。“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是西安航天基地多年來始終不變的教育理念。
精准資助,規范資助。2021年春季學期,西安航天基地扎實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發放147.41萬元資助資金,涉及享受國家資助政策的各學段學生共計2853名,為促進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引領科技支撐 開啟教育信息化新征程
近年來,西安航天基地按照“全區推進、特色立校、穩步實施”的工作思路,構建“區域—學校”智慧教育系統,讓教育更加“智慧”、更有“質量”,今年3月獲批陝西省智慧教育示范區。
納米黑板、智慧學習終端、智慧教學雲平台、五機位的直播錄播系統……走進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未來教室”,智慧教育在這裡成為現實。“未來教室由智慧教學、互動探究、交流分享、自然生態和運動健康五個空間組成,可根據教學需求靈活設計教室布局。通過全學科、全過程、全方位採集教與學的數據,為教師精准地教、學生個性化地學,提供科學參考。”西安航天城第一中學的老師介紹道。
不僅有“硬件”支撐,更有“軟件”加持。“區域—學校”兩級架構智慧教育系統在西安航天基地得到成功實踐。
在區級層面,統一規劃建設公有雲模式的航天教育雲平台,功能包括決策中心、學生成長發展中心等共享模塊,可動態掌握全區教育發展情況。在學校層面,實施“共性應用+個性化特色定制”建設模式,如航天一小搭建學生核心素養指標體系,航天二小搭建了智慧社團管理模塊,航天三小搭建智慧體育模塊,航天四小打造“思曉雲課”課程資源。
做好“課后服務” 打造有溫度的教育
足球社團、拼搭小能手、指尖沙沙畫、科學實驗、味蕾小廚師……面對琳琅滿目的課程選擇,一年級一位新生家長連連稱贊:“對航天四小的師資力量、走班課、豐富的校園生活早有耳聞,大家評價都很高,孩子能在這樣的學校學習、生活,收獲一定很大。”
為成長助力、為發展奠基。西安航天基地緊跟教育改革發展步伐,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通過提高課堂質量、作業質量、課后服務質量,打出一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組合拳”。
西安航天基地緊扣課堂教學主陣地,落實“三個課堂”教育改革。“第一課堂”課堂教學注重思維,著重突出高效,探索“線上線下混融共生”的學習方式﹔“第二課堂”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依據,實施“特色走班課程”,為學生多元成長提供支持﹔“第三課堂”以研學旅行、社區服務、實踐體驗為途徑,促進知行合一,凸顯立體育人。
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十四五”期間,西安航天基地計劃將基礎教育學校數量從29所增加至93所,學位數量從2萬個增加至6萬個,教師數量從1500人增加至5000人,實現學校、學位和教師“三個倍增”計劃。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西安航天基地將一如既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發展優質公辦教育,扎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更多優質教育資源。(當地供稿 西安航天基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1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 向全…
- 2新一批省級人才計劃突出“三個聚焦”…
- 3全運之約,西安蝶變
- 4習近平回信勉勵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
- 5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 6陝西省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
- 7陝西壺口瀑布出現“金濤拍浪”景觀
- 8陝西商洛法官廟村:美麗鄉村入畫來
- 9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如今成了全國聞名…
- 10租賣游戲賬號背后的灰色產業鏈
- 11全運會助力西安高質量發展
- 12西安公安交警:讓黨旗飄揚在十四運安…
- 13市場開發 讓十四運會更多元
- 14西安公安交警:不斷提升道路治理能力…
- 15陝西選手林珊摘得跳水女子個人全能金牌
- 16"楊楊組合"默契延續!楊倩、楊皓然…
- 17翩若驚鴻!十四運會藝術體操項目今日…
- 18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在西…
- 19趙一德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
- 20全紅嬋摘得十四運會跳水女子10米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