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在涇河 非遺進校園

2020年10月21日15:48  
 

10月20日,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迎來了渭南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的同學們參觀體驗,探索涇陽茯磚茶中“金花”的奧秘,開啟研學之旅。

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展廳,認真學習茯茶的悠久歷史和古老的制茶故事。當他們來到駱駝古街時,便被面前大大的互動屏幕深深吸引,不停地揮舞雙手,眼前栩栩如生的駱駝,伴著陣陣的駝鈴聲,仿佛將小朋友們帶到了古代鬧市之中,身臨其境。

茶藝老師展示的傳統非遺“長嘴壺”茶藝表演讓同學們驚嘆連連。在茶藝體驗活動中,同學們專注聽講,認真觀察,相互指正動作規范。學習了基本的敬茶禮儀,同學們與老師和小伙伴們相互敬茶,深刻體會到了古代茶藝的博大精深,感受了茯茶文化的魅力和國學的精粹。

通過茶藝文化體驗,感受中國古典茶文化魅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文化,學做人,學禮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黃陵面花

碰巧的是,就在今天崇文塔景區帶著非遺文化走進了涇河第一小學,這期的非遺文化是——黃陵面花,它是流傳在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農村的一種傳統民間傳統風俗禮饃。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別致而著稱,於2007年入選陝西省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陵面花自古以來就和黃帝的祭典緊密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人們為了緬懷黃帝功德,祈求風調雨順,在祭祀黃帝以豕、羊、牛等供奉於陵位之前,后來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生產力的發展,用面作出各色動物、花卉來替代,面花成為祭祀活動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陵面花的原料以白面為主,另有豆子、棗、胡椒等輔料,制作所需的工具為極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

在現場,講解員通過講述黃陵面花的制作過程、歷史淵源、用途及寓意,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濃厚的非遺文化,現場的DIY面花活動更讓同學們體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趣味。

研學在涇河系列活動將會持續開展,這也是涇河新城為弘揚傳統文化的一大舉措,為了讓更多新一代的小朋友們體會陝商、秦腔、國學、非遺文化的魅力,更深入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知識。(當地供稿 涇河新城)

(責編:孫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