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年08月02日14:59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安8月2日电(吴超 实习生 郭蓉)“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备受关注,改革是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一招。近日,记者随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国资委、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百年巨变看陕西 恰是风华正茂时”——第五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暨“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陕煤集团、陕鼓集团及东庄水利等单位,深入了解陕西省属企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聆听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陕西声音。

在蜕变转型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下属煤矿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陕煤集团供图)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新、因改革而大、因改革而强”是陕煤集团总政工师李永刚对陕煤集团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所做的总结。李永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陕煤集团着力去杂归合、聚焦智慧创效、压减落后产能、实现提质增效,落实了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走进陕煤集团所属核心骨干企业黄陵矿业公司(简称黄陵矿业),记者在对科技化、智能化的矿区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中首次接触到了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利用第四次产业革命诞生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了采煤作业的人机合一。智能安全帽、防爆炸手机app,无线信号传输等技术的支持,使黄陵矿业真正实现智能安全防护系统覆盖全矿区,将危险和风险系数降至最低。

作为国内首创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的企业,陕煤集团肩负着陕西能源化工业支柱产业的使命,建成了首家全国首家NOSA四星煤矿,实现了对安全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在黄陵矿业的全面运行就是陕煤集团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的有力说明。

据了解,黄陵矿业目前已经实现了七个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第一。目前,陕煤集团所属36对生产矿井中,安全“零死亡”周期超千天矿井26对,其中3000天以上矿井13对;铜川、黄陵矿业连续9年实现瓦斯零超限,集团安全周期最长的煤矿超过19年,安全工作总体保持稳定。

“陕鼓模式”推动转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是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鼓集团)近年来始终坚持的市场价值观。从临潼荒滩上的一个初创企业,到享誉业内的行业排头兵;从单一的售卖产品,到“卖系统方案和系统服务”;从上世纪90年代末和众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一样遭遇发展瓶颈,到服务型制造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今的陕鼓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工业行业服务商中的一张“金名片”。

第五届“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陕鼓集团 。实习生 郭蓉摄

“基于系统解决方案商的资源禀赋,我们不断进行供应链产业布局,将工业企业生产环节联通,实现上下游流通服务和生产过程物流、商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六流合一’,从而打通上下游,贯通产业链,强化供应链,提升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的系统方案能力,打造支撑陕鼓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新型特色供应链业务。” 陕鼓集团副总经理、西安联易得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凯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服务型制造转型是陕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陕鼓模式”的精髓所在。如今,陕鼓集团服务队伍已由最初的30余人发展到500余人。目前,陕鼓集团为全球为数不多的5000立方米以上特大型高炉的钢铁企业,如宝钢湛江、鞍钢等的大高炉提供智能化的“保姆式”工业服务支持。

在不断深耕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实践中,陕鼓集团也注重细分领域客户需求和需求变化,作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曾两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表示,“陕鼓打造全球供应链创新体系,整合资源、构建生态、集成服务、创造价值。同时,通过全球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与合作伙伴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互为股东,贯通产业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筑服务于上下游客户的陕鼓特色供应链生态圈。”

据悉,以服务型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陕鼓模式”,正推动陕鼓集团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化能力的智慧绿色能源企业。近年来,陕鼓集团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充分发挥了国企的担当作为,在深耕国内市场同时,瞄准“一带一路”市场持续发力,不仅在印尼建设运营了印尼国内最大的空分项目和发电项目,还与民企500强的攀华集团强强联合,携手共建菲律宾总统梦想工厂。

紧抓水沙关系调节“牛鼻子”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示意图 (东庄水利公司供图)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成为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就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全国唯一在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牛鼻子”工程,位于泾河下游峡谷末端陕西省礼泉县原东庄乡和淳化县车坞镇河段处,距西安市90km。工程控制泾河流域面积95%。

据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宏武介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32.76亿立方米的总库容中,有20亿立方米用来拦沙。作为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中的重要工程,该工程是泾河上唯一具有较大拦沙库容的水利枢纽,也是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上修建调水调沙的水利枢纽工程。

根据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50年,可减少进入黄河泥沙约25亿吨,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约10亿吨,减淤效益显著。同时,工程通过拦蓄洪水、削峰错峰,使泾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使渭河下游100年一遇的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

在建成生效后,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将是陕西库容最大、坝体最高的水库。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有效地改善生态流量不足和断流的生态影响,对于改善鱼类繁殖期间的河道生态环境和下游汛期河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将在渭北旱塬地区形成长达90公里以上的库区水面,对增加区域水面、调节区域小气候、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同时,根据规划,当地将打造形成以东庄大坝枢纽、库区水面等为核心的风景休闲区,这对改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责编:麦文雄、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