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餐饮浪费说“不”(百姓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餐饮浪费现象得到一定遏制,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但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防止反弹。尤其是逢年过节,聚会增多,一些场所点菜讲排场、上菜吃不完的情况又有所抬头,需要引起注意。
笔者在元旦假期走访了一些餐厅,发现铺张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家餐厅,一桌顾客结束用餐打算离席,在尚未清理的餐桌上,红烧鱼、烤鸡、石锅菜等菜品都剩下了许多。餐厅服务员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打包,其中一名顾客回答:“不了,带着也不方便。”
在一家火锅店,不少刚刚结束用餐的餐桌上都有剩菜。有一桌顾客用餐中途加了两盘肉,“多吃点肉,把肉吃完,素菜就算了”。当他们离开时,桌上的蒿子秆几乎未动,娃娃菜、鸭血、香菇等也剩了一大半。“很多顾客点菜时点了不少素菜,想营养搭配均衡一点,但最后蔬菜一般吃不完,我们也只能处理掉。”一名服务员说。
还有一些餐厅推出假日促销活动,顾客点单达到一定金额,即可享受减免。部分顾客为了“凑单”,通常多点一些配菜、饮品等,用餐结束时却剩下了许多。一名餐厅服务员说:“过节时客人们普遍想多来点‘硬菜’,至于凑单品,本身价值不高,吃不完也不觉得可惜。”
春节越来越近,许多人早早在餐厅订好了酒席,准备与亲友一起欢度佳节。不过,越到这个时候,越要注意避免餐饮浪费。一方面,顾客要自觉对餐饮浪费说“不”;另一方面,餐饮企业要采取措施,提供正面引导。
有些餐厅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帮助顾客适量点餐;有的餐厅要求服务员尽到提醒责任,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在一些餐饮店,墙面、桌签、菜单等位置都写有“合理点单、避免浪费”等提示语。上海一些餐饮企业在团餐、婚宴等就餐人数较多的场合实行“桌长制”。每一桌顾客中,确定一名“桌长”,负责提醒适量点餐、使用公筷公勺、剩菜打包等,提高消费者防止餐饮浪费的自觉性、主动性。
要形成反对餐饮浪费、崇尚节约的氛围,相关部门的督促也不可或缺。许多地方陆续推出了相关举措。比如,在四川省自贡市,“制止餐饮浪费”被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评定内容,对消费者举报内容中涉及餐饮浪费方面超过3次及以上的店铺,取消评定资格或荣誉称号;安徽省合肥市动员各级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作为文明监督员、文明志愿者,开展文明用餐劝导,制止各类餐饮浪费行为。
上海市读者程明礼说:“有些时候大家都知道餐桌上浪费多,但节假日聚在一起是图高兴,谁也不好意思相互提醒。现在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引导,帮助大家建立起减少浪费的共识,确实有效果。”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0日 第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西安市副市长杨建强兼任雁塔区委书记
- 2同心抗疫 向光而行
- 3权威发布:国家卫健委专家解读西安疫情
- 4@失业人员,疫情期间可以按规定享受…
- 5目光所及是生命 心之所向是使命
- 6“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 7疫情下的特殊“家庭”——温情隔离酒店
- 8西安一高校为学生发放4万余张新年礼券
- 9西安任何医院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影响…
- 10放心,我们一直都在!
- 11什么是“社会面清零”,陕西将如何做…
- 12祝福他们吧!西安医生张伟亮用“云婚…
- 13“去一线!”——陕西国有企业抗疫全…
- 14向老党员致敬!耄耋老人主动请缨上一线
- 15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刘军因履…
- 16西安通报“孕妇在高新医院门口等待2…
- 17西安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病例总量呈…
- 18西安处理“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
- 19“用绵薄之力守护我们的城!”
- 20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理性对待疫情防…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