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里的“医生”为超高压电缆进行“外科手术”

7月20日,在杏渭路地下电缆管廊里,出现了一组特殊的“医生”。蓝色大褂、外科口罩,“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严精细实、专业专注”地进行特殊的“外科手术”。只不过他们的手术对象非同寻常,是碗口粗的330千伏超高压电缆——他们是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正在进行330千伏泾玄Ⅰ、Ⅱ线路电缆部分第1组电缆中间头制作。
330千伏泾玄Ⅰ、Ⅱ线路工程电缆部分是西安东北部33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迁改落地工程其中之一。电缆线路自330千伏林溪补偿站,至330千伏玄武变电站,长度15公里,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导电体截面2500平方毫米,是目前国内线路最长、截面最大的330千伏电缆线路。该线路第一阶段敷设施工任务沿着杏渭路电缆管廊进行,单相总长约6.3公里,分9段敷设。6月底,地面工作全部结束,54根电缆按计划敷设到电缆管廊内。随后,该项目按照统一部署进入迎接建党100周年保电状态。
7月17日,项目部启动电缆中间头制作环节,即将分段敷设的54根电缆按照相别连接。超高压电缆中间头的制作,是电缆施工中工艺要求最高的环节,不但是对施工人员操作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工艺流程、工器具配置、环境指标、现场管控水平的考验。横截面仅3米乘3米的电缆管廊里施工本就局促,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作业安全,项目部仍在管廊里搭设起符合标准的防尘作业车间。
7月20日,在地下管廊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不足两米宽的狭长的作业车间内应有尽有。头顶架设有可以任吊具自由滑动的轨道,充足的吊具充分满足电缆头加工中的各种体位。恒温电缆加热装置,温湿度控制器,专用刀具、专用清洗液、防毒面具,应急照明,通风设备……应有尽有。施工人员的作业过程,更是精准诠释了陕西电力人“一板一眼、一丝不苟、严精细实、专业专注”的十六字工作作风。施工人员进入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防尘服,佩戴鞋套、头套、口罩,“严精细实”堪比外科手术。切削环节,“专业专注”精准执行每一刀操作。打磨环节,“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丝毛刺。检查擦拭环节,用强光手电筒打光,“一板一眼”,不容许任何瑕疵。(当地供稿 陕西送变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讲述西安好课…
- 2从“人叫不来”到“不请自来”的转变
- 3“永远的圣地·2021港澳台青年延…
- 4再开笔!陕西师范大学坚持十五年毛笔…
- 5《国家战略:延安脱贫的真正秘密》在…
- 6为期一年!陕西省检察机关开展秦岭生…
- 7陕西加强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保护
- 8牢记“国之大者” 切实搞好生态环境…
- 9西安中考城六区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4…
- 10陕西省公安厅:21个项目清单为群众…
- 11杨义龙、陈伦富当选安康市政协副主席
- 12陕西省新增1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 13秦岭陕西段 为啥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
- 14陕西榆林华瑞郝家梁矿业发生溃水溃沙…
- 15中共陕西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在西安举行
- 16国网陕西检修公司:智慧输电线路“上…
- 17多部门部署台风防御工作
- 18陕西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 19一碗汇通面“点亮”夜生活
- 20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有强降水 华南沿海…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