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四普”新發現舊石器遺址200余處
2025年03月31日10:04 | 來源:陝西日報

原標題:陝西“四普”新發現舊石器遺址200余處
3月28日,記者從陝西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舊石器專項普查隊獲悉:截至目前,舊石器專項調查已完成200余處“三普”后新發現舊石器遺址的普查及資料錄入工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關鍵支撐。
在榆林市佳縣倍甘村,發現了面積近1.4萬平方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採集到80余件石制品,其中細石核的發現,為研究榆林及陝西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遺存提供了重要線索。
安康地區新發現16處遺址點,崔家灣遺址出土的精美手鎬,以及其地層中石制品的發現,為構建當地舊石器時代年代序列和文化譜系提供了依據。漢江北部支流月河流域的單家灣遺址也出土了類型豐富的石制品,推測為石器打制場所。
渭北石川河流域普查成果同樣豐碩。該流域已發現19處新遺址點,朱黃堡遺址經搶救性發掘,出土石制品和動物化石2萬余件,還發現3處用火遺跡。通過研究,石川河流域舊石器遺存呈現出清晰的技術演變脈絡,見証了古人類石器技術和文化的發展。
此次普查,陝西組建了專業實力強勁的舊石器專項普查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社江擔任隊長,隊員來自多個專業單位。他們肩負著復查“三普”登記遺址、採集新遺址數據、開展重點流域調查等多項重任,力圖摸清陝西舊石器遺址的家底,為后續保護利用奠定基礎。
“此次舊石器專項調查不僅填補了部分區域舊石器時代遺存分布的空白,將渭北地區古人類活動歷史大幅前推,還豐富了古人類石器技術和行為適應方式的研究資料,展現了陝西在全國文物普查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擔當。”普查隊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琪悅)
(責編:孫挺、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如果西安的“韌性”有色彩
- 2做好傳、幫、帶 織就兒童“健康網”
- 38分鐘1趟!西安—漢中加開“花海”…
- 4第三屆陝西安康生態運動會開幕
- 5聚焦西安兩會丨2025西安這麼干
- 6西安一轎車自燃,路過的哥乘客4分鐘…
- 7陝西漢中:油菜花開春意濃
- 8聚焦西安兩會丨@西安市民 30個“…
- 9在現代樞紐中邂逅千年文明
- 10從延安窯洞到數字氣象——傳承紅色基…
- 11陝西啟動養老產業標准化建設
- 12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
- 13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
- 14陝西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 15有回音丨電動車交通違法、充電收取服…
- 16精准發力促就業
- 17 西安推進社區適老化改造
- 18交通銀行陝西省分行成功舉辦西安至延…
- 19以花為媒,拉動文旅消費
- 20群眾有“醫”靠 看病更安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