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進社區適老化改造

社區開辟出的種植小院果蔬飄香,興趣社群讓老年人陶冶身心,社區食堂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陝西省西安市打造適老化社區成效顯著。
目前,西安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40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8.36%。西安持續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讓養老服務有陣地、有支撐、有環境、有品質。
“一改造,屋裡屋外,既方便又安全!”今年86歲的杜竹梅老人,家住碑林區中鐵一局李家村東院小區,對小區適老化改造的效果很滿意。
“這是一個典型的重度老齡化小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43.7%,此前公共設施老化、居住環境老舊。”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雁塔路北段社區黨委副書記甄愛說。2023年,在碑林區政府的支持下,中鐵一局集團城市投資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對李家村東院小區進行了綜合適老化改造。中鐵一局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並逐步延伸社區食堂、家庭醫生工作站、活動中心等適老化改造和服務的新場景。
“我腿腳不便,前陣子老伴又意外跌倒剛剛出院回家,這次適老化改造安裝了多功能扶手,衛生間還給配備了浴凳,既方便又安全。”家住高新區丈八社區西區、80多歲的韓阿姨說。高新區社會事業服務局按照“一戶一設計、一戶一報表”進行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目前已完成604戶。
西安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維龍介紹,目前,西安市建成社區養老服務站1191個、各類老年助餐點864個。
如何提升居家養老安全性?2022年,新城區西一路街道啟動“給老人改造一個安全之家”適老化改造項目,為老人增添一鍵呼叫、燃氣報警器等10項助老設施,降低居家風險,構建“街道—社區—居家”三級養老服務體系。
“有一次,西一路街道西三路社區張萍老人獨自在家時身體突發不適,通過一鍵呼叫系統聯系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得到了及時救治。”西一路街道辦事處社區管理科干部魏晗介紹,改造不僅安裝燃氣、煙霧報警器等設備,還為高齡獨居老人家庭安裝無線紅外探測器,實時監測生命體征與健康狀況。特殊情況發生時,設備能即時給緊急聯系人發短信,街道智慧養老雲平台也能據此進行數據監測評估與應急處置。
西安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處長王大力介紹,為保障獨居老年人安全,2024年10月起,該局開展應急呼叫服務試點工作,在全市為西安市戶籍(城六區內)1000名獨居老年人免費安裝智能移動胸牌、紅外感應監測、緊急呼叫器“智能三件套”。當老人跌倒、突發疾病或遇到火情等意外,智能設備預警信息會通過雲端服務器傳至應急呼叫平台,工作人員可及時救援。
社區家庭醫生工作站的建立,讓老年人的居家健康有了更貼心的保障。文藝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居家家庭醫生工作站,在李家村東院站點共建立194份居民個人健康檔案,定期安排醫生巡診、坐診,做到了“小病在社區、保健在社區、康復回社區”。
“醫生每周來家庭醫生工作站給我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情況調整用藥劑量,也會講解高血壓日常注意事項,指導我進行一些適當的關節康復訓練動作,減輕關節疼痛。在飲食上,我們也有專門的健康食譜,更放心了。”李家村東院居民袁長順說。
近幾年,西安全力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加快居家社區養老信息網絡建設,推行居家養老服務智能化,積極推進老舊小區適老化設施改造,已累計為7037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7日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