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醫保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降低藥品和醫療器械價格、做好藥耗集採及價格管理……
群眾有“醫”靠 看病更安心

3月20日上午,西安市民王耀走進藥店,拿起一盒膠囊,掏出手機掃了掃藥盒上的追溯碼。
“你看,這盒藥從原料採購到出廠運輸的全流程信息都清清楚楚。”王耀指著手機屏幕顯示的數據對記者說。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專屬“電子身份証”,由數字、字母、符號組合而成。一掃便知藥品的“前世今生”。
全國唯一的國家追溯碼應用聯絡點榆林市,已建成以追溯碼校驗為核心的醫保藥品銷售智能識別體系。截至目前,分析發現跨機構重復購買藥品5717次,攔截同一藥品再次支付6.53萬次,涉及費用372.02萬元,從源頭杜絕了“回流藥”的出現。
“我們將藥耗的條形碼和追溯碼合一,實現了掃追溯碼醫保結算和藥耗出庫一次完成。”榆林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段晶舉例,患者購買藥品時,掃碼瞬間即完成藥品核驗、醫保結算等流程,平均結算時間縮短70%。后台同步比對藥品流通數據與醫保支付記錄,可精確識別“甲地開藥、乙地倒賣”異常軌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建立藥品耗材追溯機制,嚴格醫保基金監管,讓每一分錢都用於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為斬斷藥品“回流”黑手,陝西已初步建立以“基礎數據庫+藥品管理庫+校驗規則庫”為核心的藥品追溯管理體系,有效破解定點機構監管難、二次銷售防范難等問題。
“掃一掃,藥品信息全知道!”省醫療保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楊西峰介紹,目前,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已上線“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隻需用手機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就能輕鬆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此外,陝西醫保APP和小程序新增藥品消費信息查詢和比價功能,讓群眾買藥更便捷、用藥更放心,真正實現“一碼在手,信息全有”。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全球每年確診超過200萬例。
今年,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實施,兩款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乳腺癌創新藥物——帕妥珠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與德曲妥珠單抗(T-DXd)同步納入醫保報銷體系,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這標志著我國乳腺癌診療從“粗放治療”向“分子分型精准施治”的跨越。
“帕妥珠曲妥珠單抗注射液納入醫保,很大程度減輕了我們的負擔。”3月19日,在陝西省人民醫院,46歲的乳腺癌患者王珂說,此前她使用的是進口原研藥。
如今,更多“天價藥”變身“平民藥”,三秦百姓就醫用藥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陝西省動態調整特藥管理至284種,滿足罕見病、長期慢性病、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需求,同時常態化對目錄內藥品配備使用情況進行精細化跟蹤管理,滿足參保群眾多層次用藥需求。”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田洪海說。
2024年,陝西省目錄內藥品配備數量達到2826種,其中國家談判藥品累計惠及1451.92萬人次,為參保患者節約費用30.58億元。在罕見病防治領域,像阿加糖酶這樣的“救命藥”價格下降超50%。284種特殊藥品構建起覆蓋腫瘤、血液病等重大疾病的立體保障體系。
“此外,陝西省將取卵術、胚胎培養、胚胎移植等13項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報銷范圍,大大減輕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經濟負擔。”田洪海告訴記者,以往輔助生殖類項目需要患者自費,如今,納入報銷范圍的項目可以通過醫保報銷60%至70%,不少不孕不育患者萌生了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孕育健康寶寶的想法。
擴大醫保覆蓋范圍、提高報銷比例、降低藥品和醫療器械價格、做好藥耗集採及價格管理……在三秦大地,一項項改革舉措逐步落地,讓更多群眾能夠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我們將持續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深入抓好‘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不斷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促進各類醫療保障制度互補銜接。”陝西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史文君說。(記者 李旭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