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新春走基層︱秦嶺慢火車 歡樂幸福年

人民網記者 鄧楠 白鴿
2025年01月28日07:25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窗外,“咣當咣當”,列車壓過鐵軌的聲音不絕入耳﹔車內,“哈哈哈哈”,笑聲合著歌聲、音樂聲此起彼伏……

1月21日上午10時,秦嶺6063/4次列車上,一場主題為“慢火車上幸福年”的春節聯歡會開演,現場笑聲掌聲不絕。

乘客老沈(中)高歌一曲。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乘客老沈(中)高歌一曲。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向車長,我來一首。”乘客老沈自告奮勇。

“歡迎歡迎,你點歌,我們准備伴奏。”列車長向保林張羅著。

情緒飽滿的詩朗誦、悠揚婉轉的洞簫演奏、熱鬧歡快的舞蹈、激情澎湃的吉他彈唱,節目一個接一個,精彩紛呈。

充滿濃濃年味與鄉土氣息的列車春節聯歡會,已經在秦嶺慢火車上連續開展了8年。每逢春節前夕,沿線乘客都對“節目單”充滿期待。

乘客們收到列車班組送的小禮物很開心。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乘客們收到列車班組送的小禮物很開心。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在這條線路上跑了快20年,今年是我從事客運工作的最后一個春運,說起來,真舍不得呀。”59歲的向保林9月份將退休,回憶起與慢火車一起走過的歲月,感慨萬千。

向保林告訴記者,他跟“老乘客”有個“約定”——希望在退休前的最后一趟車上,同大家一起拍張照片,留個念想。說話間,老向紅了眼眶。

經過專門改造,慢火車騰出空間堆放家禽和農產品等。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經過專門改造,慢火車騰出空間堆放家禽和農產品等。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快”是中國速度,“慢”是中國溫度。

這趟從陝西寶雞站開往四川廣元站的秦嶺慢火車,全程350公裡,途經33個車站,站站停。沿線的蘋果、花生、青菜、家禽統統被村民搬上車,裝得滿滿當當的竹筐、蛇皮袋、背簍,整齊地擺在座椅下、凳子旁、行李架上。車廂內的“今日價格欄”上標明價格,方便沿途老鄉做生意。列車班組還自購電子彈簧秤、包裝袋等,以備買賣雙方的不時之需。

“有的老鄉就在車廂裡叫賣,賣完直接下車,要是賣不完就再坐一站或者拿到沿線城鎮的集市上賣。”向保林對沿線站點情況如數家珍,白水江、燕子砭、兩當、略陽這些站,是背簍乘客們的集中點。

“向車長,這個芹菜送給你,回家跟臘肉炒著吃,可好吃咧。”

“不用不用,你拿著賣,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一位身穿粉色棉襖的中年農婦,上前要把手中的芹菜送給向保林。

向保林(右)招呼著王小榮坐到座位上。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向保林(右)招呼著王小榮坐到座位上。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農婦叫王小榮,是秦嶺慢火車的老乘客。“你看,這是我家種的蔥、芹菜、菠菜,新鮮得很嘞!”王小榮告訴記者,這次是和丈夫老沈去略陽縣賣菜、置辦年貨,約莫著能掙個百八十塊,去掉8.5元的車票錢,還能賺不少。

從年輕時的務工返鄉到現在的賣菜、置辦年貨,秦嶺慢火車王小榮一坐就是10多年,她和向保林也成了老朋友。

“車上的環境越來越好,我們的服務越來越細致,希望老鄉們也乘坐得越來越舒服,這趟車能一直開下去。”向保林說。

老鄉與“老向”的雙向奔赴,是老乘客與慢火車的相互陪伴,更是鄉村振興裡的煙火人間。

在廣元市從事制造加工業的汪師傅也是慢火車的常客,當天他和妻女一起回老家“吃酒”。

“我自己就是受益者。”汪師傅說,票價便宜且班次准點的慢火車不僅縮短了通勤時間,還減少了交通花銷,更重要的是,慢火車帶動周邊村庄發展,讓沿線老鄉出門越來越方便。

列車長幫助村民把背簍抬上車。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列車長幫助村民把背簍抬上車。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晃晃悠悠67載,秦嶺慢火車串起沿線村庄的共同發展,拉近人與人的心間距離,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列車到站,老鄉拉著“行李”奔向遠方。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列車到站,老鄉拉著“行李”奔向遠方。人民網記者 鄧楠攝

11時20分許,列車緩緩地停靠在略陽車站,村民們或互相幫忙,或在列車員的幫助下,將裝滿山貨的“行李”卸下車,帶到集市上去售賣。

“走了呀,向車長,今年的聯歡會格外熱鬧。”

“老向,給你芹菜還不要,你看你客氣啥。”

…………

“祝大家地裡的庄稼都豐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正午時分,陽光正好。慢火車再次啟程,駛向秦嶺深處。

(責編:賈凱璐、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