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人民網看陝西

陝西寶雞周原遺址考古項目入選“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5年02月19日10:09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西安2月19日電 (記者李志強)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2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考古項目成功入選。其余入選項目分別是:吉林和龍市大洞遺址、浙江仙居縣下湯遺址、甘肅臨洮縣寺窪遺址馬家窯文化聚落、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號墓、江西景德鎮市元明清制瓷業遺址群。另外,烏茲別克斯坦蒙扎鐵佩遺址入選國外考古新發現。

周原遺址位於陝西岐山、扶風兩縣北部交界處,是周王朝崛起和建立后最重要的遺址。遺址所處區域發現大量商代晚期的土著遺存和西周時期的城牆、宮殿、墓葬、水網系統、手工業作坊和青銅器窖藏等遺跡。1982年,周原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4年3月至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陝西省寶雞市岐山(扶風)縣周原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進一步揭示了遺址商周時期的聚落結構,並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

發掘地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考古專家介紹,近年來周原考古以尋找牆垣體系與先周文化大型建筑為重點,此次通過“大范圍追蹤性鑽探”與“重點部位針對性發掘”,發現王家嘴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時期宮城、小城、大城三重城牆。

王家嘴一號區域。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其中,在遺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區域,鑽探出先周文化建筑帶,南北長度超過150米,發掘了2座大型建筑。完整揭露的一號建筑南北總長68米,東西寬34-37米,面積逾2500平方米,由門塾、東西廂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構成。這是周原遺址第一座完整揭露的先周文化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有“王乎”字樣的甲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另外,宮城南牆外的壕溝下層出土了200余片卜甲與卜骨,其中有字甲骨30片,初步辨識出刻辭180字。內容中,有王令諸侯的記載,反映了西周時期國家管理的內外服制度,也有反映西周時期天文歷法相關的記載,以及西周時期的國族名、人名、地名等。

記載有“秦人”二字的甲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種建榮介紹,此次發掘還首次發現了一片記載著“秦人”二字的甲骨,這也是迄今為止對於秦的最早文字記載。這些甲骨的出土,為研究西周甲骨學乃至西周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材料。

(責編:白鴿、鄧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