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萬余場群眾文化活動慶新年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月6日,寶雞市隴縣東南鎮菜園村在進行地台社火表演。隴縣古稱隴州,被稱為寶雞的社火之鄉,有2000多年社火表演歷史。每年正月,隴縣各村的社火隊伍向各位父老鄉親拜年,到處洋溢著節日的熱鬧氣氛。 劉強攝
怎樣的春節才算有年味?2025年春節假期,陝西以“歡歡喜喜過大年”為主題,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各類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約1.06萬場次,參與群眾逾859萬人次。全省各地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文化站有序開放,服務群眾256.5萬人次。全省公共文化服務“一張網”全覆蓋,讓年味在文化傳承發展的國潮新韻中更加厚重。
文化惠民讓年味更接地氣。春節假期,第五屆“國韻春潮”陝西秦腔展演鳴鑼開演,秦腔名家與戲迷觀眾同台表演﹔群眾自導自演的多彩“村晚”,演繹鄉村發展故事、抒發百姓幸福心聲﹔各地文化服務隊、文化志願者通過文藝表演、電影放映等形式豐富群眾假日文化生活,讓文化進萬家、“種”心間,讓濃濃的年味彌漫在城市社區、鄉村院落的各個角落。
精彩活動讓“中國年”更出彩。從展現千年古都文化底蘊的“西安年 最中國”主題活動到打造百姓新春文化大聯歡的渭南市“春到萬家——黃河岸邊過大年”春節文化活動,從涵蓋民俗、冰雪、焰火等多種文娛項目的“陝北榆林過大年”系列活動到通過央視向全球觀眾推介“漢風年”的“中國年·漢中過”系列活動,民俗表演、新春燈會、秧歌展演等成為各地春節假期游客接待量持續增長、熱度飆升的流量密碼。
服務不打烊,歡樂不停歇。陝西省各級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年俗展、公益講座、閱讀推廣活動等,各級文化館開展的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非遺賀新春”文藝晚會直播等,各地美術館舉辦的非遺民俗攝影展、書畫作品展等,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多元的假期文化體驗。據統計,春節假期,陝西省公共圖書館共接待讀者60.6萬人次,線上服務57.4萬人次﹔文化館共接待群眾33.4萬人次,線上服務72.2萬人次﹔美術館共接待群眾3.5萬人次,線上服務2.9萬人次﹔綜合文化站服務群眾26.35萬人次。
今年春節,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成為打造“非遺版”春節的新風尚。社火巡演、舞龍舞獅、火壺火龍等傳統年俗文化活動將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皮影、老腔、西安鼓樂等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展示演出讓非遺國潮在創新發展中煥發生機活力。
大唐芙蓉園、詩經裡舉辦的新春市集、沉浸式國風巡游等活動給景區植入春節文化習俗,中華郡、倉頡小鎮、岐山周原景區等將地方特色民俗活動與現代旅游相結合,咸陽老街貫穿整個假期的新春關中民俗大集、金延安旅游度假區每天輪番登場的上百場演藝、韓城古城的幾十項特色文化活動等,讓群眾在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新業態中全方位感受傳統中國年的魅力。
遠赴德國法蘭克福春節聯歡活動的安塞腰鼓、陝北民歌表演,亮相香港“2025國泰新春國際匯演之夜”的陝北秧歌,邀約全國各地家庭代表與國際友人參與的“我在延安過大年”活動等,與世界人民共度歡樂中國年,讓中國民俗文化走出“國際范”。
“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春節文化活動增加794場次,參與群眾增加了7.34萬人次,全省‘三館一站’服務人數增加4.54萬人次,更具創新性、時代性的文化活動也讓年味更濃、人氣更旺。”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陝西還將圍繞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活動、提供更豐富的公共文化產品,提升人民群眾對文化習俗的認同感,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新期盼。(柏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為生命讓行!D5272次列車臨時變…
- 2人民日報看陝西丨陝西煤業化工集團—…
- 3新春走基層丨“媽媽崗”的“指尖經濟”
- 4新春走基層丨盲人老郭“探館”記
- 5這趟特別的專列,連續開行27年!
- 6新春走基層丨秦巴深處的“鋼軌整形師”
- 7人民建議丨暢交通、優環境、強服務……
- 8西安未來發展國土空間如何布局
- 9做活“水文章” 筑牢“水支撐”
- 10春節假期陝西文旅市場熱潮涌動活力足
- 11待花開 等春來
- 12陝西文旅熱消費旺年味濃
- 13 讓“接地氣”的藝術浸潤鄉土(現場…
- 14陝西健兒積極備戰十五運會
- 15統萬城 年味濃
- 16去年陝西重點文旅產業鏈營收8638…
- 17樂享假期
- 18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 19非遺賀新春 歡樂過大年
- 20陝西推動稅政工作提質增效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