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來發展國土空間如何布局
《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獲國務院批復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月22日,中國政府網顯示,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如何合理規劃、有效管理龐大的城市生態圈成為當務之急。近期,全國多個城市的總體規劃紛紛獲批,國土空間規劃新藍圖正在迅速顯現。未來,西安的發展都將以此次批復的《規劃》為基本依據。
《規劃》提出,要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年,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於202.48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135.2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3795.65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410.77平方千米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於40%﹔用水總量不超過上級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23.35億立方米。明確自然災害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劃定洪澇、地震等風險控制線以及綠地系統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落實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保障空間。
《規劃》要求,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協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領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帶動深化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經濟協作,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規劃》提出,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促進陝西西咸新區融合發展,加強中心城區與縣城功能聯動。持續加強秦嶺生態屏障保護修復,修復渭河流域生態系統,加強荒山綠化,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提升國際航空、鐵路樞紐功能,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建設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
記者從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西安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一系列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管理的探索工作,實現規劃有效傳導、精准實施,持續提升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
聚焦體系重構“一盤棋”。西安充分發揮《西安市功能體系與布局規劃》引領作用,統籌“全市一盤棋”發展共識,協調各區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各區縣、開發區詳細規劃編制。目前,西安形成以功能為核心的國土空間規劃傳導實施框架,對不同層級核心要素的傳導路徑及方式進行補充細化,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落地與重點項目實施,引導城市功能結構與布局優化。
理順總體規劃“一根線”。作為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強調“市級—區縣”分層傳導基礎上,重點銜接功能體系,圍繞核心功能理順自上而下“一根線”,保障總體規劃有效實施,完善總體規劃長期維護機制。
推進詳細規劃“一張圖”。當前,西安注重編管結合及服務城市開發建設,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分區域、分類型、分層級、分階段”詳細規劃編制管理路徑,打通總體規劃傳導實施的“最后一公裡”。銜接七大功能區布局,強調片區化組織、分階段推進,以主導功能結合單元邊界統一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區域。
探索實施規劃“一體化”。西安同步開展重點項目開發實施規劃和重點地塊實施性詳細規劃編制,探索形成“詳規編制+開發實施研究”的一體化規劃設計模式,將地塊實施詳細規劃和土地整備、經濟測算、建設方案、開發策劃等各項工作統籌起來,切實強化推進詳細規劃和重點項目快審、快批、快落地。
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通過全面推進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全覆蓋,面向規劃編制管理與傳導實施,西安將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持續完善具有西安特色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李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人民日報看陝西丨陝西煤業化工集團—…
- 2 新春走基層︱嚴寒中堅守,為春節保…
- 3新春走基層丨盲人老郭“探館”記
- 4這趟特別的專列,連續開行27年!
- 5新春走基層丨秦巴深處的“鋼軌整形師”
- 6新春走基層丨黃河岸邊尋年味
- 7春節假期陝西文旅市場熱潮涌動活力足
- 8待花開 等春來
- 9陝西規范校外培訓和研學活動
- 10陝西文旅熱消費旺年味濃
- 11統萬城 年味濃
- 12去年陝西重點文旅產業鏈營收8638…
- 13 讓“接地氣”的藝術浸潤鄉土(現場…
- 14巧手捏百態 匠心護傳承
- 15樂享假期
- 16非遺賀新春 歡樂過大年
- 17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 18陝西推動稅政工作提質增效
- 19 年味兒,從一紙年畫裡飄出(文化中…
- 20 新春新氣象 歡樂幸福年(新春走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