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國內

全國政協委員熱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人民政協新實踐)

本報記者 李昌禹 易舒冉
2022年12月15日07: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農業強國建設道路上,如何實現農民增收?如何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未來“三農”工作的重點在哪裡?6位全國政協委員發表了意見建議。

——編  者  

補齊短板,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

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求,今后“三農”政策的謀劃,要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建議:

政策主體應從支持農業向支持農業農村農民轉變。國家對農業的投入支持需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還需進一步加大。在農業現代化推進過程中,農民的現代化是短板,任務艱巨。要保障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的充分發展,加大職業教育扶持力度,促使“農民”由身份變成職業。

政策目標要從支撐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向共同富裕、全面現代化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意味著,要高度重視農民增收問題,圍繞農民增收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重點在構建農民收入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上應有新的突破。

政策手段要從傳統發展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變。我國以佔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資源,養活全世界近1/5的人口,為擺脫單純依靠稀缺的水土資源高負荷利用的路徑依賴,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及提升產能建設轉型成為必然選擇。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大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政策著眼點要從產得出向產得穩定、供得穩定轉變。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標准,特別是提高高標准農田建設的財政補貼標准,有效增強農業生產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突發公共事件的影響,聚焦城市菜籃子,完善保供機制,努力提高自給率和控制率。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

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加快解決城鄉發展這個最大的不平衡問題,加快補上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短板。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這是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招,是深化改革的要務,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紅利,需要扎實推進。其基本思路,就是要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加快構建農村土地市場,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平等交換,消除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各種歧視,通過市場機制實現農村土地資源配置的效用最大化,增強農村的生機活力。建議:

發育農用地市場。農地承包權要永久化,在此基礎上試點推行承包權交易,政府加強監管,並提供配套服務。交易要農村社區內部優先並設定交易上限,要有利於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且購入方要限定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家庭農場。

支持引導落戶人口依法自願有償退出“三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建立農村土地交易中心,允許在城市安家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通過交易中心挂牌轉讓其承包地、宅基地及建筑物,探索設立農村土地收儲機構,收購和整理進城落戶人口轉讓的承包地和宅基地。

推動增量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星羅棋布的村庄格局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大潮中受到極大沖擊,村庄的空心化和常住人口老齡化已較為普遍,因此要推進村庄整治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一步培育市場,加強管理和服務,在更大空間范圍內實現整理出的增量土地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市場越大,交易主體越多,就越利於達成均衡交易,同時考慮到土地要素具有顯著的區位級差特征,應征收一定的附加稅,用於支持偏遠村庄。

科技賦能,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主任王權:

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和關鍵,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和數字鄉村建設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手段。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地區農村信息化建設仍沿用傳統建設模式,如建數據庫、建應用系統等,存在遙感衛星影像、基礎地理信息、農作物種植等數據重復生產的現象,除成本高外,兼容性也不強,且更新維護不易。建議:

開展土壤參量監測,服務耕地質量保護。以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成果為本底,綜合利用可見光和高光譜衛星對我國七大地理分區土壤關鍵參量進行監測,全面摸清我國土壤,特別是耕地土壤質量。以年度為周期進行土壤質量變化監測,開展耕地土壤年度體檢,分析其土壤變薄、變瘦、變硬和土壤污染等土壤質量退化成因,研究提出保質和污染防治對策,確保土壤質量,為農業種植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開展土地利用監測,服務耕地保護。充分發揮我國目前在軌運行的陸地遙感衛星高分辨率季度觀測優勢,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開展全國范圍內農用地用途變化監測,為盡早制止、嚴肅查處違規情況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基礎信息保障,賦能農業信息化。將國家投資建設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作為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農業農村信息平台接入服務,為其在線提供包括遙感衛星影像、基礎地理信息、地表覆蓋變化以及土壤、區域農作物種植結構等基礎信息和技術平台支撐,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原副主任肖仲凱:

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對農業關鍵核心技術,要充分考慮“卡脖子” 問題,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建立“頂層目標牽引、重大任務帶動、基礎能力支撐”的科技組織模式,不斷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力改善農業科技創新生態,深化農業科技評價改革,加快技術攻關,切實提高自主能力。建議:

從源頭抓起,把現代種業發展起來,尤其要強化實施種業自主創新戰略。深入推進國家玉米、大豆、小麥、水稻等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大力推進生物育種的技術攻關與技術儲備,大力發展基因編輯技術,同時加大對國內種業企業的支持扶持力度,強化種業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把農業機械技術裝備水平提上來。聯合農機裝備行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共同打造國家級農機裝備創新發展平台。結合我國地形復雜、作物種類繁多等特點,大力研究發展適應丘陵山區作業、小農生產的小型農機和適應特色作物生產、特產養殖需要的專用農機,加強補齊全程機械化的短板。

提升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水平。推動農機制造與信息服務有機結合,促進生物技術、氣象預測、病虫害預警等現代科技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擴大現代科技在農作物防病減災、提質增量等方面的應用范圍。建立“實時感知、智能控制、精准作業、智慧服務”的工廠化農業技術體系,實現技術產品自主化、生產管理智慧化。

齊抓共管,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黨組副書記余欣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我國人多地少的背景下,必須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牢基礎。建議:

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落實好《全國高標准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按照耕地質量保護和建設並重要求,加強耕地質量改造提升,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和土壤培肥改良工程,開展酸化土地治理和鹽鹼地改造試點。探索制定綠色農田國家標准,不斷提高建設標准,改善生態環境,建成節水、節肥、節藥、節勞的“四節”綠色高標准農田。

加強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加快設施蔬菜產能提升,探索在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的地方開展整市建設設施蔬菜基地,開展集中育秧育苗中心建設,加強設施養殖場、屠宰場和海洋牧場建設,促進水產養殖基礎設施特別是遠洋捕撈裝備提升。

大力推進農產品倉儲物流建設。建立健全覆蓋廣、多層次、全過程的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是降低農產品產后損失、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以田間地頭冷藏保鮮設施、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和區域冷鏈物流基地為重點,建設規模化、通道化、網絡化的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

建立農業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僅靠中央財政難以負擔,可借鑒水利等行業做法和地方成功經驗,實行市場化運作方式,推行企業為實施主體、財政撬動金融社會資本的投融資模式,在建設主體上,引入農業投資公司或投資機構等市場主體﹔在資金籌集上,推行財政投資與金融信貸投貸聯動﹔在經營方式上,鼓勵社會資本合作建設運營農業基礎設施投資項目。

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察專員王鋒:

黑土地是世界上公認最肥沃的土壤,是珍貴稀有的土地資源。肥沃的黑土地構成東北地區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基石,是發揮國家糧食安全“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的重要保障。從實際情況看,由於長期高強度開發利用和水土流失等,東北地區黑土地土層變薄、肥力變瘦、質地變硬,如果黑土地保護不力,會直接影響糧食生產、農業發展,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建議:

完善黑土地保護長效機制。今年8月,黑土地保護法已頒布實施,應與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保護性法律一起抓好貫徹落實。同時,認真落實《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等,明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主管部門,協調多部門聯合執法,逐級壓實保護責任。

加強黑土地保護專業支持。目前,我國尚未針對黑土地資源開展專項調查,未針對黑土地面積和分布數據展開專門統計和建庫分析,應盡快開展黑土地基本情況普查,在此基礎上,強化監測評價,密切跟蹤黑土耕地質量變化情況,掌握變化趨勢。

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破壞行為,下大力氣解決佔用黑土耕地的建設項目“未批先建”問題,嚴格審批建設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嚴格落實耕地佔補平衡、表土剝離和再利用等政策要求,嚴厲打擊盜採盜賣黑土耕地違法行為。同時,加大對懲處土地破壞行為的宣傳,充分發揮警示震懾作用,推動全社會知曉黑土地的珍貴價值、樹立加強保護黑土地的緊迫意識。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5日 17 版)

(責編:鄒星、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