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縱論新格局 擘畫新藍圖

——西安經開區“四新戰略”專家談

2022年04月18日10:41 |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小字號

春風起,萬物生機勃勃,西安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潮涌。

截止到2021年,西安市經開區GDP已突破千億,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1/3強,已成為西安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頂梁柱,綜合實力位列218個國家級經開區第一方陣,穩居前列。

站在“十四五”規劃實施關鍵之年的仲春三月,經開區輕裝上陣,提出以“開放新門戶、科創新引擎、產業新高地、都市新中心”為核心的“四新戰略”行動方案。“四新”新在哪?如何通過這一戰略透視未來經開區的發展航向,經開這步棋對西安的發展局勢有著如何的深度影響?

“四新戰略”拋出了一個問題,如何發展經開,經開的作用又如何輻射到整個西安?

特邀國家金融創新發展理事會專家、陝西省商務廳特聘專家白山穩,解析經開“四新戰略”背后的發力邏輯。

產業底子厚,投資新熱土

2021年,西安市經開區先進制造業總規模達到1733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84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501億元﹔軍民融合產值全市貢獻最大,佔全市36%,成為西安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頂梁柱”。

作為陝西首個產值過千億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未來經開區產業選擇有著怎樣的定位?在西安乃至陝西,經開區要走一條什麼樣的產業發展之路?

白山穩分析指出,誰擁有新興產業,誰擁有未來。“陝西加工業、新興行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都有較強優勢。‘四新戰略’裡提出產業新高地,正是抓住了陝西的優勢條件,也就是陝西的底氣。”

目前,西安經開區已初步建立“4+4+4”現代產業體系,以陝汽、吉利等為主要代表的汽車產業成為千億級產業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500億級產業集群,成為西安市“6+5+6+1”產業體系的有力支撐。

縱覽經開區的產業規劃,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產業強國、綠色發展、開放發展,著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集群化發展,通過優化供應鏈、挖掘價值鏈、完善服務鏈,全面構建產業生態,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產能合作、國家綠色制造、高端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區。

“經開區抓住了新興產業的聚集,就是找到了發展方式的‘金鑰匙’,能引領西安市再次騰飛。”在白山穩看來,經開區儼然是一片擁有美好發展前景的投資熱土。

科創動力強,發展新引擎

西安市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以經開區、渭北新城、閻良區為載體,打造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帶。“四新戰略”中科創新引擎的提出,可見創新已成為區域競爭最有利的因素。

作為科創“大戶”,經開區似乎有備而來。近年來,經開區不斷深化“有色院”創新模式,推進建立以企業為核心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聚集各類研發機構268家,高新技術企業510家,企業年發明專利申請量3000多件,中省市各類創新平台290個,院士工作站18家,現有科技型中小企業近千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00多家。

競相打造科創引擎,在白山穩看來,孵化平台至關重要。“陝西大力支持的秦創原建設,西安市提出以經開區、渭北新城為載體,打造秦創原先進制造業示范帶,這將是一個有利機遇。”

“陝西具備非常好的科研基礎,這是不變的共識,科創新引擎正是抓住了時代的脈搏,基於此,才能把陝西智慧、陝西力量資源輸送到全國去。”白山穩強調。高質量發展題外之意,直指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亦源自於創新。而秦創原創新引擎,意味著經開未來的科創力量將具備無窮生機。

目前,經開區當前聚集了一批大力發展電商的年輕創業者。新業態的發展,恰是抓住了電商的胃口。“如果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西安從GDP到生產方式,再到人民生活方式都會有較大的增長。”

秦人勇擔當,擘畫新藍圖

“四重奏”如何唱好一出古城好戲?白山穩認為,往前拓新路,精氣神不能丟。“西安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尤其經開區所在的位置,是‘一帶一路’漢武帝和張騫揮手的地方,是真正‘一帶一路’的起點。所以‘四新戰略’的提出,是時代的擔當,我們應該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做出西安的經驗。”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四新戰略”的背后,白山穩看到了擔當精神,千年之前,秦統一六國,憑借的是敢做、敢為、敢擔當、敢為天下先的秦人精神。如今,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四新戰略”道出了西安的心聲,也抓住了西安發展的要點,根植於陝西人骨子裡的勇與謀,也蘊藏著“跳出來”“讓我來”的自信和心勁。

事業耽誤不起,機遇貽誤不得。一肩擔子挑到底,才能干出一番無愧於歷史重托、不辜負人民期待的業績來。

作為西安市的“新青年”,29歲正青春的經開區正以“四新戰略”為“指揮棒”勇毅前行,使戰略機遇轉化為強大引擎,成為新一輪發展的支撐點、興奮點。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十四五”關鍵之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西安經開區提出的“四新戰略”如萬物生發的春日般透著一股生命力。這是在新發展格局中找准位置的“貼地飛行”,亦是與國家戰略、與陝西西安高質量發展的同頻共振。(當地供稿 西安經開區)

(責編:白鴿、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