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網絡用語公布,記錄時代的橫切面
據商務印書館公眾號消息,2021年12月6日,“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覺醒年代﹔YYDS﹔雙減﹔破防﹔元宇宙﹔絕絕子﹔躺平﹔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強﹔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強國有我。
這些網絡用語,相信都是今年以來人們耳熟能詳的。這些詞的來源也很廣泛,有的來自重大歷史事件現場,有的來自國家政策,有的來自影視劇,當然更多的還是來自網絡上的習慣用語。它們從不同的角度,構成了對2021年中國互聯網的記錄。
每到年底,各類關鍵詞、關鍵字的年度盤點層出不窮,網絡用語無疑最受關注。所謂“書同文”,最強調經典性、廣泛性的語言,卻被網絡“瓦解”了其原有特質。自從網絡誕生,語言便開啟了進化加速,過去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現在恐怕是“一年有一年之文學”。
網絡用語之所以層出不窮,不僅是因為技術建構的無遠弗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創造的路徑改變了。語言之變,過去主要來自知識階層有意識的書寫與提煉,當然這些在現在的網絡語言中也有體現,不過更多則是自下而上的無意識創作。成語可以找到明確的出處,網絡用語很多卻不知作者,廣泛分布的網民、靈機一動的創意,就如風行草上一般,一下便刷新了文化景觀。
網絡用語也在極大程度上構建了一個文化共同體,打破了不同場合下意識的語言區隔。就像這個“YYDS”,曾經小眾的、不屬於任何一種語言的表達,卻在一夜之間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網絡平台,甚至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可以說,網絡用語帶來了一種“平等”,無關身份地位,人們進入了相同的文化場景之下。
換個角度看,網絡語言也是速朽的,我們能記得唐詩,但恐怕已經記不清五年前的網絡用語。網絡語言一個難以回避的尷尬在於,很多用語的文化意蘊比較單薄,它們被經典化的概率很低。
不過,記錄網絡用語依然是有意義的。一些網絡用語,或許缺乏歷史縱深,但卻如橫切面一樣,記錄著一時一地的故事與人們的情緒,它是網絡世界曾經“活過”的証據。將這些詞語“打撈”出來,並加以特別的紀念,也就是記錄普通民眾的日常,勾勒時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細節。這本身也是一種“尊重”。
孔子曾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文獻不足,讓孔子苦於難以捕捉歷史真實。今天我們記錄下網絡語言,或許也是在補充文獻。千百年后的人,如果想知道我們當今的生活點滴、心曲衷腸,網絡語言,或許會提供個極好的視角。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09日 12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