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對話地方領導”系列

全國人大代表李春臨: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讓百姓共享高品質生活

2021年03月09日08:19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臨。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西安3月9日電 (左瑞、鄧楠)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經濟、民生、環境、鄉村振興等信息令人關注。

在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圍繞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民生福祉、生態建設等話題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臨。

產業先行

激發農民內生動力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不管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都是‘源動力’。”在全國人大代表李春臨看來,隻有走活產業這盤棋,才能激發農民內生動力,推動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李春臨表示,榆林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將在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前提下,服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優質能源供給,依托科技創新加快能源化工全產業鏈低碳化再造,積極培育壯大智能無人系統、氫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特色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多極支撐、多點帶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就農業產業發展而言,將從“農產品穩產保供”“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農業發展格局”“產業融合”這幾方面入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把農民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能致富的產業。

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履行好陝西第二糧倉的使命。“我們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扛實扛牢‘米袋子’‘ 菜籃子’政治責任。”據李春臨介紹,榆林將圍繞打造黃河流域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旱作和節水農業。同時培育引進適宜榆林氣候和土壤的優質種質資源,加快高標准農田建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總產保持在260萬噸左右。

加快構建“4+X”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讓榆林農業產業的筋骨強起來。“我們將設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出台專門支持政策,為農村產業發展賦能。”據李春臨介紹,榆林將突出規模化、綠色化、品牌化、智慧化,做大做強山地蘋果、蔬菜、羊子、馬鈴薯四大主導產業,做精做優小雜糧、中藥材、紅棗、生態養殖、特色林果等優勢產業,打造米脂小米、子洲黃芪、橫山羊肉等一批叫得響的拳頭品牌。

優化現代農業,打造“兩帶三區”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榆林規劃以長城和無定河沿線兩帶為引領,建設規模化、集群化的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區﹔以沿黃土石山區、西部白於山區、南部丘陵溝壑區三區為重點,發展綠色農業,建設集特色種養、生態觀光休閑為一體的高品質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據李春臨介紹,榆林將以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為引領,引進一批龍頭企業,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建設榆林農產品交易中心,不斷拉長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全產業鏈條。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康養、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豐富鄉村經濟業態。

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充分盤活農村“沉睡的資源”。 “‘十四五’時期將培育提升家庭農場2500個,評定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300個。”據李春臨介紹,榆林將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鼓勵採取土地流轉、托管等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讓農民參與進來,獲得更多收益。

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以及提交人代會審查的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都將促進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過渡作為重要的任務和發展方向。榆林在此方面將如何做好有效銜接?李春臨從“鞏固”和“銜接”兩方面進行解答。

“一方面,我們將扎實做好‘鞏固’的文章。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常態化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強化就業、產業、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等幫扶措施,堅決守住不出現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另一方面,將全力做好‘銜接’的文章。今年突出抓好政策、規劃、工作、機構‘四個銜接’,密切跟蹤中省最新政策動向,分類開展市縣兩級已出台政策的梳理調研,做好政策的延續、優化、調整工作,確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

營商環境好

何憂引資難

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投資興業的重要條件,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榆林把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到“第四場攻堅戰”的高度,從基層群眾和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出發,對標國際國內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全力破積弊、去煩苛、除障礙。

縱深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啟運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規范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下茬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點示范,建立“逢辦必查”的信用信息核查機制,實行“紅黑灰”名單管理﹔推行項目全流程服務﹔運行營商環境監測平台......據李春臨介紹,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榆林重點抓“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下茬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持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和“推行項目全流程服務”四方面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全市營商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營商環境排名由三年前的全省倒數第1位提升到現在的全省第一方陣。特別是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榆林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2017年底榆林綜合信用指數排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位列第259位,排名全國倒數第三。面對被動局面,我們強力推進“誠信榆林”建設,大力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試點示范,建立“逢辦必查”的信用信息核查機制,強化失信聯合懲戒,開展“榆林市名優產品信用品牌”、百家“信用建設示范企業”評選等活動,“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社會信用環境加快形成,全市信用綜合指數排名實現了“三年三躍升”,2018年底躍升至第86位、2019年底位列第33位、2020年底排名第22位,位居西部第二,穩居全省第一。

好的營商環境,良好金融生態環境舉足輕重。近年來,金融環境不優一直是制約榆林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為此,榆林著力從三方面入手優化金融生態。

一是持續壓降不良貸款,政銀聯動、齊心協力,扎實開展公職人員不良貸款清收、涉金融案件清理等專項行動﹔二是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能力,建設金融大廈,集聚形成多業態的金融生態圈,上線運行全市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台﹔三是嚴厲打擊金融詐騙、惡意逃廢債、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密切關注擔保鏈風險,強化對類金融機構的監管,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我們上線運行了全國地級市第一個營商環境監測平台,對縣市區的營商環境各項指標進行全程監測,倒逼縣市區千方百計為企業服務,為投資者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發展環境。”李春臨表示,今年,榆林還將啟動數字政府建設三年行動,借鑒浙江杭州模式建設“城市大腦”,以信息化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梧桐茂兮,鳳凰來棲。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生命線,招商引資是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榆林如何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招商引資方面有哪些規劃?

李春臨表示, “十四五”期間榆林謀劃儲備了創新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能源化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生態環境建設十大領域383個、總投資2.8萬億元的重大項目,預計5年內累計投資將超過萬億元。“未來五年,我們將面臨產業結構重構的艱巨任務和加快產業鏈完善整合優化的最好時機,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招商引資將迎來新一輪黃金期。”

招商首先要解決招什麼的問題。“我們圍繞傳統產業鏈條式發展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初步明確了‘8+6’的重點招商產業方向,即高端能化、鎂鋁合金、裝備制造、生態環保、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現代服務業、輕紡等八大傳統招商產業和大健康、數字經濟、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李春臨指出,榆林在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方面堅持“三不招原則”,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不招,過剩產能和產出強度不達標的不招,環保不過關的不招,避免拾到籃裡都是菜。

充分運用投行思維,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據李春臨介紹,榆林將進一步發揮各類產業基金、平台、委托招商機構作用,開展產業鏈、小分隊等精准招商,大招項目、招大項目,力爭招一個像一個,招一個成一個。

把商招進來需要真本事,把項目落下來更要下硬功夫。如何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李春臨表示,我們探索建立政務事項全程代辦和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務機制,千方百計為企業服務,為項目建設開路,為投資者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創業環境。“2020年市本級下達1.4億元項目前期費,建立市縣兩級聯審聯批和要素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要素跟著項目走,連續3年開展項目攻堅行動,每年安排2000億固投任務和6000億滾動審批任務。”

辦好 “關鍵小事”

讓百姓共享高品質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注重解民憂、紓民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持續改善人民生活。站在歷史交匯點上,榆林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有何新招?

“我們將處理好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抓點示范和整體推進、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三對關系’,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讓榆林老百姓共享高品質生活。”李春臨表示。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實事求是地講,榆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還不相匹配,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提高群眾收入方面,李春臨表示將按照“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要求,在最大限度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的基礎上,聚焦農民、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四類群體,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主力軍”作用,兌現機關干部合法合規的津貼補貼,千方百計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全力辦好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李春臨表示,榆林中心城區還存在著部分小區房產辦証難、物業管理亂等歷史遺留問題,為此榆林將繼續發揚斗爭精神,依法依規化解矛盾,讓群眾拍手稱快。其次,針對住房、養老等熱點問題,將從優化供給結構的角度入手,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加快建立低成本住房保障體系,“今年我們將全面啟動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計劃,加快補上現有社區服務中心功能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短板,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持續擴大優質民生供給,讓發展更有溫度、群眾幸福更有質感。據李春臨介紹,在教育方面,榆林將圍繞打造區域教育高地,培養更多名教師、名校長,建成北師大榆林學校,再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基礎教育提質增效,努力兌現“讓榆林的孩子不再為求學遠赴他鄉,讓家長不再為撫育子女兩地奔波”的承諾。

在醫療方面,將圍繞打造區域醫療中心,建立“國內一流、西部領先”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與省內外知名醫院合作共建一批專科聯盟,實現市縣醫聯體、縣鎮醫共體全覆蓋,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在文體方面,將圍繞建設文化體育強市,建成“四館兩中心”,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工程,滿足群眾更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以承辦省十七運為契機,加快建設提升一批群眾體育公園,推動城區“15分鐘健身圈”和農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讓更多群眾樂在其中,讓380萬榆林人民都強壯起來。

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戰略位置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榆林作為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資源富集與生態脆弱的矛盾並存,這一特殊的市情決定了榆林生態文明建設極端重要、更為迫切,必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據了解,榆林主要從“強化頂層設計”“解決存量問題”和“做大綠色增量”三方面入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戰略位置,出台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決定》和《實戰方案》,成立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組建生態環境治理投資公司,市縣兩級每年投入財政資金20億元用於生態建設。”李春臨介紹道。

為解決資源開發強度大、歷史欠賬多的問題,榆林常態化開展鐵腕治污攻堅行動,推開採煤沉陷區治理、礦井疏干水綜合利用等試點示范工程,獲批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和首批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李春臨說:“我們基本完成了‘散亂污’企業的專項治理,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准,18個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成為全國7個、全省唯一受到生態環境部表揚的地市。”

在做大綠色增量上,榆林堅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高標准推進水資源供給保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綠色發展、生態文化培育等八大行動﹔在中心城區扎實開展“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行動,建設百萬畝環城森林圈。“目前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8.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林木保存面積、林木覆蓋率分別由建國初的60萬畝和0.9%提高到現在的2360萬畝和36%,為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裡作出重要貢獻,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李春臨介紹道。

(責編:左瑞、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