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獻血,顧名思義,就是相互幫助獻血,但是這個獻血卻有實無名,而真正的無償獻血是否能真正用到血,似乎正詮釋著互助獻血可能存在的原因……
華商報記者深度調查互助獻血為何有實無名?
是否不互助獻血就沒血用?
為什麼會存在要用血先獻血的情況?
近日,有外地患者向華商報反映,來西安看病時被告知用血需要先獻血,“如果隻能通過互助獻血才能用血,這是不是獻血的‘套路’?”對此,華商報記者走訪西安市9家醫院,輸血科工作人員大多表示,血量充足時不用互助獻血,最近天氣冷而且學校放假,學生群體獻血人少所以用血緊張,如果入院治療或手術需要輸血,需要患者一方去血站互助獻血。
但據了解,互助獻血會引發賣血、用血安全等社會問題,北京等全國多地已叫停。西安市中心血站採血部門負責人說,目前隻有無償獻血的說法,沒有互助獻血的說法。
那麼,互助獻血有實無名,背后究竟是什麼原因?
市民疑惑
要做手術需先找人獻血?
2019年12月18日,咸陽已退休的郭女士獨自到西安一家醫院辦住院手續,被告知血庫告急,需找人獻血才能進行次日的手術。
郭女士說,因事發突然,她女兒等親屬大多在甘肅,無法短時間趕到醫院。她怕來不及,就到路邊求助保潔員、保安、行人等10余人,但隻有2人願意獻血,且都因不符合標准沒獻成。最后,還是電梯內偶遇的一位渭南張姓小伙無償為她獻血300毫升。1月2日,西安市民陳先生說,父母家在西咸新區,“我媽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她每隔一兩個月就需要輸血小板。”陳先生說,每次不管在西安還是咸陽看病,輸血前醫生都會讓家屬先去互助獻血,需要用多少血就獻多少血,獻血后和義務獻血一樣,會有一個義務獻血証。
陳先生說,在他的無償獻血証上有一個二維碼,但這個二維碼掃不出任何信息來,“我想知道我獻的血有沒有幫助到別人,我的獻血信息應該怎麼查詢呢?”
和陳先生一樣有著疑問的,還有市民劉先生。劉先生2014年無償獻血400ml,他的獻血証上有一個條碼,但是掃碼顯示信息未錄入,“而且我的獻血証上連身份証號都沒有,隻有名字,是不是說我的血就白獻了?”
對此,西安市中心血站一採血點工作人員說,早年獻血証都是手寫的,有的証上沒有填寫身份証號,但其實身份証號獻血時就已登記錄入在血站系統內。獻血証上條碼掃不出信息,可能是制証太早,“隻要是西安的獻血信息,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電話、血站官網、微信公眾號上都可以通過身份証號查到,這些信息已經錄入上網了,但各地之間還未聯網,隻能在當地查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