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吴月辉)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编制形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编制形成了《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大部分湖泊透明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重要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结论显示:我国山地生态安全屏障骨干体系基本建成,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著;山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地表水体面积扩大,水质向好发展,水环境容量显著增加。
《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结论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生态用地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建成区绿地建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9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西安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 2陕西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医疗保障…
- 3【回放】2022年第一届苏陕非遗消…
- 4@广大网友,来和新任陕西省委书记赵…
- 52022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年度工…
- 6陕西省全力做好防疫急需药品稳产保供
- 72022年第一届苏陕非遗消费年暨苏…
- 8市民试乘地铁6号线二期
- 9西安市中小学寒假时间确定
- 10高校考点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
- 11人民建议|家长建议小学附近路段增设…
- 12用行动践行初心 以责任彰显担当
- 132022年国内国际十大体育新闻
- 14南沟振兴满眼春
- 15陕西全力确保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
- 16党建延伸产业一线 带动群众增收一片
- 17陕煤柠条塔矿业公司:奋力谱写高质量…
- 18陕西省考点做好准备迎接研究生考试
- 19老“三线”的创新
- 20为英雄立传 为故乡著书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