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增收、煤城轉型、綠水惠民,一場以綠色為底色的發展變革正在三秦大地進行——
繪就“綠色富民”新圖景

秋季的陝南,山色如黛,雲霧輕攏。盤山路蜿蜒而上,漫山遍野的茶壟,層層疊疊,如大地抒寫的綠色詩行。在這片土地上,一場以綠色為底色的發展變革正悄然進行。
綠葉變“金葉”的致富經
蔣家坪村鳳凰茶山靜臥在平利縣深處。9月18日,這裡雖已過採茶旺季,山間卻並不寂寥:游客絡繹不絕,舉著手機與身后茶壟合影﹔幾位女士笑語盈盈,揮動彩巾,為翠綠茶山添了一抹流動的斑斕。
在山腳平台,蔣家坪村原黨支部書記羅顯平精神矍鑠地向大家講述這片茶山的綠色發展之路:“5年來,茶園面積擴大了750畝、加工廠拔地而起、茶企相繼入駐,茶產業年產值突破400萬元﹔農家樂與民宿興起,蔣家坪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
茶山下,老縣鎮錦屏社區安置易地搬遷群眾1346戶、4173人,引進6家新社區工廠,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推行“六小工程”——小超市、小庫房、小餐桌、小課堂、小廳堂、小菜園,讓群眾真正安下心、扎下根。
在社區工廠內,錦屏社區居民劉明說:“前幾年,我們兩口子在江蘇打工,如今在社區工廠上班,賺的錢不比外面少,還能照顧家、陪伴孩子,這是最讓我高興的事。”
平利的產業故事,不隻有茶。在平利縣神草園茶業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拿起一盒絞股藍龍須茶說:“別看這草小,它蘊藏著大產業、大健康、大科學。”
這家成立已有18年的企業,擁有22項外觀專利、4項發明專利申請,成功選育“平利1號”等新品種。從茶品到化妝品、方便食品,平利絞股藍正在大健康領域開辟出一條新路。
目前,平利縣有絞股藍標准化種植基地5萬畝,產品產量達7000余噸,產值7億元以上,培育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4家、100萬元以上的企業30家,絞股藍產業已成為平利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從黑色煤城到“天然氧吧”
麟游縣因煤而興。穿行其間,滿目蔥蘢與清新空氣扑面而來,這裡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避暑勝地”。“林木綠化率超70%,夏季平均氣溫21℃,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3000多個。”寶雞市生態環境局麟游分局局長汪紅剛介紹。
陝西麟游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寶雞首座重卡換電站繁忙運轉。一輛重卡緩緩駛入換電工位,幾分鐘便完成電池更換,轟鳴著駛出,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這座投資2500萬元的換電站,每天為數十輛新能源重卡提供服務。陝西麟游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馮海龍說:“項目每年不僅實現每車節約成本10萬元,還能減少柴油消耗約4萬升,降低碳排放30噸,是經開區踐行‘雙碳’戰略的生動實踐。”
麟游縣郭家河煤礦,綠樹掩映的廠區、鳥語花香的步道,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煤礦的認知。“我們始終堅持‘產煤不見煤、是礦不像礦’。”陝西郭家河煤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大連說,近5年,我們累計投入2.29億元用於智能化建設,實現了地面一鍵啟停採煤。
如今,郭家河煤礦的礦井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實現零外排﹔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累計覆土32萬立方米、種植樹木9.75萬株﹔工業廣場綠化率超66%,真正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工作人員展示了一段礦區視頻:一隻螢火虫停在手臂上,尾部閃著柔和微光。除了螢火虫,野兔、豬獾、野雞也常來礦區,這些都是生態變好的最好証明。
“麟游的實踐証明,綠色轉型是機遇。”麟游縣常務副縣長上官青雲說,截至今年7月底,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68.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94億元。
是生態寶庫也是幸福家園
站在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的棧道上望去,遠處飛鳥翩躚,近處蘆葦搖曳,市民沿步道漫步閑談,孩童追逐嬉戲。這幅人水相親、城水共融的畫卷,正是漢中踐行生態文明的生動寫照。
公園裡的攝影愛好者劉先生興奮地向記者展示剛抓拍到的野鴨戲水:“這幾年,環境越變越好,能拍到的鳥類明顯多了。”
“從‘硬質防護’到‘柔性修復’,漢中保留漢江原始岸線,打造生態島嶼,讓濕地公園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目前,天漢濕地公園已觀測到鳥類超90種、植物314種、魚類30多種,成了名副其實的‘生態寶庫’。”漢中市一江兩岸開發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閆曉明介紹。
對漢中市民來說,天漢濕地公園是一座“民生樂園”。6.2公裡景觀棧道蜿蜒江邊、132萬平方米生態濕地滋養著城市,風雨亭、防雨棚、導覽牌等設施隨處可見。
“我每天下班都來走一走,吹吹江風,看看風景,心裡特別舒服。”市民孔艷麗說。這份愜意的背后,是漢中對生態的堅守。全年水生態環境優良,漢江、嘉陵江出境水質達Ⅱ類標准,漢江漢中段入選全國幸福河湖優秀案例。
如今的漢江,梅花盛放、紅嘴鷗越冬等場景按時上演﹔帆船展示、槳板超級聯賽等活動接連舉辦。2025年,漢中仍在持續發力: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推進建制鎮污水設施“消空白”,完善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隻為讓“幸福園”的底色更亮。(記者 李欣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行走傳統村落丨你知道陝西有個“地下…
- 2行走傳統村落︱古窯沉歲月 煙火暖人家
- 3智慧交通 不止於“行”
- 4“數字”流進詩意 西安與長安相遇
- 5“會”通海陸 共識致共贏
- 6人民日報看陝西丨兩座新城,讓綠色可…
- 72025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開幕
- 8全網征集!讓你“一眼萬年”的傳統村落
- 9熱身賽精彩瞬間 中國女籃戰勝尤文圖…
- 10陝西新一輪降水來襲
- 11 2025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在西安…
- 12人民日報看陝西丨數聯古今 智繪文明
- 13讓科技與產業實現“雙向奔赴”
- 14陝西:民企為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 15豐收節遇上體育熱,全民健身“動”起來
- 16靖邊縣東坑鎮:破“水題” 興產業
- 17 豐收中國 斑斕畫卷
- 18李靜毅,被評定為烈士!
- 19 讓“家門口的幸福”觸手可及(新視…
- 202025年陝西省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