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陝西丨兩座新城,讓綠色可知可感

核心閱讀
陝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和灃西新城入選陝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縣(區)、園區試點。近年來,兩座新城依托資源優勢,在能源利用、建筑節能、智慧管理等方面探索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生產、運營等環節的碳排放,推動零碳園區建設。
9月的陝西西安,秋意漸濃。
位於陝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今年2月正式投運。從設計之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便融入諸多“綠色”巧思,去年有4個低碳案例入選第五屆中國機場發展大會暨創新成果展會議案例。
西咸新區由5座新城組成。2023年8月,空港新城和灃西新城雙雙入選陝西省首批低碳近零碳縣(區)、園區試點。兩座新城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從能源轉型、建筑節能、交通優化、產業升級等多方面推動低碳近零碳園區建設,讓綠色更可知、更可感。
採用可再生能源,集成應用節能減排技術
一座建筑可以實現多少種節能減排技術的集成應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源居樓給出的答案是——7種。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是由西安交通大學與灃西新城聯合建設的智慧學鎮,為灃西新城打造面向未來的綠色智慧城市提供技術支持。
源居樓共4層,外立面由外牆和半透明的深色玻璃組成,有下沉式庭院和空中連橋。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研究員孟祥兆說:“外牆裝飾板和玻璃都是太陽能光伏幕牆,既能滿足建筑外圍保護需求,又能讓建筑本身實現綠色低碳發電,達到日常辦公用電自給自足的目的。”
源居樓窗戶上設置遮陽和反光板,可獲得均勻的自然光照,樓頂利用休息棚頂還能進行光伏背板熱量回收,實現光伏一體化技術應用。整座建筑的智慧綠色能源系統面積達2750平方米,年發電量約40萬千瓦時。
此外,自然通風測試實驗、溫室效應實驗、外圍護結構系統實驗、清水混凝土外牆飾面、裝配式內牆體系、照明節能與綠化技術的集成應用可讓源居樓轉化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多種自然能源。
在灃西新城,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正在努力解決冬季供暖碳排放量大這一難題。
陝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發展部副部長張超興介紹,該技術的原理是通過鑽機向地下2000米至3000米深處鑽孔,在鑽孔中安裝封閉的金屬套管換熱器,通過換熱介質導出地下熱能,並通過地面熱泵機組、輸配系統向地面建筑物供熱。2020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將中深層地岩換熱清潔供暖技術納入《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精細化管控能源使用
與灃西新城不同,空港新城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區內擁有全國十大樞紐機場之一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依托“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八大開放功能和國家級試點政策優勢,空港新城大力發展臨空先進制造業、航空樞紐保障業、臨空高端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
為促進低碳航空建設,探索綠色低碳智慧機場整體方案,空港新城功能區內成立了數字化轉型辦公室。技術人員創建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模型整合了機場擴建工程的各種相關信息。大到航站樓的整體,小到管網系統的每個安裝支架,都體現在這些數字模型中,相當於再造了一座虛擬的機場。這些數字模型指導著實體工程建設的每一個步驟,實現施工全過程的“照模施工”。
“BIM協同管理平台上的數字化工程模型,如同‘智慧大腦’,解決了多專業同步設計和搭接難題,實現設計的統籌優化。”西部機場集團機場建設指揮部數字化轉型辦公室主任李強說。
目前,空港新城正鼓勵數字經濟與臨空經濟深度融合。“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通過數據流提升臨空經濟的生產管理效能,可以大大降低生產運營過程的能耗和碳排放,推動零碳園區建設。”空港新城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鵬說。
研發投入力度仍需加大,持續深化關鍵領域前沿研究
“零碳園區建設展現出快速推進的良好態勢,但也面臨挑戰。零碳園區本身就是技術的集中體現和應用場域,建設零碳園區勢必高度依賴技術創新的持續驅動。”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王春明說。
2024年,灃西新城還與西安交通大學人居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市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陝西智融科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碳中和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通過校地企緊密合作,持續加速各類低碳技術落地。“當前仍需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持續深化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及碳捕集與利用等關鍵領域的前沿研究,推動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灃西)工作部部長趙波說。
加速發展的綠色產業、不斷拓展的綠色應用場景,未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近年來,陝西聚焦實現“雙碳”目標,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印發《陝西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印發《陝西省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全面加強碳排放強度控制工作,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標准計量體系和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9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