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促就業 暖人心
陝西:搶抓“黃金期” “送崗”在行動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以來,陝西省不斷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各地各部門深挖崗位潛力,提供優質就業服務,確保重點群體穩定就業。
2月8日,漢中市2025年“春風行動”暨蘇陝協作現場招聘會在漢中市中心廣場舉行。來自西安、漢中、江蘇南通、福建福州等地的200余家企業提供超2萬個就業崗位,以滿足求職者需求。
招聘會現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企業招聘人員熱情地介紹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等情況﹔求職者或認真填寫簡歷,或與招聘人員深入交談,對未來工作充滿期待。
來自漢中市漢台區的求職者李政輝是一名應屆大學生,他給幾家南通的企業投遞了簡歷。“我學的是建筑類專業,希望能找到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他說。
“我們公司提供了18個崗位,上午已經有不少求職者報名登記。回去后我們會逐一跟進,爭取招聘到合適的員工。”參與招聘的益海嘉裡(啟東)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俞麗介紹。
今年“春風行動”啟動以來,漢中市各級人社部門搶抓農民工年前返鄉和節后返崗時機,利用遍布城鄉的14個零工市場、6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和基層就業服務窗口,努力實現“人崗精准對接、就業一鍵匹配”。漢中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精心策劃131場招聘會,征集發布5萬余個優質就業崗位,促進人崗供需精准對接。
截至2月7日,漢中市共組織招聘對接、技能培訓和創業指導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95場次,服務群眾16萬余人次﹔組織開展招聘活動52場次,征集發布就業崗位8.8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6980人﹔重點幫助本地產業園區的145家企業解決用工630人﹔通過協調鐵路團體購票31次、加開7趟漢中至深圳務工專列、包租120輛大巴、搭建“自駕拼車”服務平台等方式,“點對點”輸送1.3萬余名農民工返崗復工,累計幫助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28.5萬人,農民工返崗率達63%。
除了線下招聘會,線上招聘也在火熱進行。
2月8日,嵐皋縣人社局聯合縣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的“主播幫就業·企業來探崗”直播活動(第一期)走進嵐皋縣燭山食業有限公司。嵐皋融媒主持人江昱鋒和公司人事經理柯玉苗通過直播鏡頭帶網友“雲參觀”工作環境,了解企業概況、招聘崗位、薪資待遇等信息。
“今年,我們計劃招聘200余名員工,涉及生產、銷售、質檢等多個崗位。”柯玉苗介紹,“傳統的招聘方式覆蓋面有限,很難滿足公司用工需求。‘直播帶崗’這種新穎的招聘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讓更多求職者了解我們公司。”
此次直播活動將持續至2月底,計劃走進嵐皋縣10家重點企業,在線提供3000余個就業崗位。
丹鳳縣堅持把勞務輸出作為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手段,組織開展“點對點”包專車、包專列(車廂)等服務,保障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
丹鳳縣就業服務中心干部賀甜說:“截至2月12日,全縣‘點對點’組織勞務輸出21車890人,分別前往江蘇南京、浙江溫嶺、安徽蕪湖以及陝西西安等地務工就業。”
丹鳳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先鋒介紹,2025年“春風行動”開展以來,丹鳳縣採取“線上招聘+流動招聘+專場招聘+直播帶崗”等模式,巡回開展趕集式流動招聘會。目前,全縣已組織60余家企業開展流動招聘會5場次,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達成就業意向816人﹔開展線上招聘13場次,開展直播帶崗60余場次,發送招聘短信1萬余條,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積極組織開展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達成就業意向352人。
為促進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應屆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更好就業,由團省委、省人社廳主辦,市、縣兩級團委協辦的2025年陝西“春風行動”(共青團專場)網絡系列招聘會將於2月24日至3月14日舉行。截至目前,招聘會已征集電商主播、民宿管家、咖啡師、電氣工程師等490余個就業崗位。
“我們將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做好網絡招聘的同時,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人才優勢、平台優勢,持續為青年就業暖心護航。”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西安市人社局近日面向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征集並發布今年首批1529個就業見習崗位,旨在幫助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提升職業素質、工作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按照政策,就業見習人員將獲得相應補貼,補貼標准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人每月30元、生活補貼每人每月1700元。
符合見習條件的人員可登錄“秦雲就業”小程序,根據見習崗位信息聯系就業見習基地並達成就業見習意向,完成就業見習求職流程,也可根據發布的就業見習崗位信息,主動與見習基地取得聯系,進行雙向選擇,簽訂《就業見習協議》后開始就業見習。(段承甫 劉芊羽 周明 邵歡 羅少杭 陳希 樊利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